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省博 卢子杰 苏 昀 张 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也随之增长,其症状体征复杂多变,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危害,特别是中青年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困扰,由于导致此种疾病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而且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均不相同,因此,治疗方法和诊断标准无法统一,西医治疗该疾病常使用抗生素,由于前列腺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常规西药治疗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这样就会出现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不仅加重了病患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加大了他们的思想压力,最终降低了病患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前列腺汤保留灌肠的治疗,对该治疗方案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诊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0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骨盆部位疼痛,且伴有尿急、尿痛、尿多、排尿困难、滴白等,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多梦和头晕乏力等精神系统症状,有的还伴有腰骶酸胀感和不适。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67.2岁,病程9个月~10年,平均病程4.2年,对照组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6.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5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2次/天;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次,1次/天。观察组以中药汤剂口服,汤剂组方:元胡12 g、徐长卿20 g、穿山甲8 g、车前子12 g、川萆12 g、牛膝12 g、半边莲15 g、鱼腥草15 g、红藤10 g、败酱草10 g、郁金10 g、泽兰10 g、桃仁10 g、土鳖虫10 g、石菖蒲10 g;随症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阴虚火旺加知母、黄芩;阳痿者加淫羊霍、巴载;气滞血瘀加乳香、没药;湿热者加藿香、薏苡仁;用法:水煎为200 mL,口服,100 mL/次,2次/天。同时配合灌肠:大黄10 g、虎杖20 g,赤芍30 g、黄芩30 g、王不留行30 g、黄柏20 g,以水浓煎为60 mL,冷却至38 ℃左右灌肠,辅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并按照1次/20 min的频率更换体位,药液保留2 h以上。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index,NIHCPSI)进行评价[1],该评价标准分为排尿障碍、疼痛及生活质量三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越低说明临床症状越轻微。临床疗效分为三类,显效即指临床症状NIHCPSI评分降低80%以上,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显示阴性,有效即指临床症状NIHCPSI评分降低60%以上,前列腺液镜检WBC个数降低50%以上,无效即指NIHCPSI评分降低小于60%,前列腺液镜检WBC个数降低小于50%,将显效和有效视为临床总有效率。②相关症状积分[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分级量化表对会阴部坠胀、会阴部疼痛、排尿刺痛及尿后滴沥症状进行评分,无为0分,轻为1分,中为2分,重为4分。③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前列腺炎不同治疗方式相关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会阴部坠胀、会阴部疼痛、排尿刺痛、尿后滴沥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会阴部坠胀、会阴部疼痛、排尿刺痛、尿后滴沥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94.55%,对照组总有效81.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前列腺炎不同治疗方式相关症状积分比较
表2 前列腺炎不同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2.3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9.09% vs 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5,P=0.895)。
慢性前列腺炎一种男科常见疾病,大部分并非由细菌感染导致,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所升高,且逐渐年轻化[3],慢性前列腺炎病情易反复,久病会对男性生育能力、性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严重。目前对该病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临床研究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大部分学者认为与尿液刺激、微生物感染、心理因素、排尿异常、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免疫反应异常、局部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4]。西医治疗中,较为常见药物有:抗生素、植物制剂以及其他药物等[5],抗生素主要是治疗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植物制剂作用主要是抗水肿、抗炎等,不良反应较小,其他还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作用是缓解患者疼痛感。临床上一般认为,前列腺炎的致病机制比较复杂,由于前列腺在结构上具有特殊性,一般的治疗方法难以使药物穿过脂膜包膜到达病灶,所以一般单纯的西医治疗难以使药物进入腺泡发挥药效。
在中医学中可以将慢性前列腺炎列入“精浊”、“癃闭”、“劳淋”和“白浊”等范围内,本症发病的原因:首先肾气亏虚,患者可能存在先天不足,或性生活方面不节制导致肾精过度损耗,气不足而最终引起慢性前列腺炎;其次瘀血阻滞,患者可因久坐不运动,导致前列腺周围组织血液循环不畅,或湿热毒邪长期滞留,导致脉络瘀阻,或可因感染寒湿之气,出现气滞血凝,局部血脉不能够良好的运行而造成前列腺炎;最后湿热蕴结,患者脾胃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长期食用膏粱厚味,酗酒等导致湿热内生而患慢性前列腺炎,而本病患者湿热、瘀滞、虚损常交互并见,导致本病难以治愈,其治也应着眼于补脾益肾,清化湿热,解毒散结,祛瘀通络之法,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本文方中元胡可行气止痛;徐长卿行消肿止痛、活血通淋;穿山甲疏通活血;赤芍化瘀通络;车前子、川萆利尿通淋;牛膝舒经活络、祛於止痛、引药下行;半边莲、鱼腥草利湿通淋;红藤、败酱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郁金开郁散结止痛;泽兰有利于活血化瘀,桃仁有利于温中驱寒;土鳖虫可化解患者体内血淤;虎杖能泻下、化瘀;生大黄泻热化瘀消积;石菖蒲活血化瘀。本文观察组所使用的中成药药方中涉及的各种中草药主要通过上述辛润通便,解痉通络,解郁安神,活化瘀,疏肝解郁,行气补血,顺气降逆等方面对前列腺炎进行治疗,并依据患者的症状区别对处方进行适当加减,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会阴部坠胀、会阴部疼痛、排尿刺痛、尿后滴沥全部低于对照组。
赤芍、桃仁具有能够扩张其周围血管,对改善前列腺局部的微循环具有一定的作用,在解除局部炎性梗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中药保留灌肠法,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直肠,与病灶距离接近,可快速吸收药物,促进患者前列腺部位的血液循环,达到消散炎症的作用,因此前列腺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能够达到内外兼治及标本兼治的效果,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5.74%好于对照组的80.85%。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补肾活血、清热祛湿的原则取中药煎煮并经直肠给药治疗,诸药具有清热除湿,补肾活血的功效,能够很好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各种症状,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