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安阳地区的自然灾害救济

2020-01-07 11:12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林县县志安阳

孙 阳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西望三晋,东眺齐鲁,北接燕赵,南邻郑州,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郑州等并称为“中国八大古都”,是早期华夏文明中心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古至今,安阳地区一直以农业为主,是中国农业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但历史上安阳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了多种自然灾害,伴随着灾害的升级,又造成严重的灾荒,可以说,这成为安阳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变迁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灾荒史是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纵观国内学界的研究,绝大多数学者将研究对象集中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河南大灾荒,从多个角度对河南大灾荒的成因、特点、影响、救灾措施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但目前学界尚无专门以抗战时期安阳地区的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或学术论文,只是一些相关研究有所涉及。王迎喜以安阳地区的地方志为基础,以时间为单位对抗战时期安阳地区自然灾害的种类进行了详细列举,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灾害的特点。①王迎喜:《安阳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05-608页。苏新留首先分析了民国时期河南地区的重大自然灾害,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民生、乡村经济和人口等三个方面着重考察了灾荒导致的后果,并提出了应对机制,各部分涉及了抗战时期安阳地区的自然灾害。②苏新留:《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与乡村社会》,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在其编写的《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中探讨了20世纪40年代初安阳林县地区的自然灾害,后从筹集粮食、以工代赈、安置灾民、开展社会互济四个方面分析太行根据地的救灾措施,最后在根据地军民的共同努力下顺利渡过了灾荒。③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1937-1949)》,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180页。王小静以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各县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为基础,经过分析整合后得出40年代的河南灾荒具有范围广、并发性、连续性、积累性、兵荒交错等特点,其所依据的资料涉及安阳林县、内黄县、汤阴县、滑县等地。④王小静:《论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灾荒的特点》,《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

通过对学术界已有成果的梳理,发现有关抗战期间安阳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还存在数量较少、缺乏专门性等不足,有鉴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志等相关史料,采用文献整理及数据分析比较的方法,融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全面抗战时期安阳地区的自然灾害及救济进行了分析。

一、全面抗战时期安阳地区自然灾害的种类及特征

1.自然灾害的种类

抗战时期,安阳境内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表现为干旱、洪涝、蝗虫、冰雹、大风、瘟疫等。

(1)旱灾是安阳地区的主要灾害之一,大规模的旱灾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1941年夏,内黄县首先发生旱灾,致使当年秋麦子大量减产。①内黄县志编纂委员会:《内黄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次年春夏,旱灾进一步扩大,安阳县禾苗全部枯死。②安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安阳县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滑县农作物歉收,1941年5月至10月虽然下雨七次,但最大一次还不足半厘,小麦有半数未种。③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滑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1943年旱灾持续,当年5月中旬至8月林县地区滴雨未下,导致土地干裂,庄稼全部枯死。④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2)水灾是另一主要灾害,1937年七八月,林县地区连降39天暴雨,东岗村土地被淹1 500亩,200多户房屋被毁,淅河大石桥被毁,两岸2万多亩地被冲。⑤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同年内黄县连降暴雨49天,全县80%的土地被淹,房屋倒塌半数以上,人和牲畜伤亡惨重。⑥内黄县志编纂委员会:《内黄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当年滑县大、中、小雨连降47天,全县150万亩土地被淹,晚秋粮食颗粒未收。⑦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滑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次年夏林县地区持续暴雨,后阴雨连绵,小麦一大半被冲走,其余全部发霉。⑧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3)虫灾是第三大灾害,主要由蝗虫造成。蝗灾与旱灾相伴随,最严重的是1943年,是年安阳县、林县、内黄县、汤阴县等地区蝗虫遍野,使农作物严重减产。次年蝗灾继续,林县540个村77万亩农作物,除了豆类外,其余全部被啃食,粮食减产一半左右。⑨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同年夏秋,滑县白道口以南生蝗,树枝全被压断。⑩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滑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4)冰雹。冰雹是第四大灾害。1940年4月,滑县突降冰雹,其大如拳头,平地积雹尺许,三天未化完,当时部分麦子被打成麻穰,树枝被打断,树皮被打落,受灾南北长30里,东西宽10里,范围极大。⑪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滑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1945年8月,林县桑耳庄村、南丰村、任村一带降雹,庄稼被毁16 793亩,房屋倒塌12间,死3人,伤12人。⑫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此外,瘟疫、雷电、大风等也时有发生。1938年,林县地区天花、霍乱、伤寒、痢疾、瘟疫等疾病流行。⑬王迎喜:《安阳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06页。次年,林县龙头山石塔上部被雷电击毁,塔尖被击歪,塔身西面自上而下有5层被雷电击成300多毫米宽的裂痕。1945年夏,林县又刮大风2次,临淇村一带许多房屋被毁。

