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点

2020-01-06 21:29刘仲全许永莉
科学咨询 2020年46期
关键词:立德人性育人

屈 洋 刘仲全 许永莉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 402160)

怎样开展课程思政?这是一段时间以来,萦绕在部分高校教师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并就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淬炼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制定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等展开积极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获得感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随着课程思政的纵深推进,“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这一“困惑”又开始萦绕在部分高校教师心中。笔者认为,解决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需要从为人本性、教育本色、教师本质、教学本位中找到与课程思政的联系,从而找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答案。同时,课程思政只有找到它存在的深层次理论基点,才能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行稳致远”[1-3]。

一、课程思政涵养为人本性

人和其他生物一样,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人的生命历程,又和其他生物的生命历程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就在于,人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身的活动有所“观”,这种“观”就是人的“意识”,或称为人的本性。

自古以来,先圣哲人们就开始了对人性本质和人性涵养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不少思想精华。《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提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认为,人性自然的向“善”,就好像河水自然地往下流淌一样。人性本善论曾在一定时期内上升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观点,推动我国德治走上国家治理的巅峰。《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更加映衬了这种理念,认为人的本性相近,这种相近表现为“本善”,同时考虑后天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因此,在习惯上产生一定的差异,但这仅是一种浅层次的、表象的差异,不影响人“本善”的本质属性。《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呈现出一种忽视外部环境对本性影响的超然境界。虽然人性本善说在社会占主要地位,但与此同时,人性本恶说自古也有一定形式的存在,《荀子·荣辱篇》提到,“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指出,人生下来就是小人,不用学习,就有了趋利的本性。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提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表达出人的活动是为了追逐各种利益这一“根本”。

无论是性本善论,还是性本恶论,都是静态的、片面的观点,都陷入了唯心主义陷阱。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性是一种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同时,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实践。因此,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不是取决于天生遗传,而是来源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因此,后天人性涵养极端重要,这将直接决定人是向“善”还是向“恶”。

人性的涵养,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也极端重要。人性内化为修身、气质、素养、价值观。外显于言谈、举止、实践活动。“夙夜在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都是人性在得到充分涵养后而闪耀的夺目光辉。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并将“立德”排在“三不朽”的首位;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将“修身”排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首位。可见“立德”“修身”既是一切的核心,也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立德”“修身”就是人性的涵养,“德”是人性光辉的一种内化,“德”贯穿于“功”“言”“家”“国”“天下”的全过程。

人性的涵养不是一个时刻、一个阶段的活动,而是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古人所讲“吾常三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中的“常”,就是指人生整个过程。这种全过程的涵养正如雨水之于大地,养料之于生物。青年时期是整个人生的关键期,如小麦的“灌浆期”,小麦长得好不好,颗粒饱满与否,取决于这个时期养料是否充足。大学阶段处于人的青年时期,大学生是否能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在于这个时期人性的涵养是否充沛。这种人性的涵养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法治意识等等。

今天的大学生,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国际国内环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乘虚而入,正悄无声息的侵蚀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单一供给无法充分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价值涵养,长期单一供给容易导致大量需要“养料”的大学生“营养不良”。课程思政融入的政治认同、人格养成、家国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性中倡导的“真”、“善”、“美”相贴合,是涵养大学生人性的合适“养料”,畅通了涵养大学生人性的“微循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人性涵养的“主渠道”同向同行,相得益彰。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能有效涵养大学生的人性,为大学生“立德”、“修身”供给充足的“养料”[4-5]。

二、课程思政“擦亮”教育本色

何为教育本色?《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对梁惠王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建议梁惠王重视学校教育,主要是讲清楚尊重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在孟子看来,重视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识得更多的文字,而在于让老百姓明白“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来描述教育,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教学生求真理、做“真人”。“孝悌之义”“求真”“做真人”都在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那就是,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领悟知识背后所传递的价值力量,既“立德树人”。

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时期,就已牢牢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亲自担任“抗大”的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为学员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定学员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建设、改革时期,我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又好又快”增长。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经济建设口号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也曾出现过重“理”轻“文”的现象,开始追求教育的“短、平、快”“立德树人”是一个既系统复杂,又漫长隐性的工程,不容易看出效果,因此受到弱视甚至搁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教育类工作会议,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他生动地用“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深刻道理来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讲话明确指出高校所有的课程都要指向“铸魂育人”。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再一次“擦亮”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色。

三、课程思政凸显教师本质

韩愈在《师说》中给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样的答案,诠释了何为教师。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三个角色的统一体,正是因为多角色复合,因此,教师天然就具备了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的特征。同时,韩愈在《师说》中也给出了教师本质是什么的答案,他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教师的本质就是“道”,“道”指的是世间万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授业”“解惑”是教师行为显现,而这种显性行为的背后,必定蕴含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传道”的客观载体,“传道”是教师的本质属性。今天,作为一名高等学校教师,“授业”“解惑”指的就是知识传递,“传道”则指自然规律、社会价值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授业”“解惑”本身具备“低阶性”,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成果可通过测试得到轻松量化等特点而易于广大师生和社会所接受。但由于“传道”本身具备“高阶性”、复杂性,“传道”方式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传道”成果具有难以量化的特点。部分教师因为长期“传道”而看不到显性效果而满怀沮丧,有的教师甚至因为“传道”本身的复杂性、隐蔽性的特征而忽视“传道”,将“传道”与“授业”、“解惑”割席,宁做知识传递的“经师”,不愿“进阶”为价值引领的“人师”。只求扮好教师的显性特征,不愿回归教师的本质属性。课程思政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实现价值引领,这就要求教师将已经割裂的“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将“授业”“解惑”与“传道”统一起来,让教师不仅要呈现“教书”这一职业特征,还要回归“育人“这一本质属性。

四、课程思政还原教学本位

教学本位,在于育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体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只有三个目标完全呈现,一场具有价值意义的教学活动才算完整。例如,一名化学教师,在完成苯环知识教学的过程中,知识传递目标要求教师传递给学生苯环分子量、常温时的状态、密度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苯的各种性质,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充分体现苯这种化学物质的经济价值。价值塑造目标要求教师通过讲授苯分子结构式发现者,德国有机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分子式的过程,凯库勒孜孜不倦、夜以继日从事有机化学研究,一天夜晚,他在书房中打盹,眼前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看是梦中偶然的发现,其实是自然科学中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的凝结。知识背后的精神和价值,是真理之花、智慧之光,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一生,也是教学活动的本位所在。课程思政倡导的价值引领,让讲机械设计知识的教师,在课堂上中讲出冰冷机械背后炽热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让讲大数据知识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出繁琐数据链式背后科研工作者简约如一的探索精神;让讲石油工业知识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出黑乎乎的石油原料背后中国石油人为甩掉贫油帽子而“战天斗地”的“纯洁”夙愿。这不是给教学“增负”“加码”,这本身是一种教学“育人”本质的回归,是教学本位的真实还原。

教育是兴国强国之魂,中国自古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说法,体现的是育人的长期性、持续性。课程思政中的育人元素,是涵养人性的重要养料,课程思政中蕴含的价值理念,能重新“擦亮”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色,凸显教师“传道”的本质。同时,也还原了教学活动育人的本位,这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几个理论基点,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立德人性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