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家国情怀”的培养

2020-01-03 10:04周立春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家国情怀培养

周立春

摘要:学习历史是对思维的培养和对社会人情感知最好的方法。新时代青年学生只学习历史知识,是无法真正获得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的。加强历史学科五大素养在教育活动中的融入,引导学生在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的感召下延承中华历史文明,可以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良好基础。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家国情怀”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家国情怀;培养

引言

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启,以往以“三维教学目标”为最终教学目的的时代已然过去,“核心素养”正在以绝对的优势在各个学段及学科的教学中崭露头角。“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不仅体现了不同素养价值的追求目标,还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价值体现,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情感,并培养了其国家的高度使命感、归属感、认同感与责任感。对此,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家国情怀教育的概述

想要历史老师培养学生这样的家国情怀,其本质上就需要历史要有大历史的情怀。家国情怀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也可以是“位卑犹敢忘国”。没有一个大的格局,就不会有这样一份情怀。只有拥有对历史教育的高度认知,才能够让这些知识伴有温度。在古代的历史上,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最小社会组成单位。远古时期是以母系为主,到夏商周大多数是以父系社会为主,并一直延续至今。由于我国是单一的农业经济国家,所以也就助长了我国的专制封建社会。并且在古代的历史上也是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英雄,并且是以汉族、异族区分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家国情怀,是由单一民族形成的家国情怀。在现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土地战争(也被叫做王朝更替),民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新的政权建立,不再是帝王专制;而在此背景下现代的家国情怀就是专指自己的祖国与家庭,母系重回社会的舞台,而父亲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家庭成员也互相关心。

二、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创设有利情境,突显家国氛围

学习历史不可以太功利,它见效不快,是不断淬炼的过程。环境和意识决定了学生的历史认知。受到自我学识、阅历和社会和自身所处环境的影响,认知也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历史书字里行间都是人情,先贤志士都让人感动。要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历史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事实的记述,历史观念的提出是因为人们需要从历史的记述中寻找经验,吸取教训。学生从思考和感悟中建立自己的认知和知识体系,培养思考的习惯。历史是根据年代而成的,以横纵观念全面性地看待问题,有认同感的批判是在了解自己国家历史的基础上作出的辩证批评。

(二)开拓资源,丰富历史内容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土地上每天经历着不同的事情。通过分析史料,我们可发现许多城市即使经历时代更替,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但依然留下了许多的历史资源,这可为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供重要的实践资源,进而在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激发其热爱家乡之情的同时,感受时代在不断发展下给予人民的美好生活,热爱国家与拥护党的领导。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之余,积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历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具体来说,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视剧,使得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历史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中进行参观,与历史文物近距离接触,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本土历史资源,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历史事件,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荣誉感等,最终达到深化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落实家国情怀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地方都留下很多的历史素材。特别是当这些素材被搬上网络视频后,人们的想象力比意志力还要强大,所以当我们不由自主的运用了想象力,心中的家国情怀也就油然而生了。一些城市学校的电子设备更新的很快,也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把视频资料进行展示,而在历史课堂上就可以采取针对性的视频,播放给青少年看。只有国家强大后,小家才能过得更幸福。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青少年身上肩负着国家未来,所以一定要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现今的网络上,因为新冠病毒而涌现出来一批批的医生护士的信息报道;而这也正是传播“家国情怀”的好时机,老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搜集一些和新冠病毒有关的人事,如钟南山院士等人。通过正在发生的事情来教育学生,怎么去感悟“家国情怀”。这些都是很好的关于爱国、家国情怀的教育素材,我们当然可以把它们和历史课本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也就可以达到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的目的。

(四)解析名人,给予精神指引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的优秀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时候,可对教材中的历史优秀人物素材进行挖掘,使得学生在历史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中,受到启发和感悟等,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对于历史教学来说,教师可从历史人物入手,对其爱国事迹展开深入分析,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伟人所具备的强大人格魅力,有效培养其“家国情怀”素养。

结束语

每一个抽身离去的背景身后都有一个文化的注脚,都是一個时代的记忆或者缩影。文化比武力更强大,更持久。历史教育对于培养民族认同感很重要,通过家国情怀素养培养,让新时代青年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问题,为新时代特色社会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卫华.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J].文教资料,2019(26):212-213.

[2]郭万勇.论家国情怀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以岳麓版必修Ⅲ第8课“笔墨丹青”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9):139-140.

[3]薛权开,王芳.以“家国情怀”为价值引领的历史教学探索[J].江苏教育,2019(67):11-13.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家国情怀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