冯钊
【摘 要】本文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框架,论述中职化学教学策略:建立化学课堂“准备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教学引导,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实践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强化反思,促进学习正向迁移。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中职化学 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0-0146-0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当前教育学领域的主要流派之一。作为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早形成的系统性理论,行为主义强调外部环境的刺激对个体学习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模仿和强化习得知识及塑造、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基于这一理念的学习过程,主要分为“刺激—反应”“尝试—试错”“反思—强化”三个步骤。中职化学是中职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与中职特色专业如农、林、牧、渔类等专业课程的设置相辅相成。因此,在中职化学课堂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对各类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的基本认知,提高化学实验能力与动手能力,进而掌握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生活化能力。当下,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学习兴趣缺失、化学学科动手能力不强、化学课堂与学生所学专业错位等问题。笔者基于中职化学教学实践,分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架构下的中职化学教改方式,探索提升中职化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和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化学课堂“准备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行为始于“激发”,通过刺激促使“反应”的生成。“准备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之一,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开始前内心所预先具备的内在心理状态。这一心理反应是由个体内部心理与外部条件刺激共同形成的。在教学准备阶段,设置教学目标、学生完成预习等学习准备行为,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知识习得,而且也更多地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有效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中职化学教学目标的设置,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准备,即建立完善的“准备律”。
中职化学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特点。笔者教学所用教材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化学(农林牧渔类)》,与学生所学专业和行业发展具有较高关联性,教学目标和学生预习目标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专业能力,同时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化学知识较为抽象的《走进微观世界——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举例生活中与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密切相关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如举例:“同学们,请在预习此课内容的同时,思考为什么两块饼干能通过夹心粘牢在一起?为什么铅笔能写出字?为什么我们使用胶带的时候会发出撕扯的声音?”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能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缩短与陌生化学知识的沟壑。此外,在教学《胶体溶液》一节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或课堂实验,向学生展示将一抔泥土放入清水中,在此过程中颗粒较大的泥沙下沉较快,一些细小泥沙则下沉较慢,而部分更为细微的分子并未下沉也未溶解。通过这一实验,展示溶液的渗透现象和渗透压的概念,继而启发学生课前自主思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胶体知识。这样,不仅能带领学生领略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感受化学现象背后的特有意蕴与趣味,也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致与信心,激发学习的求知欲和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力。
二、加强教学引导,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刺激”,在课程教学中主导着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向,教师的教学操作决定了学生呈现何种学习结果。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学生发展需求,明晰教学方向,在各项教学内容中践行正确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形成学科素养所必备的心理特性。不同于傳统的初高中化学教学,中职化学教学的教育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性、市场性、行业性人才。中职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多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群体,因此,当前创新型的中职化学课堂,需要从单一的教科书内容教学,转为在坚持“够用、适用、适用”的原则基础上,加强中职化学教学的针对性,用发展性的眼光和针对性教学培育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的专业型、实用型人才。
首先,教师须深入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应用面向和行业需求。如面对即将走向生产一线的学生,应在化学教学中强调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生产生活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意识。例如,在教学《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一节时,教师可在做好实验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向学生展示锂、钠、钾、锶、镁等碱金属、电石和锌粉等物质与水的反应,使学生了解此类物质与水反应将生成大量氢气的化学反应知识,并通过视频展示现实中该类物质遇水的大规模爆炸反应,向学生说明在车间或其他生产环境中,人身安全与生产安全始终作为第一原则,引导学生形成生产安全意识,以及在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和装卸等过程中进行有效防护。此外,引导学生认识汽油、乙醚、苯等有机溶液,以及浓强酸和其他有毒化学物品的不同灭火方法,增强学生的消防意识以提升生产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基于中职化学的实用性基础,中职化学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就业前景、行业需求相吻合。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让不同细分专业领域的学生设置生产情境以及生产环节中常遇到的化学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有效实现化学课堂和生活情境的联结、理论和实践的贯穿。
