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香 林雅莲
(1.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0;2.福建经贸学校 福建泉州 362000)
在测量技能竞赛的支持和指导下,对测量技能竞赛课程教学进行的改革,对于教师和广大学生来说都是较为有益的。同时,研究工程类学科测量技能竞赛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中央和国家、省、市政府等关于分类开展测量技能竞赛的具体要求,合理地设置测量工程学科技能竞赛的项目,有效地制定工科课程测量教学的标准,有利于有效地提高教师和工程测量竞赛课程的专业教学技术水平,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技术和能力[1-2]。
工程测量理论教学是专科院校开设的工科测量专业的一门理论基础性课程,属于综合性的工科基础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与其理论实践教学课程相比而言,该专业的课程更应该注重对实践理论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在有些大学,测量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一般是将该课程分为两个教学部分。第一个教学部分主要是课堂上的测量理论与实践教学,即引导课堂上的学生充分地熟悉如何使用课堂上的各种常用测量设备和仪器,以使得每个课堂上的学生完全掌握各种测量设备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其使用的详细步骤;第二个教学部分就是课堂的综合实践理论训练,即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依照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及时地进行适当的综合实践训练,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这是比较全面和系统的。
1.设备不足
近些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选择建筑类专业,这从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多数的高校教学中存在设备严重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学生经常会一起操作同一台仪器设备。从平均的角度上来说,每个学生实际操作设备的时间比较少,甚至有的学生没有机会能够亲手接触到仪器设备,这样不利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2)教师无法及时地、具体地指导每一个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将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地显著下降这一实际的问题。
2.教学课时较短
在专科院校的全部教学当中,往往除去在校学习的年份时间,还会有校外实习的半年时间。这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在前几年内完成本学科繁重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在此期间准备参加各种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的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工程测量的课时变得尤为紧张。据相关调查得知,大多数的专科院校一般都有64 学时的课程、32 学时的理论课和32 学时的实践课。但是,同时还存在着有些学校只提供32 学时的测量课的情况,在这期间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而且在这64 个课时中还增加了测量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的教学课时其实是少之又少。
3.专业实践教师不足
据相关调查得知,在很多的高校当中存在着专业师资不足这一实际问题,而且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就逐渐地凸显出来。通过实地的调查之后可以发现,大多数的高校里面的教师数量并没有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很多学校里存在一个老师同时教两门以上课程的情况。例如,很可能一所大学的工程测量教师不仅是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师,而且还是施工相关方面的教师。而学校里并没有对该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这会使教师承受到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显然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成功地举办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测绘与建筑工程专业技能素质竞赛,并在全国两次举办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测绘技能竞赛。这在测绘及建筑类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制定上,极大地促进了工程测量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不同方式的选择,实现了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现代化和探索。第一,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缩小工程测量专业课堂教学与其他测绘企业的实际需要之间距离的巨大差距;第二因为它可以有效促进测绘专业学生测量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为专业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可以逐步地提高工程大学测量与技术相关专业和其他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和距离。测绘专业技能素质竞赛从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至今已有近10 年的发展历史。
相关课程的专业技能素质竞赛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符合当前各行业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学校应当依照当前各行业测量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完成工程测量专业技术岗位建设工作开展任务所需的对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的具体要求,选择其合适的教学内容,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和拓宽在校学生的就业发展渠道打下良好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以工程测量专业教学的内容为重点和案例,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根据测量技术在实际的工程测量工作和实践当中的重要地位和其作用以及工程测量专业对能力的要求,对其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重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本课程要求学生打破过去比较传统的以基础知识转移应用为中心教学特征的基础理论学科模式,转变为以学生的工作和任务完成为中心的基础理论教学模式。
2.将工程测量职业技术岗位的标准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去,依照职业岗位标准所要求的专业知识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设计。
3.把基础理论教学过程设计作为一个教学过程整体融入实际课堂当中去,教师可以边做边进行解说,学生边做边进行学习。
4.可以根据国家测量类专业技能竞赛实训项目教学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在学校的实训基地以学生完成一个专业技术项目的任务为主要教学目标,将其所学的知识在专业课堂上付诸实践进行应用。
5.在本课程基础理论实践教学训练结束之后,可以安排适当的校内基础理论实践技能训练。课间和校内实训的安排应有利于使基础理论实训与工程测量专业理论实习的教学比例合适。
总之,在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上,基础理论实训更加注重关键理论能力和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和培养,以达到有利于使学生初步地掌握当前先进的测量仪器使用的方法,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工具掌握知识的教学目的。
根据全国工程测量相关专业的技能素质竞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程教学实施过于传统,强调学习、死记硬背和注重机械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倡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勤于组织实践,培养广大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相关专业和岗位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同时通过传授的知识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的实际过程当中得以掌握。鉴于现阶段有些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水平较低,理论基础薄弱这一现象,分析其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自学能力较低,但他们活泼、主动、感性、可塑性强。根据这一阶段的特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传统的任务管理驱动、案例驱动等教学方法以及启发式的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互动教学、模拟训练等不同的手段改进教学的形式,以期能获得良好的工程测量相关的教学效果。最终逐步基本形成“教、学、做”的企业项目管理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积累“项目中心学习”的项目管理者在实践过程当中的成功经验。
教师的工程测量技术素质直接地关系并影响到其教学的有效性和实际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真地对待工程测量的教学,坚持教书育人,刻苦钻研测量相关的技术业务,深刻地理解和熟练地掌握教材的课程内容,总结和掌握教材编写过程中工程测量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所对应的知识内容。深入地分析教学研究,收集整理现代教材中的工程测量理论和技术所涉及的教材,通过收集相关的材料有选择地将其引入到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去,从而丰富其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们还要积极参与教材的科研生产,不断地提高其理论操作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达到简单生动的课堂教学效果。
技能竞赛的组织和举办能够丰富工程测量相关技术知识获取的方式和途径,可以激发教师和学生对工程测量相关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学习和运用与测量技术相关知识的兴趣和参与度。因此,着重强调学生关注工程测量技术知识学习和传授的积极性和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的测量技术学习态度,获得工程测量技术知识和运用技能的重要过程,就很有可能已经成为了学习和培养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从被动、依赖、虚拟模仿的传统学习技术教育模式逐步地向主动、独特、体验、问题学习模式转化。这一过程就是现代学习技术教育模式的转变。在组织和让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测量类技能竞赛的竞争性和社会荣誉性,也能极大地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学习与工程测量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组织和参与技能竞赛还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3-4]。
在教学改革之前,一些由教师自主选编的工程测量类教材往往花了大量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传统的工程测量相关的技术和原理。而对于很多的较为先进的测量理论、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测量仪器等方面没有及时地得到反映和更新,这对于学生的综合测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极为不利的。而一些高校在通过实施“技能竞赛为本”的指导教学理念之后,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省、市级的技能竞赛。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学习,教师也会受益匪浅。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工程测量教学的实践,紧跟我国测量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组织多次的教学改革,使得工程测量相关的教学内容跟上了相关专业的教学与技术发展的步伐。
学校在广泛组织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竞赛,并屡获佳绩和殊荣之后,可以更大限度地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优化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科学地运用较为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采取教学任务和经验驱动的教学方法,努力挖掘学习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之,以专业技能竞赛为教学导向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其教学质量,促进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然而,教学改革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只有通过不断创新,锐意进取,勇于亲身实践,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对教学质量和对人才培养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