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2020-01-07 17:15徐晓华李天明
科教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导师课题岗位

吕 勇 徐晓华* 李天明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0 引言

制造业是国家发展与腾飞的基础,这在人类社会几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如何培养紧跟时代进步的应用型人才是各国都在考虑和探索的问题。

在我们国家,大部分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高校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普遍反映,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无法马上适应岗位工作,至少需要经过1~2年左右熟悉企业生产特点、设备性能并在相关岗位轮训后才能慢慢适应企业安排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招聘来的应届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还要为培养他们的岗位能力付出不少的成本。如果他们不安心岗位工作,企业就感觉得不偿失。这就再现了许多企业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而是更愿意招聘有两年或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才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企业招聘工程技术人员也难这一矛盾?笔者认为,这是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

为破解这一矛盾,很多高校进行了不少尝试。例如:冠名为某某班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厂中校”模式、提前顶岗实习等等。这些改革得到了高职院校的认可。然而,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以上模式暴露的问题不少。集中表现在:(1)大型企业根据发展规模可以将整个班的学生全部接纳。如果企业对相应专业的人才需求减少,就会导致这种模式不能持续;(2)学生与企业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对于自己学习的专业了解少,对于将来工作的企业或行业了解更少。由于他们不能自主选择企业,为数不少的学生不安心于工作的企业;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企业更希望留下综合素质好的学生而不是整个班的学生;(3)学生在进入企业毕业实习阶段,容易被企业纳入生产线,做一线生产工人对待。这无疑是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格。

如何实现企业用人满意且学生学习不耽误,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效果?我校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特别是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实现了学校与现代化企业人才培养深度地融合,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1 发掘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实践内容与相关课程教学目标深度融合

为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首先,我校利用大三结束的暑假时间,提前完成最后一年的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及与课程相关的实验教学。这就给学生最后一年的岗位学习留出足够时间。

其次,在最后一学年里,学生通过“双选”模式进入企业。进入企业后,学生边实习边完成“工程训练综合”“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内容。“工程训练综合”这一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让学生掌握机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其功能与结构特点,掌握相关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完成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及系统的模拟仿真优化等(或分析机器的功能、动作过程等,制定相关的控制方案并选择相关的设备,编制程序实现机器运动控制)。

由于学生实习岗位千差万别,面对的机器功能也各异,不可能再像在学校那样拟定通用的题目让学生来完成即可实现教学目标。为此,我校派出专业的校内导师到企业,与现场工程师一起商议如何结合学生所在的车间或岗位需要面对的工艺和设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学习相关的制造工艺和机器部件的结构设计、结构优化或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了深度思考,更好地掌握机器的结构、生产特点,为今后提出更好的工艺改进方案、更优的机器结构或控制方案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的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真正实现了深度融合,强化了“现场教学”,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工程案例有机结合,缩短了人才成长时间,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 把握好学习内容的难度与学习时间

由于学生分散到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面对的机器自动化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把握好学习内容的难度,同时保证学生有自主的学习时间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校内导师根据教学总体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科研实践经验,与企业工程师一起预估完成选取的教学课题需要的学习时间、必须给学生提供的工作条件及课题的难易程度,商议好课题的边界条件、参数条件等,为课题的实施奠定基础。

例如:学生在进入苏州某企业实习时,需要配合现场工程师一起完成自动上料机械手的装配、调试及验收等工作。校内导师就与现场工程师一起,选取“XX型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这一课题。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了以下内容:要求学生结合物料的特性拟定该机器的功能、工作节拍、各向行程,设计合理的运动方案、计算出合理的传动功率并对拾取机构进行优化等。让学生在装配实习过程中边实习边思考,或与现场装配师傅商量遇到的难题,实现了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有机融合。同时,企业提供电脑、办公场地等条件,让学生在每天实习之余,将相关的过程记录下来。既保证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又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保证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3 企业导师的遴选

在大学的前三年中,由于学生接触工程实践较少,因此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能很强。为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得到解答,企业导师的遴选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保证人才培养关键的一环。

我们在选择企业导师时,不仅从导师学历方面进行审核,更多地通过与导师商谈,了解其工作经历及其在企业从事的岗位、完成的项目等内容并通过人事部门、导师所在的业务部门了解导师本人的责任心。通过多方面、多角度考核,确保企业指导老师的质量。

由于企业导师对学生不熟悉,对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了解不够透澈,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领悟不深刻。单纯由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完成课题会导致执行效果有偏差。因此,由企业导师根据所在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和设备特点初步设计相关课题内容,再安排校内导师到企业,与企业导师一起最终确定课题任务与目标,再定期到企业跟进课题的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确保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4 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

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能达成,过程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1)制定严格的时间表,定期检查学生课题完成的进度。通过检查学生的笔记、工程图、技术总结等文档资料,考察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步完成了某阶段的学习内容。完成的质量如何?是否出现偏差?等等,为后续阶段的学习制定修正方案,保证教学有序稳步推进。

(2)定期检查企业导师的指导方案与记录。通过检查企业导师的指导方案与记录、与其交谈,听取其对学生的评价等,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主动性、存在的困难等。为下一步开展教学工作做准备。

(3)课题论文的答辩。让学生写课题论文,既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是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通过课题论文答辩,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理解程度及其运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主动、深度思考本课题的工程难题,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其今后工程能力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

答辩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取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回避制度。根据学生设计的内容,要求就机构设计原理、结构、工艺性、运动分析或力学分析等内容的进行论述说明或现场计算验证。设置一些工程难点,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对设计课题的研究深度与广度。根据学生的论述说明、计算验证、现场应变能力等表现,由答辩教师给出评分并评定等级。

5 结束语

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最后一年里进入企业学习和实习,将最后一年的学习内容与企业现场实际工作内容有机融合,拟定合适的实践课题,遴选合格的导师,让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在最后一年里加速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工程师的华丽转变,连接好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做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导师课题岗位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擦亮初心: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V eraW an g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