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义清
小学语文教学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并让他们具备信息收集、处理、运用的能力。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文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学生不善于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内容空洞无物。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素材的积累,传授必要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打破传统的作文模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基于素材积累的小学作文教学,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教授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使学生养成主动积累、运用素材的习惯,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需要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学生素材积累不足就会出现表达不准确、语言不连贯的问题,影响写作的质量。因此,教师应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素材积累的能力,使学生主动运用和创新素材,形成良好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挖掘课本素材,丰富作文经验
阅读与写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获得作文素材,在写作中感悟,拓宽语文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积累优质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规范学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本不断优化、创新,教师应积极挖掘课本中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更好地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時掌握更多写作技巧。
例如,在“推荐一个好地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课文经典段落,如《观潮》中“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成一条白线……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就此讲解由远及近的景物描写顺序。展示《走月亮》中描写景物的段落,讲解寄情于景的描写手法,让学生感受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浓浓感情,然后思考自己想要推荐的地方,结合课文的描写方法介绍这个地方的环境特征等,以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关注生活素材,培养观察意识
语文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使作文更真实、更生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多观察、记录生活,激发创作思维,丰富生活体验,形成主动观察和获取写作素材的意识。
例如,在“多彩的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场所参观,留心观察,细心感受,为写作积累素材。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人的互动、活动中的细节等,深刻体会活动的意义,并记录所见所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素材积累能力,还能提高作文质量。
三、开展课外阅读,增加阅读积累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本为依据,但不能完全依赖课本,否则会抑制学生的写作思维,阻碍语言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立足课本,适当拓展阅读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多文学作品。这样既增加了课外阅读量,也丰富了写作素材,避免写出千篇一律的作文。
例如,教学“写读后感”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冬阳·童年·骆驼》《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课外书籍。学生已经学习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对这些作品有着强烈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读物的内容、情感等,可在课上组织学生写读后感,这样能增加学生作文的真情实感,还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描写事物的能力。
四、借助网络资源,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拓宽积累素材的渠道,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个性化的写作资源,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故事新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收集喜欢的故事,在课上讲述给其他同学听,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已知的情节创编故事,详细地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提高获取、运用写作素材的能力。
综上所述,素材积累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写作难关。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创新作文教学模式,教授积累素材的方法,让学生在课本阅读、实践活动、课外阅读、互联网中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以此锻炼学生信息收集和语言运用的能力,最终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