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团委,河南 郑州 45004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和衷共济,打响了疫情防控的全面阻击战。经过艰苦努力,我国有效遏制住了疫情蔓延的态势,各项工作积极有序推进。随着国内疫情局势的基本稳定,高校全面复学成为当前中国教育的重要现象之一,高校的各项工作也步入了全面启动的后疫情时代。而在经历全民战“疫”这一重大时代大考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矛盾也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和因时而新,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路向,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经历“史上最长假期”,经过网络疫情信息的冲刷,脱离面对面教育的学习生活常态,大学生思想强烈变动的状况已然形成。复学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从“宅家”回归到集体,生活空间从斗室扩展至校园,交往对象从家人朋友转换成老师同学,学习任务从完成学业“一手抓”升级为完成学业和防控疫情“两手抓”,等等,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情感、观念、思维及心理状态。准确把握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是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向的逻辑起点。
全民战“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即期效应”深刻地解构和重塑着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但无论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如何更迭变化,家国情怀一直是每一位中国人血脉中或多或少的文化基因,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存在。衡量一名大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首先就是判断其是否具有强烈深沉的家国情怀。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交平台“探探”发布的《疫情后·90后观念变迁洞察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90后青年人群中,基于对党“人民至上”的坚强立场、政府有效组织管理、社区基层人员服务到位的高度认同,96.50%的青年民族自豪感更加强烈,76.50%的青年在抗疫期间体会到了祖国的强大,明确表示会把国内作为未来个人发展的首选之地,并把“遵纪守法、参与公共事业”作为表达家国情怀的第一实践选项,把“实现梦想,有所成就”作为实现报国之志的最多目标选择;22.70%的青年奔赴战“疫”一线或参与了志愿服务相关工作,在看到同龄人成为战“疫”的中坚时,36.17%的青年表示“理解敬佩,为他们点赞”[1]。根据家国情怀烈度与知识层级高度正相关的一般规律,在大学生群体中,上述比例应该还要高很多。这充分说明艰苦卓绝的全民战“疫”实践凝聚了中国精神,展现了中国力量,极大地唤醒和淬炼了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并把这种情怀深深地镌刻到他们的价值观念中,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发挥积极的正向作用。
在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轨迹中,他们至少经历了三次中华民族的大灾难——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前两次灾难均发生在他们的幼年时代,并未给他们带来深刻的人生体验,也未触发他们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忧患意识。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的年代,他们可以深入观察、亲身体验、独立思考,这无疑是一次特殊的人生经历。显而易见,他们对国家、民族、社会与家庭的忧患意识明显提高,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演进的敏感度也显著增强。《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90后人群中,90.70%的人每天都在关注、讨论、转发国内外疫情信息,32.70%的人对国内外疫情走势感到担忧,四成以上的年轻人在疫情期间和家人沟通频率有所提高,87.60%的人表示要注意个人卫生,76.10%的人开始主动关心家人健康,78.10%的人选择了有规律储蓄。这场疫情的思想冲击波,促使广大年轻人包括大学生群体重新认识灾难,重新思考健康与安全,重新规划生命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心智的成熟和人生观的定型。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影响个体或群体心理感受,破坏其心理平衡甚至导致心理问题发生的现实诱因。个体或群体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或无法自控的危机时,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焦虑、恐慌等心理应激反应。加之疫情蔓延时期的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部分大学生缺乏鉴别能力,不断被别有用心的观点或数据“带歪节奏”,对不断攀升的死亡人数和疫情阶段性反复心存恐惧,甚至坚持病毒无处不在论,炮制或转发网络谣言,从而产生抱怨、愤恨等消极心理情绪。华中农业大学祝鑫工作室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大学生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焦虑(70.45%)、恐慌(68.93%)、愤怒(63.14%)、无助感(38.94%)和盲从感(32.39%)[2]。这些心理问题并不会随着高校复学烟消云散,而会随着学习生活正常化逐渐消弭。复学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和节奏均发生变化,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的人将会度过一段非常痛苦的平复期,可能会产生“次生”的心理问题。“居家隔离”的深刻体验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身边人保持非正常的社交和心理距离,群居信任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另外,部分大学生高度关注疫情对家庭经济造成的冲击及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过分担心学业不能按时完成;部分毕业生对是否能够按期毕业、顺利就业等切身利益问题产生焦虑。大学生心理问题源较疫情发生前更加多元复杂,心理问题的进展也呈现加速趋势。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模式、工作对象及实践环境的显著变化与教育本身的多元性、交互性、动态性、针对性等特点耦合,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调整提供了背景依据。
危机是最难忘的教材,灾难是最深刻的课堂。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争在神州大地打响,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大学生也全天候、浸润式地接受了一场疫情防控社会大课堂的洗礼和教育。在这场生动的思想政治大课中,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典型案例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强有力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迎难而上的民族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战“疫”中所展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得无处不在[3];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呈现得清晰无比。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可谓扑面而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运用好疫情防控这部最鲜活、最生动的教科书,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育人元素,统筹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努力把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
重大疫情面前,由于社交安全距离和手段限制,加快了网络思政发展的进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发生了从常规“面对面”交流到完全“云端”沟通的重大转变。疫情发生初期,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与学生建立了稳定有效的网络联系通道,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开展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宣传。高校延期开学,一线教师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线上授课平台开展网络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云端”思政教育,实现了高校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育”的基本目标。大学生群体也充分发挥了“数字原住民”的网络生存优势,与教育者有效互动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华中农业大学祝鑫工作室的调查结果显示,87.51%的受访大学生充分肯定了辅导员、班主任等开展网络思政的教育效果,认为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和“比较好”,为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思想、情感、思维和心理提供了坚强的正向支持。如果说以往的网络思政更多地定位为打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或“附属”阵地,配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打好立德树人组合拳的话,这次全民战“疫”中开展的网络思政,将教育主客体互动及方法手段的应用场景在线上全方位实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貌以一种更具开放性和记忆力的形态展现给社会大众。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总结全民战“疫”中开展网络思政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网络新媒体、新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结合,实现网络与传统两种教育平台的功能融合、优势整合、劣势闭合,使思想政治教育集群化、矩阵式组合运行的特点和优势更加突出。
首先,要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意义”和“有意思”,就必须建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养体系。在居家战“疫”的非常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因基础条件缺失无法正常开展。复学以后,既要避免大学生群体因过分聚集而出现疫情暴发隐患,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重启实践环节,考验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水平,更考验其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及精准实施的能力。其次,高校繁重的复课复学的事务性工作和活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倾心投入,压缩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空间、时间空间及精力空间。最后,后疫情时代与教育教学秩序正常期社交距离、心理感受的差距,使得一些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无法启用,一些经典的教育教学手段无法使用,一些有效的做法经验无法复制,也会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有劲无处使”的尴尬境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及措施的及时更新,用创新之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
