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伟
摘 要:户外活动是幼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合理使用户外活动材料、有效的指导户外活动、从而能进一步优化户外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能使幼儿学到室内学不到的东西,达到室内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幼儿的身心按其规律发展。
关键词:户外;游戏活动;扮演
户外活动是幼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的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完善,容易受外界的变化而影响健康。所以采用适合于幼儿生理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户外体育活动,也能培养勇敢坚强、反应灵敏等多种意志品质,是促进幼儿心理發展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尤其是户外游戏。《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和“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在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的体质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性的同时,还要对活动场地、相关器材、天气情况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以此保障户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户外游戏活动时,我们要提供给幼儿充足的空间、丰富的活动材料和时间等,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促进自身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的发展,并在户外游戏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自己在其中进行引导,并且活动的方式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性格特点和个体差异性为主,并且能够满足幼儿自身的需求。
如何更好的开展户外游戏活动,让孩子产生户外游戏活动的乐趣呢?
一、提供多样的活动器材,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
经常变换这些材料,可以保证幼儿参与的兴趣,选择游戏材料时,要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对于多数幼儿都喜欢的材料,教师在投放的数量上要适当的多一些,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新颖、独特的活动器材是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的重要因素。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能力
在选择和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既适合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又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既具趣味性又能体现锻炼的实效性,使幼儿在有情节有趣味多样化的活动中得到身体上的锻炼。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但不忽略其他游戏的穿插进行。
三、从兴趣着手,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促进人的大脑和各种感官处于兴奋状态,使人思维敏捷,全神贯注地学习。晨间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开始,开展得好,能使幼儿精神饱满、愉快地开始一天的生活和学习。为了提高晨间活动的质量,从幼儿兴趣入手,在内容及形式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轻松、活泼,能让幼儿全身得到均衡锻炼的;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是幼儿感兴趣的,适合晨间活动的体育游戏内容。
四、多表扬,多鼓励,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
多鼓励、多表扬是培养孩子自信心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孩子有了自信就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刚开始时,有好多幼儿信心不足,就鼓励他们去试一试,一边鼓励一边带动他们,自信心明显增强。而在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也拉近了心理距离,情感相互共鸣,更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五、关注幼儿的活动需求,实施有效指导。
户外体育活动也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开展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动静交替原则,注重孩子体育活动中的科学化、兴趣化。科学的体育游戏活动,能提高孩子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通过这些体育游戏活动帮助孩子形成了顽强、自信的品质及团结友爱和集体荣誉感。
六、要关注个体差异,做活动的引导者和孩子的游戏伙伴。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个体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游戏方法。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加以指导和帮助。在活动中,教师既是孩子的伙伴也是一名引导者,教师应巧妙的引导孩子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快乐的成长。不论在什么游戏活动中教师都要尽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透过孩子的行动去把握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个别胆小或能力较差的孩子应该耐心诱导,多鼓励,教师只要几句话或一个微笑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或让大胆、能力强的孩子去带领他们。在户外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力要非常敏锐,根据他们的反映我们可以对教育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可以有效的保证户外游戏活动顺利进行。
户外区域活动中打破了班级的界限,教师面对的是全年级的孩子,而不再是本班的孩子,不同孩子个性是不同的,有活泼外向的,有胆小内敛的,面对不同的孩子老师给予不同的支持,胆小的孩子面对一个新的、又想去玩的区域犹豫不决时,指导该区域的教师要从情感上让孩子体验到接纳与安全,首先要主动向他问好,并询问他想玩这个区域的什么游戏,告诉他玩法,同时指导他玩一玩,如果玩起来有一定难度,要降低活动难度,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孩子得到第一次活动就成功的乐趣。对于一些大胆,动作发展良好的孩子,教师指导其探索游戏活动、运动器材的多种玩法,使幼儿的活动创意及身体动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好动的、不停选择大运动量活动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指导他坐一坐,或玩一些安静或运动量小的游戏,以保证这类孩子的活动和合理适中安全性。
七、关注孩子游戏进程,提供相应的支持,使游戏深入发展
当游戏玩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兴趣开始降低,教师要加大活动难度,使活动既有连续性,又富有挑战性,如果孩子已学会匍匐爬,侧钻,攀岩等动作,玩这个游戏的孩子渐渐少了,于是提供了垫子,增加了侧滚动作;提供了攀绳增加了爬的难度,结果玩的孩子又多起来,游戏内容的丰富和动作的挑战又使孩子產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作为活动的统帅,对活动要如何组织,练习什么动作,锻炼何种技能等都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在活动中,会根据目标来组织,活动能有的放矢。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监督下,按相应的规则和要求统一活动,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意识。在户外活动时,教师最担心的往往就是安全,因而在活动中每时每刻都监视并不断提醒着每个孩子,生怕出意外。但是教师的提醒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要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知道如何防范意外,如何保护自己。尊重与遵从并重。活动中,既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和需要,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又要对其有所限制,让幼儿遵从活动中的规则和教师的要求,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有些幼儿园或者个别教师,为了谨防意外的发生,就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或者完全以教师为主,孩子得不到自由发挥,这不是积极的方法。可以调整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户外活动人数,根据幼儿的班数,活动场地的大小,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户外活动作息时间应进行整体调整、统一安排、分别活动。这样,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人数减少,幼儿有充足的场地进行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小型体育活动,进行各种体能锻炼,增加幼儿的活动量,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并且合理安排安全的活动场地。根据年龄特点,运动量的大小,合理划分各班的活动场地。大班的幼儿活动项目多,活动量大,内容丰富,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提供面积大的活动场地;中小班可以适当减少。
总之,只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的特点来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户外游戏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在游戏活动中发现、引导和帮助幼儿,让幼儿自主活动。孩子就能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把属于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如果每天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效率,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健康的,快乐的!
参考文献
[1]陈月文,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
[2]贾秀春,从提供户外活动材料着手促进幼儿持续渐进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
[3]张乃利,谈优化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策略,《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