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蓉
摘 要: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陋室铭》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铭辞,它的教学应紧扣其“铭辞”和文言文的文体特点,以读识“言”,由“言”入“文”,由“文”及“人”,带领学生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和中国传统文人的心灵,理解君子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铭辞;《陋室铭》
《陋室铭》是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教读课文。单元的“人文主題”是修身正己,“语文要素”是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推而广之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陋室铭》是一篇“铭”,课文对“铭”的注解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又是一篇文言文,它需要教学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文字、文章、文化。如何在教学中既紧扣该文“铭”的文体特点,又紧扣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熟悉铭辞,体悟文人的高贵情怀?笔者尝试在教学中以“铭辞”一线贯之,做到“言”“文”“人”合一。
一、以读识“言”:朗读译读,感知铭辞独特韵味
《陋室铭》从形式上看,有着骈文的特点,即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对仗工整,声律铿锵。所以笔者首先通过朗读这种声音触摸的方式,带领学生更好地感知铭辞韵味。这一环节分为三步:出示原文,读准字音;出示去掉标点的原文,读准节奏,了解铭辞“对仗工整,声律铿锵”的特点;竖着呈现去掉标点的原文,圈出韵脚并重读,读出韵味,了解铭辞“声律和谐,常用押韵”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利用注解,理解文言词汇的意思,同时将文章译成韵文,还原铭辞常用押韵和对仗工整的特点。
(一)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铭辞“对仗工整,常用押韵”的特点
[教师出示《陋室铭》原文。]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读准字音;第二,声音响亮。可以吗?
生众:可以。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教师请一男生朗读。]
师:这篇文章中有两个稍微难一点儿的字,请同学们圈上,并注上拼音,读一读。这个“馨”字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
生众:前鼻音。
师:前鼻音,请注上拼音。第二个“牍”字的读音呢?
生众:dú。
(二)二读原文,读准节奏,体会铭辞“对仗工整,声律铿锵”的特点
师:从第一遍的朗读中我们知道《陋室铭》有着骈文的特点,即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对仗工整,声律铿锵。老师加大一点难度,去掉标点,看看大家能否把它读准。要求读出停顿,读出铿锵有力的味道。
[教师出示去掉句读的原文,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三)三读课文,读出韵味,体会铭辞“声律和谐,常用押韵”的特点
师:铭为了声律和谐,常用押韵。请同学们找找这篇铭辞的韵脚。什么叫“韵脚”?
生众:句子末尾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师:先请同学们圈出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韵母是什么?
生众:ing。
师:那么,句子末尾押“ing”韵的字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名、灵、青、丁、经、形、亭。]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要读第三遍。这一遍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读出韵文的特点。怎么读呢?老师教同学们一个方法,那就是将我们刚才圈出来的韵脚读得清晰并且稍微响亮一点。并且老师再加一点难度,将之前去了标点的文章竖着呈现。因为古代的书和卷轴都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书写的。这样可以吗?
生众:可以。
师:好,现在看看同学们能否将它们读得既准确又有韵味。
[学生齐读课文。]
(四)韵译课文,还原铭辞“对仗工整,常用押韵”的特点
师:《陋室铭》是一篇文言文,我们在读的时候有些句子理解起来会有点难度,所以我们要试着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这又是一篇韵文,所以老师再加一点点要求,同学们能不能也把它翻译得像课文一样整齐。比如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会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神龙潜藏则可降福显灵。接下来的句子要交给同学们来翻译了。请同学对照注解,试着将它翻译出来。当然,在翻译工整的基础上,如果你能把它翻译成押韵的句子,那就更好了。
[学生翻译。]
二、由“言”入“文”:品读研读,感受铭辞的丰富内涵
品读是文言文阅读从“言”走向“文”常做的一步。笔者借助文题“陋室”做文章,设计了第一个问题:“文章题为‘陋室铭,你从文章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陋室之‘陋?”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进行思维触摸,充分了解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之陋。
读出“陋室”之“陋”,还只是对文章内容的大致把握,而这是远远不够的。《陋室铭》之所以能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并不仅仅是因为文章语言之美,也不仅仅是因为陋室别样的情致,而主要是因为刘禹锡的人格魅力,可以说,这篇铭辞是从作者心里“流”出来的,它是刘禹锡达观开朗、特立独行等性格的外化,我们读《陋室铭》,更要经由字里行间去贴近刘禹锡,走进刘禹锡的内心世界。所以笔者扣住“陋室”设计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文末又说‘何陋之有?”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细研读,感受作者之“德馨”,理解铭辞的丰富内涵。
(一)品读课文,感受“陋室”之“陋”,体会作者境况
师:这篇文章题目叫“陋室铭”,请问哪些语句写出了“陋室”的“陋”呢?
