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思滨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6)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犹如艺术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走向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将是未来各行各业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不同岗位上的职业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成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全球“为创造性而教”成为主流教学思想的今天,教师从“教什么”,向“怎么教”转变;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课堂隐藏着许多教育教学的契机,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并能够抓住机会,活用教材,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习效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南朝梁·萧统《纂要》中流传千古的名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指出了凡事要在一年(或一天)之初做好,这样才能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新学期伊始,教师巧用第一次课进行“导学”,不仅利于教学目标实施的有序进行,而且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以持续。
顾名思义,“导学”,即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大学生是尚未进入社会的成年人,是“正在成长的青年”,对社会万象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认知特点。新生第一次课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课程的“破冰”课,如果教师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梳理引导,提出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这犹如给未来的教学录入了“导航”,启动了学生学习的“引擎”。导学的成败是破冰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总会认真思考和设计第一次课的形式和内容,抓住导学的良机。导学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
学业内容主要上与课程学习有关的部分。课程介绍是学业内容的重要成分,教师可以从课程本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学习策略和学业评价几个方面进行,提炼与学生紧密相关、并可以帮助他们体验学科成就、获得学科存在感的要素给学生介绍课程。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不同,特别是有旳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与大学英语的相关性不大而对忽视英语学习。这时,如果教师向学生阐明大学英语的课程本质和目标,学科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课程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端正学生学习课程的态度,消除学生对学科领域的简单化和偏见。
提问是启动课程介绍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英语”的?让学生讨论并收集他们的观点,可以使课堂氛围随之活跃起来。教师结合学生的观点,从英语本质的几个关键词“工具”“文化”“思维”深入浅出的给学生阐释,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让他们觉得学到新的知识,对英语有新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于大学生而言,当四年的本科学习结束时,除少部分继续更高一级的学业外,大部分面临的第一个正式步入社会的重大选择就是就业,就业首先得通过雇主的“质检”,才有可能展开职业人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是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未来职业的满意度将是他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前提。学生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将决定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存状态。
教师利用导学课,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学科知识和技能对专业和未来职业的影响,并结合成功人士的典型案例,如马云、俞敏洪、刘欢、杨澜等,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
教师能够站在讲台上授课,其本身就是教育教学领域中拥有一技之长的职业人士,也是学生学业道路上的引路人。“前人之鉴,后人之师”,教师把学习外语的经历与学生分享,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外语学习策略,优化学习方法。在常人的眼里,英语是西方人士的母语,很多人认为学英语必须跟英语母语人士学,这样才能学到地道的英语,如果条件允许,这的确是很好的语言习得机会。但是,没有经过师资培训的英语人士可以让学生“学会”一些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却不是让学生“会学”英语的理想对象。因为,他们的英语是在自然语境中习得的,是他们的第一语言,这和我们学习汉语是一样的道理;而我们的学生是在外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其主要的学习渠道是在各种教学环境中,如课堂。非语言教学的英语母语人士,可以作为学生用英语“聊天”的对象,而非引导学生如何学好英语的导师。因此,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实际上主要是在分享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1]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已经阐述了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成效,学习能力是否强,和他们的学习策略紧密相关。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会学”。教师的学习经验分享,从一定程度上是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吸收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在今后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有更明确的目标,更有效的方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为创造性而教”[2]已经成为目前全球学校教育的主流思想。学校教育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要启迪智慧,培育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这些思维品质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培养。有研究表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与来自教师的赞许程度、师生之间的交流、同班同学的高级认知性回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过渡严厉的纪律更容易造成学生的顺从、焦虑、害羞和沉默,教师的宽容则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可以说,教师“怎么教”是直接影响创造性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因素。
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但是课堂教学仍然还是以教材为蓝本来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有了教材,知识变得有规律、有层次、系统化的有序传授。然而,除了知识,教材更是培育人才的有用素材。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授英语语言知识是英语课堂的主要目的。而现实是,语言不仅是工具,它还承载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群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和知识创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外,也是中外文化的对比学习。而教材内容都是以主题来划分单元的,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挖掘育人亮点时,应考虑这些教材内容哪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有关;哪些能够用来解释目前学生遇到的问题;教材中哪些例子是学生可以用当下的方式去分析的。所有能够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及已有的认知水平去阐述、去分析、去解决的教材内容,都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育人亮点。这些亮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启迪学生的智慧,升华学生的思想。这种超越知识、富于创造性的教学,才能把教材“用活”,把书“教薄”,达到教书育人的理想效果。
如何挖掘教材内容的育人亮点是启迪智慧、培育创新人才的关键,而创新人才的特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问题”是引起好奇心、激发想象力的关键。[4]加涅认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数学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适应性问题。”[5]解决问题首先要设置好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大胆质疑,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的探索,达到学以致用,发展能力的目的。
提出好的问题,需要教师丰富的知识经验、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技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并有兴趣寻找答案的问题是好的问题。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需求是动机产生的基础。除少部分学生对外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外,大部分学生学习外语是出于需要。所谓备课先备人,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设置与学生需求相关的问题,让所设置的问题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促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寻找答案的动力。
一个班的学生是有差异性的。有的接受能力快,学习效率高,而有的基础弱,学得慢,甚至学不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需考虑问题难度的层次性,让问题可解。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能够解决问题的喜悦,让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帮助学生发展系统考虑问题的方式,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紧贴学生生活的素材,一是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能够帮助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情境类似的问题情境中,迅速做出判断,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当鼓励学生质疑,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需适当给学生提供线索和途径,补充必要的知识,促成问题的最终解决。
长此以往的训练,学生学到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运用英语去“做事”,并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的在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中比较和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参透教材内容,研究如何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培育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技能。
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将是未来各行各业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将从事不同的职业,成为未来的“职业人”。职业素养是学生成为社会合格的职业人的必备条件。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6]而教学活动无疑是培养职业素养的良好途径。活动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为基础”,具有“创造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7]英语课堂上,小组活动和对子活动是教师经常设计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利于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沟通、协商、达成统一意见,从而培养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不管在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这些素质都是用人单位最起码的要求。如果学生长期得到这方面的训练,对于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以使他们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任重道远。而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其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培育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才能成就业务素质高、职业素养好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