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华
摘 要:事实上,我班真正介入“秋果”是从一次绘画活动开始的,那一天,本意是要复习前一阶段的绘画,就设计了一个“神奇的果树”绘画活动:在一棵长满各种形状花瓣的大树上结出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于是,我就萌发出了要进行一次以《水果宴会》为题目的谈话活动,中心确定以后,让幼儿从家里带来了常见的几种秋天的水果。
关键词:秋果;绘画;引导
活动中,除了让孩子们现场记录了水果名称、形状(像什么)、颜色、味道(皮、肉)、等几方面加以描述之外,还着重让他们观察了切开后各种水果的果核(籽)。
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我对记录表进行了统计整理:能完整记录的有10人,占27.8%;记录较完整的有25人,占69.2%;不能记录的1人,占3%。能准确记录种籽部分的15人,占41.7%;不能准确记录种籽部分21人,58.3%。
得出数据后,我反思了活动设计过程和组织形式,感觉活动准备有些仓促,组织形式过于格式化,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急于求成,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具体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少
如果在孩子们吃水果时,能让他们相互交谈,边吃边说,享受美味的同时可增加情感体验,同时也可让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幼儿在同伴的带动下产生积极的情绪,拓展多向交往的空间。
二、应进一步引导幼儿逐步扩展谈话范围
在活动过程进行到1/3时才给幼儿设计记录卡,后面的活动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记录上了,而对活动本身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故而谈话后面的环节是在师幼的问答式中完成的,忽视了此次活动的侧重点,其实像水果对人体的营养,以及这些水果还可以衍生出的食品等问题未来得及让孩子们进行发散式活动延伸。
三、“秋果”不应局限于秋天的水果,还应包含秋天成熟的农作物、蔬菜等
有了这次失败的记录也未尝是件坏事,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于是,在以“秋”为主题的大班教研活动中,我吸取教训,重整思路,决定把孩子从园内带到园外,融进大自然中去揉合,放飞他们的心灵,拓宽他们的视野,带着以“找秋果”为目的进行了一次秋游活动。
本身就是农村城市的街道,路两旁自然少不了农村特有的树木和植物,一路上,孩子们像放飞的小鸟,情绪始终饱满、高涨,他们个个肩背号牌,手写序号,排着整齐的队伍在五位老师的帶领下兴致勃勃地观赏和聆听着这些对他们来说常见而又陌生的植物:梧桐树摇着五彩的手臂,杨树挺起直直的身板,常青树散发着浑身的油光,楝树落下饱满的果实;红红的柿子挂满高高的枝头,沉甸甸的石榴赘弯了柔韧的树枝;南瓜悄悄藏在自己静静绽放的花下,荷叶般的叶子掩盖着它的宝贝,丝瓜绕满斜搭的竹架;夜来香还未合拢它的笑脸,串串红已敞开它火样的热情,鸡冠花昂起高傲的头颅,牵牛花羞答答攀爬丝藤,矜持地吹起小喇叭;狗尾草摇着它可爱的尾巴,苍耳调皮地跳到孩子们的身上,惹得棉花姐姐个个咧开小嘴,笑微微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在孩子们“咦---啊!噢? 哇.……”的欢呼声中不觉已来到未收获完的庄稼地头,满地的落花生是孩子们手中的宝贝,他们有的三五成群,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拥到老师身边,谈论的几乎都是同样的话题---“原来花生是长在土里的”,打破了杨森(我班幼儿)的“花生果是人参果,是树上结出来”的童话,借着这个机会,我向孩子们讲述了花生的生长过程和成熟、收获的季节以及花生的用途和对人们的贡献,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一边瞪大眼睛的找落花生“嗯、脆脆的、甜甜的”,“带回家,让奶奶尝尝,也用醋泡着吃”,“老师,你饿不饿,我来给你剥个花生吧!”充满稚气的童声响在我耳边,也暖在我心间....
回来后,我们对采撷的秋果种子进行了一番整理,跟上次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收集主要在课前活动这段时间里,用了近两个周的时间把这些该归类的归类,该晾干的晾干,该剥壳的剥壳,活动完全是在轻松、自由、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看孩子们剥毛豆、花生时的认真,看孩子们晒狗尾草、荆菜籽儿时的细心,看孩子们冲洗柿核、梨籽儿时的仔细,看孩子们分黄豆、绿豆时的热火朝天,你不觉就会想起一句话:当家才知柴米贵,劳动换得幸福甜。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换来今天这三十八种种子的标本,你说他们能不珍惜吗?
紧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用收集的种籽组成了一幅地图,面对拼绘好的《中国地图》,孩子们沸腾了:“这个黄豆是我剥的”,“那个石榴籽是我洗的”,“嘻嘻,开始我还以为苍耳是毛刺虫呢!”;“我知道这块沾满花生的地方就是咱河南”,“辣椒这块是四川”,“五角星这儿是北京”、“大米是台湾”,“甘肃这块像仙女”,“内蒙古像小狗”…孩子们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为“善于发现身边事物,关注周围环境,积极探索自然,了解植物生长变化规律”这一科学目标搭建了宽阔的拓展平台。
当他们得知这些种子在明年春天将要被种植在幼儿园的植物园时,都高兴得欢呼雀跃,因为,他们将要看到自己亲自收获的“宝贝”培育出美丽的小花,能让其生命得以延续……他们还说,等小花开放时节要和它们合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