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坚持问题、需求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向,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努力实现大学生知识学习、人格养成与疫情防控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关键要突出其时代性与感召力。”[4]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和衷共济的中国力量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全面依法治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后疫情时代,面对扑面而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面对把“灾难当教材”的时代教育契机,面对国际复杂而残酷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把握“制度自信教育”这条主线,深入挖掘疫情阻击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用好体现制度优势、彰显中国力量的生动案例,讲好中国战“疫”故事,讲出故事背后的真理与信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引导他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他们倍加珍惜党领导全国人民所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5],不断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深深埋入他们心里,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青春热情。
首先,准确把握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进展加速的特点,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制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开展后疫情时代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心理素质拓展和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疫情,积极面对压力,科学应对焦虑,增加心理柔韧度。其次,开展全面心理排查,对特殊人群进行必要的危机干预和重点帮扶。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进行专项摸底排查,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对于返校后情绪反应强烈、有感染或接触史、有心理健康痼疾、性格易感冲动、家庭突遭变故的特殊学生群体,及时建立心理档案,重点进行帮扶。再次,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的作用,利用校内外心理辅导资源,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心理服务。启动由辅导员、心理委员、专兼职心理教师和一线教师组成的学校心理问题预警工作网络,对于心理危机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反馈、早干预、早解决。通过新媒体、校园广播、报栏海报等多种渠道,发布疫情防控、卫生健康、心理科普等内容,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整[6]。最后,加强对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合理安排大学生作息时间,确保平稳过渡,做到张弛有度。打造优质后勤服务,为大学生复学后的校园学习生活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条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生活,摆脱封闭感、无助感和焦虑感的不良影响,培育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超过50%的金融资产或年收入5万及以下的家庭财富减少。其中,35.20%年收入5万以下的家庭财富减少明显[7]。另外,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874万人,同比增长超过40万人,创历史新高。同时,在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的第三产业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就业需求与供给的错位,给后疫情时代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外,缺乏严格过程管理和纪律约束的线上授课对学习基础不好、习惯不良、自律意识较差的大学生的学业来说,无疑是彻底的负向因素。
综上,可以预见(其实已在现实中不断显现),全面复学复课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成了高校学生中的困难群体——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及学业困难单一或组合呈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该群体给予高度关注,采取更加灵活的资助政策,创造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把就业指导做得更细一些,就业渠道拓展得更广一些,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更紧一些,解决好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帮助大学生顺利毕业就业。开展“一生一案”学业困难学生定点帮扶或结对帮扶活动,助力他们知识查漏补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达成既定学业目标。在帮扶大学生困难群体的过程中,把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渗透进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8]。
实践证明,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把解决现实问题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就会拉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距离,就会增强思想引领的渗透力,就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居家战“疫”期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通过网络了解时事动态,开展沟通交流,进行知识获取。在教育部倡导下的“停课不停学”这项“史无前例、世无先例”的创举,在很短时间内,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满足了受疫情影响而不能按时开学的全部大学生居家学习的需求,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兜底。线上教学有效克服了传统授课的时空局限,延伸了课堂授课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但从教学过程上讲,由于“键对键”“非全场景”的信息交流局限,使得教学方式主要依赖教师单方面知识灌输,大大降低了课堂效果和师生互动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性。与此同时,完全的线上学习生活限制了大学生的思维,也限制了大学生的活动,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甚至养成了“拖延”“依赖”等陋习。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调整状态,做好线上线下学习衔接,鼓励他们主动与老师、同学加强联系,营造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协调控制好大学生学习时间和作业数量,切实做到“减负增效”,构建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认真检视线上教育效果,制定课堂教学修补方案;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启动教学督导,帮助教师角色调适,加速课堂教学正常化进程;努力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习生活场景的线性转化和平稳过渡,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按照讲好思想政治课“六个相统一”的根本要求[9],引导大学生明悟战“疫”背后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做到党的创新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善于发现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德育元素与中国战“疫”故事和战“疫”精神的内在联系,推动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升华,推进全课程育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动起来,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通过对国内外应对疫情政策、措施、成效等的比较辨析,真正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到底为什么重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为什么能发挥关键作用,从而提高他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此外,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科研、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不同育人方式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努力构建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校内校外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远是贯穿高校各项工作的主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和因势而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恒的运动规律。本文观点是应时而生,不具有长存性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无论疫情是否存在,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状况,系统研判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遵循教育一般规律,科学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路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顶层设计的基本逻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动规律的具体体现。这一点,恰是本文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