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汉隐喻应用异同及互译策略

2020-01-07 11:12唐秀梅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喻体英汉隐喻

唐秀梅

(宿迁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当前,英语与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得最为广泛,两种语言在应用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对隐喻的使用就是其中之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还是在文学艺术作品中,都经常看到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隐喻的使用可以有效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促进交流与相互理解,同时,受地理环境、历史习惯、文化差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两种语言在喻体和喻义的应用方面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汉互译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差异性产生的原因,避免译文机械,产生“汉语式英语”或“英语式汉语”。

一、英汉隐喻应用方面的异同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隐喻,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1],它能使用婉转、隐射和含蓄的方式,充分联系起两种不同概念的事物,并达到形象比喻的目的。[2]隐喻的基本要素包括本体、喻体和喻义。本体是指所要描述的事物本身,喻体是与描述对象具有相似或关联之处的事物,喻义则指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或关联点。不管是英语使用者还是汉语使用者,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交流载体,必然是人类生活、经验、体悟、感受的反映,因此,两种语言在隐喻的应用方面也必定会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同时,因各自的地理环境、文化和社会发展历史、思维方式、社交活动等因素各有不同,也必然存在一些差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喻体和喻义的应用上。

1.喻体相同,喻义相同

同为人类,对某些客观事物的认知也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反映到隐喻中,英汉语言中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例如羊、老鼠、狐狸、猴子、猪等都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本质特征是相同的,反映在感观和认识上,人们的认知也非常相似,都认为羊很温顺、老鼠让人嫌弃、狐狸很狡猾、猴子很灵活、猪很懒惰,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这些事物作喻体的时候,喻体和喻义相同。如汉语和英语中都以“过街老鼠”喻指人人厌恶的人。即: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is chased by all.(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2.喻体相同,喻义不同

一般而言,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喻体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受文化的影响,也会有一些喻体具有民族差异性,有的甚至喻义相反。例如“狗”这个词,在古人心中,狗的形象有褒有贬,赞扬狗的词语主要集中在对狗的功能及忠诚的肯定上,诸如“犬马之劳” “狗不离穷主,猫跟富贵走”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等,贬义词有“狗胆包天” “狗盗鸡鸣” “狗眼看人低” “狗急跳墙”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但从总体来说,贬义多于褒义,这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及文化传统有关。首先,由于狗对主人的忠诚,反而使其背上了摇尾乞怜、卑贱低下的骂名。其次,中国人讲究气节,孟子曾有过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而狗在古人的心中是苟且偷生、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这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于是就出现了很多鄙视、贬损狗的词语。在西方文化中,狗是忠诚、勇敢、可靠的象征,因此与狗相关的词多为褒义,如top dog(优胜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再如“龙”这个词,在不同的文化中,龙的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西方文化中,龙被看作一种邪恶的生物,它毁灭一切,传播灾难,是世间万物的敌。而在中国,龙是一种吉祥的生物,备受尊崇,它代表着财富、智慧、成功、权力和幸运,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另外还有一些词,如“猫头鹰” “红” “白”等也是含义大相径庭。

3.喻体不同,喻义相同

因地理环境和生活状况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也有许多喻体不同、喻义相同的现象。例如,中国古代多使用牛耕田,西方则多使用马耕田,反映在生活中,在表达相同的喻义时,英语就习惯使用“马”作比喻,汉语则习惯使用“牛”。同样是表示讲大话,汉语使用“吹牛”,英语则使用“talk horse”;表达力量大,汉语使用“力大如牛”,英语则使用“力大如马”。另外,英语习惯以“鸡”(chicken)比喻“胆小者”,汉语则使用“老鼠”。英语以“鹅”(goose)表示“愚蠢、笨拙”,汉语则使用“猪”表示“蠢笨”。中国是大陆国家,土地广阔,常以土表示多、价值低的,英语国家则是以水表示同样的意思,如汉语以“挥金如土”喻指花钱大手大脚,英语对应的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来喻指。

4.喻体和喻义各自独有

英汉两种语言中也有很多隐喻是各自独有的,彼此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喻体和喻义。例如中国旧时妇女有缠足的文化,缠足需要用长布条裹脚,裹脚布本来就长,如因懒惰长时间不洗,就会有臭味,因此,汉语用“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比喻文章或讲话冗长空洞,这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形成的比喻。再如汉语从楚汉战争中的历史典故逐渐形成了“四面楚歌”这个成语,比喻处境孤立,而英语国家的历史中则没有出现过相似的典故,所以也没有相对应的隐喻。反之,英语中有滑铁卢之战(meet one’s Waterloo),汉语中也没有相应的隐喻。此外,汉语中还有“走麦城” “吃醋” “踢皮球”等独有的隐喻,英语中则有“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black sheep”(一个给周围人带来耻辱的人)等独有的隐喻。