生1:“苔痕上阶绿。”人少去才会有青苔,潮湿才会长青苔,由“苔痕”可见室之陋。
生2:还有“草色入帘青”。除了青苔还有“草”,从这句看,荒草都快要长到房间里去了。所以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见他所住的居所实在是偏僻、荒凉。
生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亮在隐居的时候住的草庐简陋,扬子云在西蜀住的亭子也是比较简陋的。作者用这些来表明自己的居室和他们的一样也是简陋的。
生4:“斯是陋室。”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简陋的房子”,直接告诉我们这是“陋室”呀。
生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的房子只有一间,只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没有办法摆设华丽的装饰品,当然作者也没有华丽的装饰品。从这句也能看出“陋室”的“陋”。
(二)研读课文,感受“陋室”不“陋”,感悟诗人“德馨”
师:文章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生众:陋室不陋。
师:事实上这是一间名副其实的陋室。作者为什么会觉得陋室不陋呢?你能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生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这句话的意思——
生众: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师: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这间房子我不觉得简陋是因为我品德好。你能从文章的哪些句子读出主人品德高尚?
生1:我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可以读出。因为诸葛亮在蜀国担任丞相,他品德高尚。扬子云是西汉哲学家、文学家。他写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表明自己也和他们一样,是一个高尚的人。
师:对,也和他们一样有高洁的志趣,也希望自己在政治上能够像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在文学上能够像扬子云一样万古流芳。
生2:我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读出。因为没有世俗的音乐扰乱心境,就表明他心境非常闲适。
师:老师想请问,刘禹锡喜欢音乐吗?
生2:喜欢。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
生2:调素琴,阅金经。
师:这里老师有个疑惑:从“可以调素琴”可以看出作者是喜欢音乐的,但他又说“丝竹之乱耳”。两者是否矛盾?
生3:不矛盾。因为“素琴”跟“丝竹”的音乐不一样。“素琴”应该是不加装饰的琴,弹出来的声音比较质朴。“丝竹”弹出来的就比较世俗。
[学生笑。]
师:看来大家都听过“丝竹”呀。老师想问同学们,古筝弹出来的声音不好听吗?琵琶弹出来的声音不好听吗?扬琴弹出来的声音不悦耳吗?我想刘禹锡喜欢“素琴”,不喜欢“丝竹”,应该不是在于这种乐器的声音如何,而是在于它弹奏场合的不同。
[教师出示补充材料。]
[“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早在《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时,琴就与中国文化以及文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琴是古代文人的身份象征,更是古代文人精神的寄托与归属——“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君子以琴书自娱”“士无故不撤琴瑟”。而“丝竹”合奏,作为一种演出形式,早在汉代就已出现。丝竹乐具有“轻快秀雅、柔和清澈”的音乐特质。但是这种音乐演出形式,却常常出现在达官贵人的宴会上。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素琴”是高雅的生活情趣的象征,而“丝竹”却是灯红酒绿的官场生活的象征。作者不喜欢丝竹,不喜欢官场上的音乐声,意味着他不喜欢灯红酒绿的官场生活,他淡泊名利的情趣由此一览无遗。 ]
生4:我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读出。品德高尚的人都希望和品德好的人一起玩。
师:有人说:欲知其人,先知其友;知其友,必知其人。交的朋友如此儒雅,主人自然品德高尚。
生5:我从“孔子云:何陋之有?”读出作者品德高尚。这本来就是一间陋室,可是他却引用孔子的话,表明他并不觉得这是一间陋室,这可以表现他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的高尚品质。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非常独特。我们来看,这句话的原句是这样写的:“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他要住到九夷,“九夷”是九个少数民族的称呼,后来也指他们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东部、江苏、安徽一带。有人问他,那里闭塞落后,那里的人们愚昧,你为什么要住那里?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但是文章却把前四个字去掉,他为什么不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生众:谦虚。
师:如果说出来,言下之意就是“我是君子啊”。但是他把“君子居之”去掉,他的朋友们知道他的言下之意吗?看这篇文章的人知道吗?