2.自然灾害的特征

全面抗战期间,安阳地区的自然灾害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多灾种性、群发性、持续性、强突发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

(1)多灾种性。安阳地区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除了干旱、洪涝、蝗虫、冰雹、大风、瘟疫外,降霜、大雪、冻灾、高温等也时有发生,只不过在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上有所差别。可以说,除了特定区域的灾害,如地震、雪崩、海啸、火山爆发等,其他的灾害均有发生。

(2)群发性。抗战期间安阳地区的自然灾害在同一时间内不止一种,而是多种灾害同时发生,呈现群发性的特点。如1945年七八月,林县地区蝗灾、旱灾、大风、雷电、冰雹等灾害同时发生,给林县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⑭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3)持续性。灾害的持续性在安阳地区特别突出。1941年,旱灾首先在安阳东部出现,到1942年灾情持续,范围扩大到整个安阳地区,1943年旱情虽然有所缓解,但依然持续,直到1945年8月抗战结束,部分地区的旱情依旧持续。

(4)强突发性。突发性是指自然灾害在时间尺度上显示的一种属性,顷刻而至,转瞬即逝,从发生到结束,人们防不胜防。①温彦:《河南自然灾害》,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如1943年9月13日,林县淇河地区一带突降暴雨,山洪很快暴发,顷刻间冲走多人,造成大量百姓死亡,毁坏耕地1 000多亩。②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5)不平衡性。安阳各地之间自然气候和地形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自然灾害在各地发生的频率不同,各地区之间受灾时间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据不完全统计,全面抗战期间,安阳县和内黄县受灾三年,滑县受灾四年,汤阴县受灾六年,林县受灾七年。

二、全面抗战时期安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影响

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对安阳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1.生态环境被破坏

安阳位于河南最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这里的生态环境极具脆弱性,因此当自然灾害发生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对其影响最大的是旱灾和水灾。干旱发生后,许多植被因缺水而死亡,由于植被稀少,风沙天气增多,沙尘暴频发,造成一部分地区严重荒漠化。更严重的是,干旱为蝗虫的大规模繁殖提供了条件,进而导致严重的蝗灾,蝗虫啃食各种庄稼,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如“1943年安阳县都里乡东水村由于干旱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蝗虫见到绿油油的玉米、棉花和青枝绿叶的树木以及蔬菜、野草等,它们便一起猛扑到上面,顷刻间吃得精光,使棉株树木成为光杆秃枝”。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安阳文史资料》(第二辑),内部发行,1987年版,第111页。洪涝发生后,淹没了大量村落和农田,造成了大量劳动力死亡和耕地面积减少。当洪水退去后,许多地方的土地由于遭到冲刷,土壤肥力丧失而变成不毛之地,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此外,受灾害的影响灾民为了充饥,毫无节制地掘草根和剥树皮,使大面积的绿色植被被破坏,这无疑进一步恶化了安阳地区的自然环境。因此,在自然和人为的双重打击下,使得抗战时期安阳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2.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在多种自然灾害的打击下,安阳地区的人民生活极其困难,社会秩序被严重破坏。首先,灾民为了换取粮食,家家户户把食物以外的东西全部变卖。如1943年9月晋冀鲁豫行署副主任徐达本在《关于沙区救灾工作通信》中写道:“1942年春节以前有东西可卖的灾民,卖地,卖枣树,卖家具,换点粮食吃。重灾的村庄,每村卖小孩或青年妇女,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每人从2斗豆到2 800元(鲁西钞),他们成为沙区的重要出口品。”④政协内黄县委员会、内黄县地方史志委员会:《内黄文史资料》(第四辑),内部发行,1992年版,第27页。这不仅没有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反而使物价不断上涨,市场经济秩序被完全打乱。其次,人们的道德完全丧失。有些没有食物的灾民在街上抢东西吃,抢到以后马上就跑,灾民中即使是父子也不相顾,谁有食物谁就吃,为了食物父子之间的相争屡见不鲜。最后,大量灾民为了活命纷纷逃往山东、山西和东北等地区。如“1942年安阳高陵、内黄县区的井店镇,全镇475户,逃荒的占70%,邵村逃荒户达90%。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两县人口30万,约有15万人逃荒在外”。⑤政协内黄县委员会、内黄县地方史志委员会:《内黄文史资料》(第四辑),内部发行,1992年版,第28页。总之,在自然灾害的严重打击下,安阳一些地区人迹罕至,一片荒凉,整个社会呈现出严重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秩序一片混乱。

