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2020-01-06 07:53黄世松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培养课堂教学

黄世松

摘 要:在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由于自身的性格和教学环境的因素等,对于数学方面的问题缺少勇气和意识来主动提出,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得不到更大程度的开展。所以,培养提高农村地区小学学生对数学的提问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旨在根据农村地区小学数学的教育现状来科学的提出帮助农村学生培养和提高数学提问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提问能力;培养

提问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数学教学中不断的完善自身,丰富学习的手段和思维方式。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版块,并以此推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利用情景教学,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

要提高农村地区小学生的提问能力数学老师可以积极的利用情景教学法,将数学课文的知识带入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普遍运用,对数学知识增加亲近感。从而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愈发熟悉,对于不懂的数学知识就会主动的进行提问,进而提高他们的提问能力。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文《识别人民币》中,数学老师需要教小学生们对人民币进行认知和使用,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流通,要对人民币的购买力进行了解。数学老师可以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比如“一元”、“五元”、“十元”、“百元”等先让学生们认识和了解其作用,然后讲解它的购买力,在讲解购买力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比如说“在菜市场买一斤鸡蛋用哪张人民币最适合啊?”等之类的生活情景,增加学生们的代入感,这样一来,学生对不懂的问题就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提问,以此了解更多的生活情景。

二、创建活跃欢愉的课堂环境,增加学生们的提问兴趣

另外,老师还应该有意识的去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课堂环境,增加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学生在这种积极良好的环境中就会不由自主的提高学习兴趣,对于不懂的地方受情绪感染也会主动的进行提问。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文《克和千克》中,老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们对重量单位有一个了解,熟悉克与千克之间的相互转换。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电子秤或者提拉称等简单的教学工具,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展示不同物体的不同重量单位,比如称书本课文,称学生体重等,以此熟悉克与千克的区别,在这种数学课堂上,学生们的兴趣就会在称物体的过程中得到激发,对于更多大的物体比如汽车等的重量就会让好奇和疑问,从而向老师提问。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提问

对于学生主体来说,数学老师还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消除学生对课堂提问这种行为的恐惧心理,从而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敢于”主动提问。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文《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老师需要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工具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对部分性格较为内心或者不善言谈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以此慢慢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文知识时,老师可以主动让这些学生来回答一些简单的图形问题,以此增加他们的信心,增强对提问行为的兴趣。

四、正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的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从侧面来刺激学生对于知识盲点进行提问,增加学生的提问主动性,数学老师再据此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文《认识时间》中,老师在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不常见的随堂问题,比如时针、分针重合的刻度代表的时间是几点之类的问题,以此留给学生一个对时间表的思考。随后,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们进行即时提问,引导出学生对时间刻度表的认识和画出时间表的问题,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强调一下重点知识,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五、老师要积极解决学生的提问,并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和评价

对于老师来说,数学老师需要在学生提问之后及时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解答的时候可以将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或者涉及到的知识点给学生讲解清楚,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肯定和鼓励,对问题进行评价。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文《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老师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向老师提问,比如小数后的四舍五入法怎么舍怎么入等,老师不能因为打断了教学进度而对学生的问题不理睬,而是要及时的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利用学生的问题引出四舍五入法的知识,然后对提问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对他提出的问题予以评价,以此保证学生的提问动力和兴趣,达到培养提问能力的目的。

六、老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當然,最重要的是老师需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提问意识进行培养,积极的对学生的提问行为进行鼓励,让学生们尝到提问的“甜头”,然后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的通过提问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在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文《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数学老师在讲解了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之后,需要让学生们来主动就分数运算方面的问题进行提问,这一点老师可以将稍难一点的分数运算让学生们来做,学生做不出来,老师就可以趁机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对这道题提出疑问,老师再将解题思路讲给学生。并且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还需要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一些现阶段学生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被迫”向老师提问,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目的。

由此可见,在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学生思想和心理着手,增加提问的兴趣,消除提问的惧怕心理;二是从老师着手,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以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来从各个方面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只有这样从学生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帮助提高他们的提问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帮助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彭丽.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9(21):41.

[2]崔伟.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247.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数学培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么体现生本教育
试论农村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
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