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郑州大学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当今世界形势虽然总体上处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大趋势,但同时也充满了复杂问题和挑战: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国际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仍很突出,国际竞争依然激烈。随着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从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与领土等各方面对中国进行攻击和干涉,世界格局处于大发展、大变化和大调整时期。世界将何去何从,中国将何去何从,这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关心的问题,因为这关乎每个中国人的未来命运。对于高等教育从业者来说,如何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培养和引导好作为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青年一代就格外重要,因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能够推动社会向美好方向发展的实践主体。
为此,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的基本精神是:高等教育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增长见识、塑造品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新形势为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如何把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自己的专业教学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此,本文以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美国社会与文化”为例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
“美国社会与文化”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子课程,在绝大多数外语类院系都已开设。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再次确立了其作为专业知识课程的重要性。蒋洪新指出,英语专业的本质内涵是人文科学,其目标旨在培养完全的人,而不只是专业技能人才[2]。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掌握语言和掌握文化知识形成良性互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内容丰富,包括民族构成、政治体制、经济、法律体系、教育、大众文化、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话题。美国是主要的英语国家之一和世界超级大国,了解其文化和制度体系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该课程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知识和语言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国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体系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其国际视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在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以及中美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大学教师如何通过该课程帮助青年大学生批判性地认识美国社会与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传统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对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其思想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但是,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是学生人生航程中的重要坐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以及在讲授专业知识时的观点延伸,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专业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高等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
因此,每一名高校教师都应该具有课程思政的积极意识,应该成为课程思政理念的主动践行者。这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端正的品格,更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以及文化素养,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教育的根本和核心是人,高校教育的对象则是青年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今世界的竞争、意识形态的争夺,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青年学生的竞争和争夺。因此,我们只有赢得青年学生才能赢得未来[4]。这些讲话精神对高校教师的启示是:我们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青年学生。
这一代青年学生出生和成长于整个世界普遍受美国大众文化冲击的时代,深受美国消费文化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成长于物质生活水平较为富裕的家庭,从小就开始接触智能手机和网络,受到包括美国文化在内的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成为动漫迷、网游迷,对于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关系认识不足,对肩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责任认识不够深入,很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所以,如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为此,在课程开始的第一周,任课教师应先了解学生对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大致认知情况,让每个学生先做一个简短发言,谈谈其对美国文化的了解情况及期望进一步了解的内容。通过这一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授课对象,以便在之后的授课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是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第一步。
“美国社会与文化”涉及内容广泛,目前国内大部分教材的编排内容和难易程度都各有自己的特色。首先,编排内容不同。有些教材偏重文化概况,有些教材偏重观念文化,有些教材则偏重制度文化。其次,语言难易程度不同。有些教材的语言难度相对较高,适合高年级学生使用,有些则更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任课教师应该根据该课程授课的年级选用一本合适的教材,或者结合使用两本及以上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任课教师可以不局限于一本教材,而依据英语教学内容驱动的原则合理安排一些主题。例如,物质文化方面的地理概述,制度文化方面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大众传媒等,观念文化方面的民族价值观、婚姻家庭观等。当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并不能严格地按主题划分,同样一个主题既可以承载物质文化,也可以承载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其中,观念文化在文化的三个层级中属于最软性的文化,往往是“冰山一角”,任课教师尤其需要在授课中注意对这方面内容的导入和正确引导,这也是该课程实施思政教学的关键一步。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教比学更难,因为教学必须能够唤起学习过程的自我发生,即“让学”(let learn)[5]15。任何真正的“学”都离不开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深刻的接触和领悟,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本真关系才是学习活动的灵魂。这种本真关系的建立,这种高质量学习活动的发生,显然取决于能够指导他如此这般的某个教师的在场[6]。海德格尔的“让学”理念其实是告诉我们:最理想的学习方式是自然发生的学习,其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或引路人。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作为一个促进者的作用。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可以利用当下流行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使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忙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软件和云平台(如“嘉课堂”)进行教学辅助,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一方面,线下授课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取在线资源,为学生展现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同时,设计各种课堂互动活动,包括抢答、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在教学云平台进行线上辅助教学,包括课前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预习每一讲的内容;课后在教学云平台上设计题库,就学生对每一讲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估;还可以在云平台上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对教师每一讲的课堂讲授效果进行反馈,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及时的过程性评价。另外,教师还可以录制每一讲的课堂视频并上传至云平台,以便学生在课后观看学习。
长期以来,英语专业教学过度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偏于技能而失于思辨[7]。因此,在具体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精神为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任课教师在讲授美国文化的各个主题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比较,把美国的社会文化和国情置于当今世界局势的发展中去审视,尤其是与我国的制度和文化进行比较。
例如,在讲授美国经济这一内容时,任课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批判性思考题:美国经济迅速成功有哪些历史原因?美国经济制度的弊端在哪里?引导学生结合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去思考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最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引导,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
在讲授美国政治这一内容时,在讲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和构成之后,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看待美国的民主选举制度,认识其选举制度背后的腐败,即社会资本力量对选举的操控,并引导学生课后观看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张维为教授的《这,就是中国》电视节目,以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
在讲授美国的法律和司法体系这一内容时,任课教师要让学生看到美国司法体系背后的腐败,引导学生观看《失控的陪审团》等法律题材的电影。该电影既控诉了美国关于支持公民持有枪支的相关法律所带来的犯罪和社会问题,同时也揭露了美国司法体系中看似公正的陪审团制度背后的腐败,即涉案的社会大财团可以用金钱收买陪审团成员而脱罪。
在讲授美国民族价值观这一内容时,任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当前的时事问题(例如抗疫表现)展开讨论。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美国公众一开始不愿意戴口罩、不顾世卫组织所提出的保持社交距离的提醒而参加聚会等行为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表现。当然,还可以由此联系到美国政府层面的经济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价值观。美国联邦政府不顾疫情严峻,仍然要求各地恢复经济活动,导致疫情越来越严重。
在讲授其他主题时,任课教师都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例如,讲述美国地理和历史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对土著印第安人的掠夺和屠杀,所以印第安人保留地多集中在西部的高原沙漠等土地贫瘠地区。在讲述美国的民族构成时,要让学生看到各少数族裔在美国历史上和当今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也可以结合当前时事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任课教师要把握好课程思政的度,不能生硬地植入思政教学,而是要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在“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并不是一味地对美国社会制度和文化进行批判,而是要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美国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所强调的:中华文化要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目的,是经过消化吸收后变为自己的东西,发展本国文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