其次,对于农业或加工业、制造业一线生产人员来说,环保意识已成为当下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才素养,教师应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环保教育。例如,在教学《常见金属单质》和《常见金属化合物》等教材内容时,教师可简要介绍当前我国主要的工业污染、水体污染,并普及我国的工业废料、废水的分类排放方法和排放标准,提升农、林、牧、渔专业及其加工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及生态科学素养。
三、培养学生“实践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按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生要掌握相应学科知识与技能,离不开教师创设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接收信息,同时,学生通过反复实践习得知识。其中,条件反射原理、观察原理和强化原理是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实操能力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化学作为基础性自然科学学科,其灵魂之所在便是充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更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化学实验能力是检验学生化学素养的一大标准。对中职化学教学而言,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基本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也体现着中职教育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锻炼中的严要求、高标准。对于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发展关键期的中职学生来说,知识经由外部刺激转为内化吸收是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其中,学生通过调动自主性参与化学实验是化学知识习得的重要渠道。在中职化学中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也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尝试—试错”这一关键环节形成了映射。
例如,在农业类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化学课程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习得农业活动中常用的与施肥相关的农业化学知识,形成“条件反射”,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氮肥、磷肥和钾肥三种农作物需要的主要化学肥料的区分与使用方法教学。此教学内容可安排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前,由教师提出实验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常用的农作物所需的肥料是哪几种吗?如果你作为一名农业从业人员,你会怎样区分和使用这三种不同的肥料呢?”随后运用观察原理,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三种不同肥料的颜色、气味、外观等证据与特征。实验开始,带领学生遵循实验步骤,将不同的肥料分别倒入小号烧杯中,再分别向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让学生观察不同肥料的溶解性,在回答教师问题的同时形成一定的实验结论。此外,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三组不同的对照实验—— 菜叶发黄的蔬菜与正常蔬菜;株体矮小的麦子与正常麦子;边沿发黄的大豆与正常大豆在氮、磷、钾三种化学元素的营养作用下的不同变化和实验结果。让学生走进学校实验基地、家中或蔬果种植地亲身观察,并针对该地的植物是否缺乏营养素以及适合使用的肥料类型填写观察日记。通过强化原理,学生充分调动“手、脑、眼、口、鼻”等多重感官,在身临其境中学习化学知识,提升将来生活和工作中的知识应用能力。
四、在教学评价中强化反思,促进学习正向迁移
桑代克指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另一独到之处在于遵循学习规律中的“效果律”,即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可以使强化的效果提高到最大限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反思,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学习的正迁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创新型的化学课堂中,教师除了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应通过教学评价,指引学生明晰化学学习的目标、回顾课堂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带领学生完成化学知识学习的“反思”与“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化学基础知识与化学实验任务的完成情况,应先给学生进行交叉互评,在学生通过思考、反思回顾所学知识后,教师再予以指导和评价。学生互评环节,可通过实验互检、观念互纠和头脑风暴等方式進行,而教师评价应以对学生的正向鼓励为主,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动脑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正面积极效应,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对该阶段的中职学生而言,繁杂的化学符号与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较难逾越的学习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和教学“化学元素周期表”速记歌曲、顺口溜等趣味记忆手段,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或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针对课堂内容展开“配平化学方程式”小游戏,使学生熟悉化学元素符号和方程式,巧用正向迁移提升化学知识点复习的效率,强化记忆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刺激—尝试—反思”作为中职化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的基石,可以引导学生调动学习效能,激发化学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全面的化学思维和正确的化学观。同时,中职化学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建构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化学实验教学上多尝试、多突破,在学生化学思维引导上善总结、重方法,为中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 健.中职化学教学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5(7).
[2]王银河.中职化学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0).
[3]闵 倩.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21).
【作者简介】冯 钊(1975— ),男,壮族,籍贯广西南宁,本科,讲师,现就职于广西水产畜牧学校,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方向。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