二、英译隐喻互译策略

翻译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理解,二是表达,三是译文为目标所理解和接受。翻译应正确理解并忠诚表达原文的中心意思,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原话的表达风格,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这样才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以此为原则,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与原文喻体保持一致的互译策略

尽管东西方相隔很远,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存在的共性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喻体的方面存在共同性。[3]这种共同性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共性认识,其在隐喻的使用上也有体现,英汉两种语法不约而同选择了一些相同的喻体来表达相同的喻义,我们应认识到,在人类社会普遍规律方面,共性大于差异性,语言应用方面同样如此,对于英汉语言中喻体相同、喻义相同的隐喻,可以采用与原文喻体保持一致的互译策略,这样既能保持原汁原味,也符合人类的共性认识,容易被理解。如:“During the bull market in property, with price rising fast, auctions became increasingly popular.”可翻译成“在房地产市场牛市期间,价格飞快上涨,拍卖日益 流 行。”[4]在 英 语 和 汉 语 中,“bull market”(牛市)都指行情上涨的良好市况,翻译时可直接对等翻译。此类词语还有“肉中刺”(a thorn in the flesh)、“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等[5]。

2.将喻体进行互换的互译策略

虽然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东西方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民族信仰方面存在的不同也是客观存在的,英汉隐喻的使用在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方面体现得也很明显,这就造成了喻义相同、喻体使用不同的情况普遍存在。英汉两种语言各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在翻译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表达习惯,可根据目标语的用语习惯使用与原文不同的喻体。例如,在英语中用“They are birds of a feather.”表示“同是一类坏人”,这个隐喻中,用“同类羽毛的鸟”喻指“同一类坏人”,而汉语中则用“一丘之貉”表达这个意思,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使用不同的喻体,保留原文喻义。再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宝玉满面泪痕道:‘家里姐姐妹妹们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由于东西方在文化上存在差异,汉语习惯使用“神仙” “貌若天仙” “仙女” “仙子”等来表示女性容貌俊美,而英语中则习惯使用“天使”(angel)来表示这样的意思。所以,在英文版的《红楼梦》中,这句话被翻译为:And now this new cousin comes here, who is as beautiful as an angel and she hasn’t got one either. 这类的隐喻还有: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to 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等。

3.改变原文表达方式或语言结构的互译策略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英汉两种语言中各自独有的隐喻,这是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文化空缺,在目的语找不到对应隐喻表达方式的情况下进行互译,是很难做到同时兼顾语义表达和语言风格表达的。因此,在互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应以最适当地表达原文中心意思为要,根据语境灵活翻译。可采用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的互译策略。例如英语隐喻:If you don’t take my advice, you will meet your Waterloo.这个隐喻中涉及西方历史中的一次著名战役,即滑铁卢(Waterloo)之战。滑铁卢是一个小镇,1915年6月,拿破仑率法军在此与英国、普鲁士组成的联军进行激战,结果法军被英、普联军打败,反法联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它结束了拿破仑帝国,标志着拿破仑的彻底失败,此役之后,拿破仑被放逐,自此退出历史舞台。滑铁卢(Waterloo)之战对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西方广为人知,常用来比喻人生从成功到失败的重大转折,或者惨痛的失败。译为汉语时,为避免译文不容易被理解,只翻译其中心意思:如果你不听劝,你将会一败涂地。也可以改变原文语言结构,采用直译+补充说明的方式翻译:如果你不听劝,你将遭遇到你的滑铁卢(在滑铁卢之战,拿破仑被英、普联军大败,自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三、结语

语言的形成与使用受到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表达上也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两者对隐喻的使用都很常见。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语言翻译过程中将会更多地遇到隐喻这类修辞手法,我们对隐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同时也是传达文化信息的载体。作为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英汉语言应用的差异性,要根据喻体、喻义的不同,灵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不仅要做语言沟通的桥梁,还要做文化交流的使者,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丰富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喻体英汉隐喻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喜马拉雅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英汉汉英商务口译学习词典编纂原则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