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娴
(长江大学文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各种各样的图文资源及网络语言大量出现。除却简称类(英语或汉语词语首字母缩略,如 ppt=PowerPoint;xswl=xiao si wo le 笑死我了)、谐音替代类(如88=bye-bye)、词语借用(即语言社团间的借用,如“潜水”一词指网上长期不上线或不发表言论的行为)、颜文字(即一种表情符号如(* ̄) ̄)=微笑)这四类常见的网络语言类型,近些年以“囧”“槑”为代表的古代生僻字也渐渐活跃于网络交际中,成为新一代网络语言的典型。
“囧”源于甲骨文,是一个象形文字,表示圆形的窗户,其中均匀分布的三撇代表着镂空的装饰。后来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基础上进行整改的小篆和汉字隶变之后的隶书与现在的“囧”字字形基本相似,外面的“口”相当于窗户,里面的“八”和“口”像是窗户的雕花和结构。蒋瑞在《甲骨文“囧”形义新证》对“囧”字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认为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说法:1.窗户说。许慎《说文·囧部》:“囧,窗牖丽廔闿明。象形。”2.仓廪说。屈万里:“囧字,当为仓廪一类之物,于此则作动词用,‘米囧’,意谓新米已入仓廪也。”3.祭祀说。于省吾先生:“囧为祭名,契文亦作,通盟。即《周礼》诅祝盟诅之盟……囧米连文,盟谓要誓于鬼神。”4.地名说。李孝定于囧字取形赞成窗户说,于辞义则认为是地名说:“卜辞囧为地名,且多与米字同见。”如:《史记·周本纪第四》:“孔安国曰:‘伯囧,臣名。’”蒋瑞经过考证得出“囧”取形于大明之日,在甲骨文中用作祭祀地名。他认为“囧”字的原始形态都为圆形,取形于圆形物体,“囧”中的弯曲线条呈现流动状可解释为“火焰”,因此认为“囧”为放大光明之日,也由此说明在古代“囧”多用于人名或地名表示“光明”。
“囧”同样可以根据“声训”的方法通过语音分析来解释词义。如: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解释到:“读若明同,既以明说其义,而复言此,是贾侍中直谓囧明一字矣。”《广韵·梗韵》:“囧,光也。彰也。”由此可见“囧”造字之初通过象形表示窗户,后来引申为光明之意,可以通过“朙(明)”“烱(炯)”等字反映出来。
“槑”与“囧”做对比略显不同,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槑”没有单独的查阅单元而是作为“梅”的异体字形式存在。目前对于“槑”字本源有以下解释:1.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六篇上木部》释为:“某,酸果也。从木从甘。阙。槑,古文某,从口。”由此可见,“槑”同“某”。2.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某,酸果也。此是梅子正字。为何‘某’义训酸而形从甘?甘者,酸之母也。几食甘多亦作酸味。水土合而生木之验也。”3.清代王筠《说文释例》称:“某之古文槑,既不可云从林从吅,则仍是从木从口矣。”4.《康熙字典》引《类篇》云:“呆,同槑省,或某,通作梅。”由此可见,“槑”和“某”(或“楳”)均为“梅”的异体字。1955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其中就包括“梅”的两个异体字——“楳”和“槑”。因此,“槑”是明文规定“停止使用”的废字。
从“声训”的角度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果部·梅)有:“梅古文作呆,像子在木上之形。梅乃杏类,故反杏为呆。书家讹为甘木。后作梅,从每,谐声也。或云:梅者媒也,媒合众味。”许慎《说文解字》亦收入“梅”字,释为:“枏(ná n)也。可食。从木、每声。”“枏”同“楠”,《说文》对“枏”的解释是:“梅也,从木、冄声。”二字可以彼此互训。由声训的方式亦可知“梅”从“某”(或从“呆”)。
综上所述,“囧”乃象形字,其原始义为“窗户”后来又产生出“地名”“祭名”等多种义项,但最常见的还是由“窗”引申出的“光明、明亮”之意,这也可以通过声训的方式解释“囧”的光明义,如:jiong(囧炯冏烱);“槑”则是“梅”的异体字,古时与“某”同(即梅子)后来与“楳”“梅”在语音语义上趋于相同,成为“梅”的异体字,所以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槑”是废字不应再使用。
原本因长相太过奇怪且与内涵不符而逐渐被人遗忘的古汉字“囧”,在这个沟通无边界的网络世界被重新启用。“囧”的重现最初来源于哪里?民间盛行这样一种说法:它与日本流行的网络用语“Orz”密不可分,“Orz”不是一个英文单词而是一种类似于汉字的“象形文字”。“O”代表一个人垂在地面的头,“r”表示支撑在地面上的胳膊,“z”则表示跪在地上的腿,总之构成的是一个垂头丧气的人形,表达的含义自然也是人失意沮丧时的状态。说它是一种颜文字(即一种表情符号,利用特定字符编排其组合次序形成的新型美术作品)也未尝不可。后来台湾民众受此启发,将古汉语中的“囧”字替代“O”成为“囧rz”,使一个抽象的头(O)变为具体化的面部表情(囧),更加能够展现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且“囧”表情内涵丰富,随着流传范围越来越广,人们便只保留“囧”字,用于日常的语言表达。由于“囧”生动的外形:外面的“口”象征人脸的轮廓;里面的“八”好似人郁闷时皱起的八字眉;下方的“口”像是因惊讶而张大的嘴,人们常用它来表达自己难以言说的心情,诸如:郁闷、惊讶、无奈、困惑等等。正因如此,它的用法也是多种多样,如作名词《一日一囧》(网络视频名称)、作动词《明星穿错衣 囧你没商量》(腾讯女性频道2009.11.2)、作形容词《人在囧途》(电影名称)。360搜索“囧”可以发现23900000个相关信息,特别是徐峥指导的“囧”系列电影,让古汉字“囧”家喻户晓,焕发生机并拥有了新的含义。然而“囧”字的语音为何没有随语义一同发生变化呢?这依然可以用传统“因声求义”的方式来解释,如今的“囧”和“窘”读音完全一致,容易让人联想到窘迫的“窘”,从而将“囧”原本就包含的新意“窘迫不安”同样赋给“囧”字,这样一来“囧jiong”的读音就可以保留。根据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中将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在音、行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情况。“囧”除了在外形结构上与新义一致外,和“窘(jiong)”在读音上也一致,其意义也与“窘”相似。
