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提高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2020-01-06 07:52高超
下一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语言技巧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高超

摘 要: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个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实现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当前历史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关键词:历史教学;语言技巧;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历史教师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爱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课改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下如何运用语言技巧,让学生兴趣盎然。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和做法,以便与各位奋斗在一线的老师们共同商榷与提高。

一、优美的课堂语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最基本手段,一名历史教师更应该充分运用语言的技巧。每一名历史老师都语言都应该富有激情,具有感染力。恰当合适的语言会很快将学生引入思辨的天地,趣味横生的语言会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一)深入浅出,诙谐幽默

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古人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与现代人有太大的差距,这也导致许多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历史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尤其是通过自己精彩的语言,把古老的历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喜欢历史课,这一点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吟诗赋词,言简意赅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大量的反映这个时代特点的诗歌。把这些诗歌运用到教学中去,无疑会为自己的语言增添一抹亮色。“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写出了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的霸气。“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道出了东汉末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惨状。在教学中,娴熟的引用诗词歌赋,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这里吟诗不是卖弄,而是为了辅助教学,是为了给自己的语言锦上添花,为讲授的内容画龙点睛。

(三)对联工整,语言生动

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它字面上对称,读起来琅琅上口。例如:“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是对文革时期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历史写照。把对联引进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课堂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

二、生动的历史故事

小说为什么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因为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如果历史课上在做到遵循史实的基础上,把历史课讲得引人入胜,这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教学内容怎样才能以精彩的故事情節打动人心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会讲历史故事

历史有丰富多彩的事件、人物,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所以历史应该是形象生动的。但由于中学历史教材的篇幅有限,所以内容精简,故事较少甚至没有。我认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准备,多多挖掘本课相关史实,由此增添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西安事变的时候,抓捕蒋介石的具体过程,以及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的人生,这些史实既有利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可谓是一石二鸟。

(二)历史场景的渲染

有魅力的历史课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而生动的意境又是可以用一些细节渲染历史场景来实现。比如我在讲授《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时,在介绍日军暴行的时候,大屏幕展示日军屠杀我军民的图片,低沉悲痛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让学生沉浸在这沉痛的氛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三)让学生讲历史故事

中国现代史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学生长辈经历过的事情。所以,学习这些章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向祖辈、父辈们了解他们当时的生活情况,当时的感受,作访谈纪录。然后课堂上让学生把这些故事讲出来,供大家共同学习。如我在上《艰难曲折中探索》这一课的时候,就让学生在课前就“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这几个历史事件向祖辈和父辈们进行访谈,既让学生参与其中,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画龙点睛的小结

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做一个精彩的开头导入,也要设计一个完美的结尾。好的课堂结束语,对整堂课来说无疑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下我的经验,仅做参考。

(一)关注社会,启迪人生

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了解过去,指导未来。当我们在课堂中讲述完教学内容,作最后的小结之时,我们不妨做到关注社会,以达到启迪人生的效果。例如:我在上《丝绸之路》一课时,在结尾中不失时机的讲道:同学们,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政策,西部又一次获得了向世人展示自己巨大魅力的历史机遇。同学们,为了开拓更美好的丝绸之路,为了祖国更灿烂的明天,让我们更加发奋的学习吧!如此一番话,由古及今,既激发了大家学习历史的激情,又让同学们感到祖国的勃勃生机,更意识到自身的责任重大,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留足时空,令人深思

说书先生在每一个段子的结尾的那一句“各位听众朋友,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话之所以能扣住听书者的心弦,正是他让人们先去猜测想象的缘故。那么我们历史教师不妨也来做一回说书先生,在课堂结束语中,不但可以不作定论,而且也可以来一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感觉。例如:我在讲解《辛亥革命》一课时,结语这样说到,洋务运动没有救中国,戊戌变法没有救中国,辛亥革命也没有救中国,那到底谁能救中国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样没有关紧大门的结尾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各不相同,不仅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更应该发挥历史课堂中的语言技巧,让历史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漫漫历史长河中的自豪与屈辱,兴衰与得失,从而走向智慧,走向成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鹿存权.务实求真促发展——关于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几点反思[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08).

[2]李建桥,郭耀斌.初中历史教学探索[J].华章.2010(04).

[3]邱祖辉.历史学科如何实现新课程目标[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

[4]李红.浅谈新课程下如何进行初中历史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5).

[5]程文.新课程历史教学的现状与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2).

猜你喜欢
语言技巧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析体育教学中语言技巧的使用原则
浅谈小学低学段体育教学中的语言技巧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