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课堂指导策略

2020-01-04 07:13魏立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魏立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学科.在数学学习实践中,审题、读题、解题都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强化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阅读能力;课堂指导策略;数学教学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处于建设和培养阶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被卡在了读题上,小学生本就粗心大意,再加上教师对阅读能力的忽视,导致学生在做题中出现了审题错误的现象.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审题不清是学生们数学素养无法得到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久而久之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其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视野和数学综合素养.语文阅读是对文字的阅读,而数学阅读则是对文字、符号、公式、图表的综合阅读.数学阅读相对于语文阅读是抽象的,数学语言讲究逻辑性和严谨性.

一、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缺乏重视

数学语言是一门较为独特的语言形式,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专业术语以及文字符號,这些专业术语和文字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难度,甚至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数学素养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数学阅读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传统教学影响,很多教师认为阅读能力培养是在语文课堂上完成的,数学教学需要加强的是理性思维和解题能力,再加上数学教材、课程目标对数学阅读能力均未做出明确规定,教师教学任务重、课时紧张,导致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这就造成小学生全凭自己发挥数学阅读,可以说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教学状态.长此以往,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导致做题马虎经常出错,最终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

(二)小学生自身阅读理解意识低

受生活阅历以及年龄的限制,很多学生对数学题目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基础普遍较差,尤其表现在对符号、公式等错综复杂的数学语言中,无法顺利构建数量关系.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学科,许多题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表达的含义却有非常大的区别.比如4大于5和5不大于4,等等,这些题目的设置往往会使学生在迷茫的状态下开始做题,这也是学生做题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小学生对数学阅读缺乏兴趣

语文阅读世界是充满故事和色彩的,而数学阅读是枯燥无味的,小学生年纪小,喜欢听故事,对数学阅读很难产生兴趣,所以也不会认真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难以理解的数学题目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部分同学对数学题目缺乏阅读下去的欲望,从而出现断章取义以及忽略重点信息的情况.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也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一大特点,这种特点不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反而是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玩耍的过程中体会数学阅读的真正魅力,使其能从内心深处接受数学、爱上数学,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四)将做题的失误归咎于粗心大意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会出现审题不清的状况,但是这种失误会被很多学生和老师认为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他们并未对这种失误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重复失误.目前,学生们的“粗心大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为模糊.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很容易在做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点混淆,从而导致在题目的解读过程中出现偏差.其二,学生的知识范围较为狭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对熟悉的东西产生兴趣,从而忽略题目中其他的有效信息,这就会导致学生们在做题过程中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其三,学生的定式思维.很多学生在做题时会出现定式思维,比如在做判断题的时候,潜意识觉得正确就应该打“√”,而错误就应该打“”,这也是导致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分析学生题目失误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出现错误的真正原因,不应只注重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方法的讲授,将学生的审题不清简单归咎于粗心大意.

二、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课堂指导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有探知欲,即使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他们也会主动去学习.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先从培养数学兴趣入手.教师可以运用情景体验、小组讨论、生活实践将抽象的数学课堂具体化、生动化、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喜欢上数学.比如在学习“位置与顺序”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情境,玩木头人的游戏,由班长喊口号,等喊到木头人不许动的时候,让扮演“木头人”的学生说出自己在班长的哪个方位.教师通过游戏与数学概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做好铺垫.除了游戏情境教学之外,小组合作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小组合作成员一般都存在性格、学习能力差异,科学分组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影响,促进自身完善,还能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充分发挥出来,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对数学题目进行探讨,从而提高数学阅读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借助课外读物,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源,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向学生们普及一些数学小知识,使学生们在阅读数学小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

小学生的语言阅读表达能力普遍比较低,受自身因素局限,导致在阅读数学题目时会出现不同的理解错误.比如题目要求选出正确选项,学生却选出错误选项;题目要求学生在正确答案后画“○”,学生却画“√”.这些都是不认真阅读题目造成的,受惯性思维和定性思维的影响,学生读题时总是阅读一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题目进行默读,然后用自己的话再表述一遍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组织学生们反复推敲题目,防止学生遗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比如某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在看到“计算下面各题,并进行演算”这种题目时,经常会忽略演算这一步骤,从而导致分数的丢失.数学题目阅读是一个促进学生理解、思考的过程,阅读时间过长也会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度,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生们的身心特点,不断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切实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實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阅读能力

现如今小学生学习压力大,课后作业比较多,很多家长和老师为了加快学生的做题速度,会为学生读题,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没有成人强,这样会造成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解题依赖,家长和老师反而是帮了倒忙,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读题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阅读的能力.但是对于一些阅读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容易部分,对于不懂的地方先进行自我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积极评价,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们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核对自己勾画的关键词与同学们是否一致,从而使学生们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数学题目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技巧

小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无法准确、快速地理解,有时候很难抓住主题,有时甚至会出现相悖的解题思路.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部分学生的数学错题主要集中在应用题,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学生对题目缺乏正确的理解,这使得学生无法将自身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但是当教师将题目重复一遍之后,学生们就会具备良好的解题思路.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应用题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数学题目的不理解,并且他们很难将题目信息与数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传授学生一些数学阅读技巧,比如找关键词,找等量关系,找不变量,等等.例如学生在做“一袋瓜子为400克,至少几袋瓜子的重量超过1千克”时,一部分学生会忽略关键词“超过”;再比如做“ 某班学生48人,其中女生比男生的五分之三多8人,这个班男女生各多少人,用算术方法写”这类题目时,教师就让学生找不变量,也就是“1”,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阅读技巧,才能保证解题的正确性.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引导学生们对题目中的重点信息进行标注,从而加强学生对这些字词的理解,比如某小学教师在讲解“互质数”这一内容时,就让学生们对“互质数”的定义进行重点信息标注.互质数的定义为: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非零自然数称为互质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标注“只有”一词,加深学生们对互质数定义的理解.

(五)鼓励学生们阅读题目

对题目的正确解读是保证数学做题正确率的重要基础,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对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数学题目的正确解读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学生还没看完题目,教师就直接讲解的不良状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对教学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学生的学习自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解读,从而使学生自主厘清题目中所包含的有效信息,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阅读理解能力.比如,某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让学生站起来朗读题目,并让其他学生找出题目中包含的关键信息.这种组织学生朗读题目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题目阅读时间,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结 语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大有裨益.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从而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华德高.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6):44.

[2]蔡淑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 考试周刊,2018(16):71.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能力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农村小学一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