“槑”对于现代社会同样是一个古生僻字,但探究其的来源可以发现,它并不同“囧”一样“旧词新用”而是作为“梅”的一个异体字“废词活用”。这也决定了它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即只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几乎不会出现于实际生活的交际之中。“槑”最初流行据说是因为网友的一个帖子:“看到一个人的名字叫‘x槑’觉得很奇怪,便问那人是不是叫‘x呆呆’,结果对方大怒,纠正不是‘呆呆’是‘槑mei(第二声)’”。此贴一出,“槑”便开始在网上活跃起来,同“囧”一样,网友们更乐意从它的外形结构上定义它,给它附上“很傻很呆”的义项,“槑”即为呆上加呆,比如“槑头槑脑,指呆头呆脑,来源于《乡村爱情》的爆笑喜剧。随着“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又引申出幼稚无聊,矫揉造作等意义,如“看完槑片(幼稚无聊的电影),大家都槑住(呆住)了。”由于用传统声训的方法无法解释网友们早已习惯约定的“呆”的义项,所以部分网友更愿意将“槑(mei)”读成“呆(dai)”,这种现象一方面由于语言的任意性,另一方面在于汉字造字的特殊性,因为汉字多数为形声字(即由一个意符和一个声符组成)所以有些人容易将某些字当成形声字,将其读音错念为其某一偏旁的读音,所谓“秀才认字认半边”就是这个道理。但“槑”毕竟是“梅”的异体字,它的重新启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外形的特点,与它本身的含义及读音毫无关系,像这一类字还有很多,它们都是通过自身结构特点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进而流传开来。由于生僻字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它们只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官方的定义和读音并没有改变,所以用拼音输入法交流还是需要掌握它们正确规范的读音,于是“槑”的读音也被网友玩坏了,比如:“槑完槑了(表示一直很呆)”出自于“没完没了”;网上还流传着“槑读作mu为关中方言表示责备”。总之,网友们通过谐音的方式,增加“槑”字的用途,既符合经济性原则,又体现出“槑”这类网络词用法的灵活性。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囧”与“槑”的产生及发展,它们都曾作为让大众一度困惑的生僻字进入网络世界,凭借着自身优越的外形条件而受到网友们的青睐。尽管网络环境给了他们第二次重生的机会,但“囧”的影响力远比“槑”大得多。这一方面在于他们自身演变的规律,“囧”字作为一个原始的象形文字,其音形义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相互关联,直至今日“囧”(《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为“冏”)也保留着原始音形义而存在并衍生出不少与其相关的文字如:窘炯烱;“槑”则由原来的会意字渐渐被易读的形声字“梅”所取代,其熟知度及受它影响的汉字都不及“囧”字。另一方面从外在使用环境来看,“囧”不仅在网际间流行,更渗透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李宁的“囧”鞋创意营销、徐峥的“囧”系列电影……究其原因还在于现代的“囧”字形象更加丰富,所表达的含义更广,不仅可以表示消极的郁闷,也可以表示积极的幽默,并且其形音义三者相契合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而如今网上流行的“槑”字除了与“呆”在形象上符合一点并没有其它共同特征,除了借用“呆”的含义外可供网友联想的网络内涵也存在局限性,即使有时利用其自身谐音造词(如槑完槑了)也是表达“呆头呆脑”的含义,并且如今网络上类似于“槑”这类“会意字”大量存在如:烎、玊、燚……他们仅仅因为外形新颖可以通过“形训”的方式被网友征用,不像“囧”这类“象形字”竞争小淘汰率低,字形不但类同人脸内涵丰富,字义也与如今“窘”字一致,使人自然将它们俩的字义联系在一起。
“囧”和“槑”都是近些年来网络流行的热门古汉字,它们之所以在众多已被时代淘汰的汉字中脱颖而出,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它们生动脱俗的“形象”。然而如何像“囧”一样产于古代兴于现代并繁衍出一系列“囧”文化,成为网络古汉字的佼佼者?还在于文字本身形音义的相似性符合现代人们的认知(如“囧”与“窘”的相似性),不像“槑”这类“会意字”仅依照外形结构走红,形音义结合并不紧密容易造成人们识记的混乱。虽然它们的本义早已与现在大相径庭,有些人甚至称它们为“网络新字”而不是“古汉字”,但无法否认它们在几千年前就存在,它们不是被创造而是被发掘出来的,它们被附上符合现代社会的意义色彩被广大网友所接受并传播,不仅丰富了现代交流的语言系统,也引发了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字的兴趣与关注。
在缤纷多彩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视频、图片、影音、录像作为信息资源涌入大众的视野。为了适应现如今日益图像化的时代,适应人们日益追求直接观感的心理,“囧”和“槑”这类形象化的古汉字正好符合人们交流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网友们将能直接表达自己表情、心情或态度的语言用一个“漫画式”的古汉字代替,既简洁又特别,特别突出了中华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的强大魅力。即使是在当代社会,沉睡上千年的生僻汉字只要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和需要,也能被重新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