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别样生成·激励反思

2020-01-04 07:06董红亮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涉江芙蓉意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40

最近一次对外公开教学活动中,我校邀请了校外名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涉江采芙蓉》是我校的徐老师与南通市的丁老师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的所选文本。

一、课前思考,预设课堂

“涉江采芙蓉”一句诗,够柔化读者的情思。诗中“芙蓉”“兰泽”“芳草”等这些意象组合,加上泛舟于碧绿荷塘的江南女子,呈现给读者一场清新的视觉盛宴。但热闹开心之后,采芙蓉的女子又凝神远思。手持芙蓉的女子想与自己心仪的人分享心情时,彼人却在“远道”,怎不令人怅然若失呢?如果说前四句是江南居家女子日常的所为与所思,那么第五、六句的主角是“远道”之人。诗中前四句中女子所思之人“在远道”,女子认为无论道路有多么迂回曲折,最终的方向都是直指终点—家。但“远道”之人就未必这样想了。采芙蓉的女子,把自己的情感寄放于“旧乡”之中。而“远道”之人或许没有这么念旧,或许他每行过一处都会成为“旧乡”,“旧乡”又有什么值得人留恋呢?“旧乡”更多地会出现在一个人人偶有的失意落寞时的愁绪里吧,尽管去不止一次地“还顾”,脚步的方向却依旧向前。再加上“长路漫浩浩”这样“山一重,水一重”的种种阻隔,于是结局便不可避免—江南的那位女子“忧伤以终老”。

细细品读之后,我归纳了《涉江采芙蓉》中暗涌的情感:江南女子欢愉后的落寞—远道之人有家归不得的怅惘—两地离居的忧伤。带着这些思考,我分别走进了徐老师和丁老师的观摩课课堂。

二、让学引思,拓展比较

徐老师课堂重点设计了两个板块:研习《涉江采芙蓉》,补充阅读《古诗十九首》其他篇目。

在第一板块,徐老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安排了活动探究的环节,组织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环顾者则是其‘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阐释。”学生们小组讨论,然后到黑板前板书自己观点的关键词,最后小组派代表对此做出解释。大家各抒己见,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大胆发言,表述有理有据,时常引来其他同学热烈的掌声。在此基础上,徐老师带领同学们总结如何读诗:找出诗中的意象及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此进行分析。徐老师提醒同学们,平时不妨花时间慢慢去体会诗歌的韵律、格调、修辞,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在第二个板块,徐老师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在《涉江采芙蓉》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读诗经验,也可以用来赏析其他诗歌,如《青青河畔草》《庭中有奇树》这两首诗。徐老师把这个教学环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从意象、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和欣赏指数等这几个角度,赏析比较三首诗的异同。“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們思维是十分活跃性的,只要教给孩子们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他们自然会认真思考,对问题产生独到的认识。同时这堂课也体现了徐老师注重“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 世界的发现者。徐老师在这堂课中设计安排了小组活动、深度研习、延伸拓展几个教学模块。并且在课堂上尽量把思考的时间、发言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愤悱、顿悟中学会思考,体现了 “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理念。而且徐老师亲切而温暖的语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

三、江河气势,润心无声

丁老师的课堂更是别具一格。丁老师首先播放了一段海安高级中学学生的芙蓉舞视频,学生在动人的旋律和曼妙的舞姿中进入了学习状态。课堂上丁老师从古代的《国风》《楚辞》到近现代徐志摩、席慕蓉、叶嘉莹、林清玄等的作品中,挑选出众多关于莲花的诗句,并把它们展示给学生。从西方文学中的莲花,到中国儒家文人心中的莲,丁老师旁征博引,告诉学生不同的民族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民族心理,诗歌的意象、典故也有着特定的意义。一些文学意象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学生在阅读时要多注意积累。文本中涉及的莲花意象,通常象征美丽的女性形象、爱情或其他情愫,或象征高洁的品质与高远的理想等。

在此基础上,丁老师以“谁的思念在风中飘扬”为题,组织学生讨论《涉江采芙蓉》绕不过去的话题:谁在思念谁?为了丰富学生的感知,丁老师补充介绍了《古诗十九首》中常见的主题。在结合相关背景后,丁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涉江采芙蓉》的结局为什么会是“忧伤以终老”?男子为什么不回去?男子如果回去一定会获得生活的幸福吗?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会逐步深入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忧伤之情。丁老师还借助余光中、洛夫的诗句鼓励学生,用诗歌语言表达成长的喜怒哀乐,记录成长足迹。

没有比较,就没有触动与提升。回顾自己粗浅的课前预习,我在两位老师的课堂上收获多多。徐老师的语文课“让学引思”,有点有面,师生互动,拓展延伸。丁老师的语文课有着“大江大河”一般的课堂容量,但又如潺潺小溪,缓缓浸润学生的感知。两位老师不同的课堂设计,拓宽了我的眼界,他们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也在无形中影响到了我。

四、触动激励,反思引领

走出两位老师的观摩课堂,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思考。

首先,一堂相对完整的语文课可能是在课前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从上课铃响师生间互道问候语时才开始。丁老师在观摩课开始之前播放了芙蓉舞的视频,这个环节给我印象很深,并由此让我联想到于漪老师、黄厚江老师、肖培东老师、李仁甫老师等名师的课堂,看似漫不经心的课前细节处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这些细微处都彰显着教者的用心与智慧。

其次,关于教师的知识面问题。自进入师范院校读书之时,我们就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仅仅就文本谈文本,我们的解读面是否太窄了呢?而且这样的课堂也会显得了无生趣。如若把一篇文章放到较为广阔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中去解读,知人论世,并由“这一个”延伸到“这一类”,便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完善学生的心智。这就得需要作为教者的我们多充实自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广博地涉猎,不断地积淀,最终必将厚积薄发,信手拈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是盛宴;对教者来说,未尝不是一种享受。而对于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苏霍姆里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这样提醒我们:“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第三,要有自己的特色。我曾经观摩过不少精彩的课堂,常常折服于一些优秀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如黄厚江老师的厚重亲切、肖培东老师的儒雅睿智、熊芳芳老师的深邃广博。而更多的老师却“泯然众人矣”。究其原因,往往不是自己没有优点,而是因为没有做到个性化的突破。所以,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在课堂教学这片天地中绘就自己的独特风景。

著名的帝王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如果有一件事是你难以完成的,不要认为它对于人也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什么事对于人是可能的,是合乎他的本性的,那么想来这也是你能达到的。”愿我能够成为孜孜以求、不倦探索的语文人,在名校名师的引领下勇于钻研,敢于探索,并在新课标的导航下,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讲出特色,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

[2]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2版。

(董红亮,1974年生,男,汉族,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涉江芙蓉意象
“枉渚”与“辰阳”究竟在何处?
——追寻屈原《涉江》诗中两个地名所指称的地理实体①
从前慢:古诗里的痴守——从《静女》《涉江采芙蓉》说起
我们记取的美丽瞬间,都是生命曾经盛开的证据——读《涉江采芙蓉》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我的芙蓉李树
The image“lotus”in I gather lotus blooms across the steam
轻嗅芙蓉妆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芙蓉街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