3.迷信活动流行

旧时由于科学文化尚未全面普及,人们的知识水平较低,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没有实质性认识,往往把自然灾害的发生归结为神的意志,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是神颁布的旨意,是对他们的惩罚。为了消除自然灾害,人们纷纷祈求神灵,导致迷行活动在乡间社会大肆流行。如1942年安阳地区普遍发生旱灾,林县、内黄地区的民众纷纷求雨,“他们或聚于庙院行神赛会,由巫婆焚香托神下界,念经歌唱,手舞足蹈,有时指斥时弊,说明神也无能为力,有时许个时日,给人以希望。或抬出庙中泥胎游街串村,意在深居简出的神,亲眼观察旱灾,普降甘霖,消除旱灾。此外,这些地区还有‘十二寡妇扫坑’之说,寡妇们手握扫帚作打扫状,绕坑转圈,且口唱‘扫的扫,拥的拥,十二个寡妇来扫坑,再迟三天雨不下,十二个寡妇都要嫁’,以感动‘上神’”。①内黄县志编纂委员会:《内黄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611页。再如1943年安阳县地区发生蝗灾,当地人民“将蝗虫拜为神虫,烧香叩头,求神拜佛,祈求蝗虫不要再吃庄稼。有些人把家中的一点小米饭做成稀饭倒在田野上,认为神虫吃了稀饭就不会再吃禾苗了。巫婆、神汉借机出来活动,散布谣言,称蚂蚱是龙王爷下凡带来的神虫,到处蛊惑人心,制造混乱。还有些老婆婆、妇女到街头小庙内长跪、烧香,祈求神灵保佑”。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安阳文史资料》(第二辑),内部发行,1987年版,第111页。

三、全面抗战时期安阳地区的救灾措施

面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救灾成为安阳地区政府及其人民群众的首要任务。当时的安阳分为敌后抗日根据地、国统区和敌占区三大部分,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日伪都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救灾,但就成效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人民群众的救灾最为成功。有鉴于此,本节以20世纪40年代初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例,对安阳地区的救灾措施进行详细考察。当时安阳的抗日根据地主要有太行区和晋冀豫区,它们都是晋冀鲁豫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领导下,两区的军民积极展开了救灾。

