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仙
(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前提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寻求科学稳健的农村发展路径,既能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状态,又能帮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还可以传承农村特有文化。乡村旅游是最近十多年来兴起的带动农村生产生活、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发展进步的新路子。
贵州要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改善农民生活,实现现代化,必须发展第三产业,走一条充分发挥自身生态优势且能够弥补一二产业基础薄弱的新发展道路,即走乡村生态旅游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强调,贵州要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生态旅游是一个必须抓住的新发展渠道。由此看出,推动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既符合国家的关切,也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探索符合中国“人多地少”实际的新路子。我国农业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产品结构不平衡、供求不平衡,产业结构急需调整,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寻找新的农业经济引擎。乡村旅游成为最近十几年政府大力提倡并鼓励发展的新型业态。贵州将生态、农民、开发等问题融合起来,可以更好探索生态好、农民富、科学开发的发展道路。
贵州“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山地占了全省国土面积中的多数,其地理位置特殊,对外开放发展起步较晚。“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决定了贵州必须推进产业转型,走能发挥贵州独特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地理区位等优势的发展路子,弥补自身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的不足。
丰富的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广大农村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既可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又能成为助力农村脱贫、农业振兴、全面小康的新引擎。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要抓住乡村旅游的契机,把生态资源变经济资产,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把绿水青山变成精准扶贫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金山银山。
贵州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气候环境宜人,森林覆盖率较高,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对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贵州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不足。
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资源同质化日益严重、每逢节假日人满为患的今天,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对象侧重点各有不同,生态旅游主要针对未受污染和影响的自然环境,而非人为建造开发的景点。乡村旅游则是针对乡村原汁原味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展开的体验。无论是原生态的自然气息、返璞归真的自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是含氧量比较高的清新空气、天然形成的自然风景等,都是吸引游客的最佳资源,都越来越深受城市居民的喜爱。在2020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评选出来的2020年最佳旅行清单中,贵州成为中国唯一上榜地区,主要原因是贵州凉爽的气候及未受外界过多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化,这正是对贵州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优势和长处的肯定。
贵州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有着十分充足的优势条件,但也有许多劣势与不足。首先是认识不足的问题。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普通民众,对乡村旅游的认识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很多人未能正确且全面地认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单纯发展农家乐、建造千篇一律的民族风建筑物,忽略了对自身少数民族文化、原生态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和保护。其次是人才匮乏的问题。由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起步比较晚,供求关系失衡,专业人才缺口比较大。贵州劳动力相对比较丰富,但是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者居多,大学生也不愿意回到农村,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劳动力不足、人才匮乏,从而导致发展动能缺乏。再次,是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很多地方出现了简单照搬照抄其他发展模式的现象,比如照搬照抄农家乐、生态农作物品种等等;离贵阳较近的民族村落商业化比较重,同时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因此难以留住游客。
贵州作为第一产业较为低产,第二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后发赶超,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跨越,必须采取科学方法,发挥贵州原有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的优势。
贵州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必须对自身相较于周围各省在经济、交通、旅游资源等各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有清晰的认识。应抓住自身优势,发挥自身喀斯特地貌、气候、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等的优势和特色,合理规划自身的旅游样态和形式,避免同周围各省出现重复开发的问题。各地应当对自身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评估及合理规划,避免与省内其它地区雷同。
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旅游,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发展乡村旅游的区域,应防止住房等建设整齐划一、没有特色,房舍建设标准不能一刀切,房屋外形避免整齐划一。生产者、参与者、管理者还有组织者都应尊重自然、尊重农村的生活习惯,让游客真正感受到乡村旅游中的精髓,从而留住游客,不断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贵州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目前已经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但是省内交通运输环境依然比较落后,旅游景区比较分散,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初见成效的区域之间相隔甚远。所以,需要大力发展交通、厕所、吃住娱购等配套设施,使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加大对贵州的原生态农产品、文化产品、深加工产品、生态环境等的宣传,吸引国内外的游客来贵州消费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的旅游内容,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加强相关职业培训和教育,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为乡村旅游服务。最后还要调动社区积极性,调动当地住户参与的积极性,尊重原住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