生众:知道的。他们知道,他把它去掉,其实就是暗示自己也是一个像君子一样品德高尚的人。
生6:我认为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能读出作者的品德高尚。
师:这句刚才说写的是“陋”,你是怎么读出诗人品德高尚的?
生6:因为那个房子很简陋,但是他没有因为这个房子简陋而嫌弃它,反而把它写得那么美。
师:这位同学的解读很有意思。那么,刘禹锡的房子是怎样的,这样的一间陋室他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去住的呢?
师:刘禹锡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安徽和州这个地方。据说,和州县的知县姓策,是一个势利小人,他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要给他小鞋穿,所以就让他住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刘禹锡不计较,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策知县一想,我给你三间小房,你还乐呵呵的,得,那就把你迁到一间半的房子去。于是,就把他移到德胜河边。刘禹锡一看,这德胜河边柳树婆娑,于是他更开心了,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更生气了,下令把他攆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去居住。刘禹锡依然开心地写下了《陋室铭》。你看,这样荒僻的地方,这样简陋的房子,刘禹锡却不以为苦,反而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它,认为这是一个幽雅的居所。作者之德馨由此可见。
师:(小结)初读此文,我们看到陋室狭小的空间,荒凉的环境;细读此文,我们结识鸿儒,方觉陋室不陋,只因陋室中有一德馨之诗人。让我们齐读全文,感受陋室别样的情致,感受主人高尚的情操。
[学生再读课文。]
三、由“文”及“人”:联读拓读,感悟铭辞自述之志
要读透一位诗人,单凭一篇文章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解读他的更多作品,去充实并印证他的情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由“文”及“人”。于是笔者呈现刘禹锡被贬时写的《秋词》《游玄都观》《再游玄都观》三首诗歌,引导学生联读诗文,更清晰地去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更贴近地去触摸刘禹锡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高贵灵魂。最后由点及面,通过三则补充材料,从刘禹锡走向中国传统文人,解读他们的情怀,感悟君子文化。
(一)联读诗文,感悟铭辞特点,感悟自述之志
师:通过刚才的研读,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这篇《陋室铭》表面上写陋室,事实上写的是谁呀?
生众:诗人自己。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师:这种写法叫作什么?
生众:托物言志。
师:对,本文就是自述其志的。读了此文后,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诗人?能否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2:淡泊名利。
生3:安贫乐道。
生4:高洁傲岸。
生5: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师:其实,刘禹锡身上有许多优点,他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人。第一次被贬,他写下了《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被贬十年,回到长安,他写下了《游玄都观》,并因此得罪权贵,再次被贬。再过十几年,他已经五十多岁,再次回到长安,又写了一篇《再游玄都观》。从这三首诗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怎样的刘禹锡?
生6:豁达开朗。
生7:刚正不阿。
(二)拓读诗文,感悟文人情怀,感悟君子文化
师:刘禹锡以一篇《陋室铭》唱响了他响亮的人生宣言,表明了他达观而又充满哲理的人生态度。确实,身居陋室,心忧天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心灵。
[教师展示三句话。]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师:请同学们说说它们分别写的是谁,写出了他们怎样的境况与心态。
生1:第一句写颜回。住得不好,吃得不好,别人都忧愁不已,他却自得其乐。
生2:第二句写陶渊明。身居陋室,却安然自乐,喝酒、读书、写文章,不亦乐乎。
生3:第三句杜甫。自己身居茅屋,却心系天下寒士。
师:这些人品德高尚,用《论语》中的话来形容,可以称之为——
生众:君子。
师:确实,生活的清贫并不妨碍精神的富有,拥有了高尚的情操与宽广的胸襟,哪怕是清贫的物质生活,在他们眼中也一样会绽放出异样的光彩。这就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通過《陋室铭》解读的君子文化。最后让我们试着背背《陋室铭》。
课堂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学生对《陋室铭》的学习没有止步,对文言文的学习没有止步,对刘禹锡的解读没有止步,对中国传统文人和君子文化的解读亦没有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