1.制定救灾方针并成立救灾机构

1942年,安阳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为了应对旱灾,同年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太行第五专署相继发出布告,制定救灾政策。10月下旬林北县政府公布了七项救灾方针:“(一)县、区、村各级成立救灾委员会,专搞救灾。(二)实行节约。各机关团体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米,用作救灾。(三)采集各种野菜和树头菜,以野菜、树叶为食。(四)组织运输队,到平顺县虹梯关运粮,政府发给运费。组织运销生产合作社,政府委托公营商店给予贷款,并准许人们持工商管理局制发的购运证自由到山西壶关、平顺、潞城购粮。(五)廉价售粮。凡赤贫抗属、赤贫干部家属、赤贫灾民和鳏寡孤独者,持政府发给的救灾证可到粮食调剂所廉价购粮。(六)实行减租。(七)实行互助。轻灾者、重灾者,有劳力、蓄力者与劳力、蓄力俱无者,互助互济,共渡难关。”③中共林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中共林县党史稿》,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救灾方针颁布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了以杨秀峰为主任的太行区旱灾救济委员会,同时林县的各级县、区、村等也相应地成立了救灾委员会,负责具体的救灾工作。同年,冀鲁豫行署在内黄县沙区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德兴隆”商店,它是在当时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巩固发展的需要下成立的一所开展经济贸易的国营商店。由于“德兴隆”商店成立在大灾荒时期,因此救灾成为它的中心任务。它积极筹集粮食,并对粮食进行运输和保管,根据灾情进行分配。此外,还积极收购农副土特产品,从敌占区换回棉花等民用物资。在其领导下,沙区人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最终在1944年顺利渡过了灾荒。

2.进行剿蝗战争

1943年夏秋之际,继旱灾之后,安阳西部地区又爆发了大规模的蝗灾。蝗虫所到之处,农作物被全部啃食,成群的蝗虫将金色的阳光完全遮住,顿时大地一片漆黑,惨景十分可怕。为了消灭蝗虫,安阳西部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发动了一场剿灭蝗虫的人民战争。1943年6月,太行区党委发布紧急指示,要求全区党政军民全体总动员,不分地区、昼夜、男女老少,开展大规模的剿蝗运动,坚决彻底地消灭蝗虫。同时太行军区也发布号召,要求全体指战员积极参战,不灭蝗灾誓不收兵。在党的号召下,林北县派党员干部深入群众组织了近8万人的剿蝗大军,安阳县人民政府组织了以县长李之乾为总指挥的剿蝗总指挥部,安阳县下辖各级单位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指挥部,每村还设侦查组、烧埋组、通讯组、宣传组,负责具体工作。剿蝗大军对蝗虫边打边赶,再加上放火焚烧,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蝗虫基本被消灭。1943年的剿蝗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当年蝗虫还产下了大量虫卵,在1944年春虫卵开始孵化,为了彻底消除蝗灾,人民群众展开了大规模的灭卵运动。为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政府制定了奖励政策,规定:“每挖一斤蝗虫卵,奖粮一斤,村村设有交换点。”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安阳文史资料》(第二辑),内部发行,1987年版,第114页。这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安阳县向阳村人民群众踊跃参与,找到小洞可以挖一串,一般每人一天可以挖一斤多,最多可以挖五斤多”。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安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安阳文史资料》(第二辑),内部发行,1987年版,第114页。随着天气不断变暖,一些卵已孵化,为了在变成飞蝗前彻底消灭它们,各区之间展开了联合行动并相互帮助。1944年5月19日,“林县和安阳县联合行动,在两县边境上发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剿蝗攻势,成群结队的蝗蝻被歼灭”。③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页。同年8月中旬,“林县剿蝗总指挥部余光率1 500名剿蝗大军,赴汲县、淇县支援剿蝗战役”。④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页。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安阳人民终于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3.开展筹粮运动

经过自然灾害的严重打击,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走投无路,饥饿成为他们最大的威胁,因此筹集粮食成为安阳抗日根据地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筹集到足够的粮食,根据地军民探索出了多种有效的方式。第一,政府赈粮。1943年4月5日,太行区五专署作出决定,“拨给林北县赈济粮200石,低贷粮340石;5月21日,又令涉县七区东郊转给林北县公粮小米1 500石;27日,政府又决定由四专署拨小米1 500—2 000石资助林县进行救灾。”⑤中共林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中共林县党史稿》,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第二,节约粮食。为了渡过灾荒,林县党委号召党政军同人民一起艰苦奋斗,节约粮食,要求“党政群团干部从口粮中每人节约一半,军队干部和战士休整时,每人每天从口粮中节约2两,节约下来的粮食全部分配给民众用于救灾”。⑥中共林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中共林县党史稿》,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3页。第三,向地主和富农借粮。1943年林北县对中农、富农和地主借粮数进行了规定,之后在任村、东岗、杨家庄3个区12个村进行借粮。初期借粮并不是很顺利,县救灾委员会在总结经验和纠正错误后又在全县展开。至7月中旬,林北县筹粮近900石。此外,林县、滑县等地各村农会与当地的富农和地主进行协商,协商后他们纷纷将囤积的一部分粮食借给了灾民。第四,进行劝募。1942年滑县在当地召开地主绅士会议,群众干部以民族大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经过动员,一些开明的地主士绅纷纷主动捐出自己的存粮,有的捐三斗(每斗30斤),有的捐五斗。经过募捐,滑县全区募集到粮食上千斤。滑县政府将粮食全部分给灾民,用以救济。第五,开垦荒地并兴修水利。1943年,林县和林北县政府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开垦荒山与河滩,不断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修建水利工程,如“林北县在太行山上修建了天桥断渠,引漳河水灌溉农田,后又修建了抗日渠,引露水河浇灌田地,这极大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⑦中共林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中共林县党史稿》,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根据地筹集到了大量粮食,对于灾民顺利渡过灾荒起到了重要作用。

4.减轻人民负担

连年的自然灾害使根据地人民群众的财产遭到巨大损失,他们生活日益紧张,负担不断加重。为了使他们安定生活,抵抗灾害,太行区政府发布重要指示,要求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首先,政府减轻减免人民的粮食负担。1942年秋,“一次性减免了六专区的公粮675万斤;1943年夏麦收时,又减免公粮232万斤”。⑧苏新留:《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与乡村社会》,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在减粮的同时,根据地政府又发起了减租减息运动。1940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颁布了“减租减息”告示,对减租减息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减租方面,“一切租地(包括活租地半种地在内),原租额一律执行二五减租,原租额不及千分之三七五者,亦照减。减租后低于千分之三七五者,照减后租额,但此标准,视土地之硗瘠肥沃可作合理之收缩”。⑨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一),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86页。减息“系指清理过去旧债(一般指抗战以前)而言,过去旧债须一律清理,至今后人民借贷利息之多寡,由人民自愿决定,政府并不干涉。但如依旧作新,故意取巧多收利息者,当依法严办”。①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部分)》(一),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指示发布后,安阳林北县、林县和安阳县等地区先后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1941年春,林北县率先开展,当年“实行的有41户,减租65亩,减息由3 891元减到1 110元,清债1 385元”。②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次年,经过广泛动员,林北县“26个村开展了47项斗争,其中反贪污9个,反黑地10个,反恶霸3个,减租9个,减息1个,追回利款1万元,退还小米110石”。③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同年安阳县根据灾情调整了减租额,规定“亩产在2斗(每斗20斤,每石200斤)以下者免租;2至3斗交租20%;4至5斗交租25%,棉花亩产30斤以下者免租;30至50斤交租20%;30至50斤交租20%”。④霍云桥、郝玉门:《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河南部分(1937—1949)》,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这得到佃农的热烈欢迎。1944年初,林县和林北县党员干部又到各地深入宣传减租减息政策,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同年10月在林县政府的带领下,又开展了清算贪污、改革负担、反对汉奸、地主和恶霸反攻倒算的斗争。在取得重大胜利后,林县56个村又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减租减息运动。以东姚村为例,“斗争恶霸地主33户、富农81户,退粮229.4石,退钱13 540元,退地85亩,退房79间”。⑤林县志编纂委员会:《林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减租减息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对于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战胜灾荒具有重大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时期是安阳历史上一段最为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处于战争环境下,决定了在这段时期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与以往相比时间更长,破坏性更大,对自然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更深刻。虽然自然灾害很严重,对安阳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也无可估量,但是人民大众并未屈服,而是以饱满的热情向灾害宣战,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最后在根据地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取得了胜利,顺利地度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期。新中国建立后,安阳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加以防范,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所降低,对自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有所减少。因此,全面系统地分析这段特殊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其救济,能够为今天安阳地区的人民防灾和救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猜你喜欢
林县县志安阳
安阳之旅
县志里的乡贤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安阳中嘉业投资有限公司
《红旗渠》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红旗渠赞
县级志书总纂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