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育理念的高校书籍设计教育改革探究

2020-01-02 19:31
美育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美育思政专业

朱 珺

(杭州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从思政教育的角度以美育为途径进而研究设计教育,不仅对设计教育,而且对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型专业教学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特别是中国高等设计教育发展快、变化大,在此状况之下难免面临问题多和问题解决困难、矛盾多和矛盾消解复杂的难题,其中除了常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是美育优先还是实践优先的矛盾之外,还包括设计学所特别容易凸显的个性与社会性冲突、艺术的创造和社会实用性左右摇摆等问题。

中国高等院校设计教育教学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自21世纪初“扩招”以来,处于超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原本的生师比、教学范式被彻底打破,屡屡因顺应市场需求而不断调整培养方向。当中国高等设计教育试图快速跟上社会发展节奏时,很多教学教改却面临刚刚开始着手梳理和研究而事实上已经过时的困境,且存在学科重复建设,原有的设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尚不足以支撑学科的快速发展等问题。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中国高等设计教育的先行者们“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似乎是无奈之举,但无疑又是一种别样的实践智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方法比理论更重要——它只是说明足够的灵活性和适时的自我调整,在遭遇困境时可以调整航向,绕过险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现在困扰中国高等设计教育的难题与其说是理论问题,不如说是实践问题,即究竟能否找到某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课堂教学、学校教育走上契合于当下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道路。

在这里,存在着某种互为因果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快速发展而无法找到相对应的理论和可以借鉴的教学案例;另一方面则是实践的实验性,各不相同的教学实践为系统化的教学教改提供了成为样本的可能性。因此,调研当代中国的高等设计教育现状,剖析高等设计教育的个案教学有助于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找到解决方案。

一、美育、思政教育并置的历史机遇

早在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就已经将“美感教育”纳入当时新教育的宗旨中,到了1917年,更是明确地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1)1917年1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说,正式提出这一命题,是奠定其美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一个重要“源点”,随后,全文发表在《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6号上。需要指出的是蔡元培所论及的美育专指教育,而不是后来延展至哲学层面的美育,是专指“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参见梁柱:《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践行》,载《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蔡元培心中所理解的“美育”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兼及各阶层的民众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审美教育。在他看来,“美术的教育”是落实“美育”理念的具体途径和手段,这一观点在1919年12月1日蔡元培发表的《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中也得到了印证,文中提到“美术的教育”远不及“科学的教育”发达,“美术的教育,除了小学校中机械性的音乐、图画以外,简截可说是没有”。见高平叔:《蔡元培全集 第三卷(1917—1920)》,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61-362页。只有基于复杂的语境背景,我们对于这一学说的价值判断,才不会是一种断章取义的抽取而进行的简单理解,也不会造成当下性的一些误读。,自此,美术教育在美育理念下开始注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要求,强调在美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艺术创作体验,发掘现实生活的美和“内心语言”的美。

美育形成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之中,是蔡元培一方面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准把握,一方面对西方文化有针对性地吸收,思考如何开启民智,思考如何完善健全人格的一种思路,在其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下,带有深刻的现代化的烙印。在今天,美育的基本定义没有改变,即通过审美的教育来认知世界并影响道德、品行的培养。

尽管蔡元培的美育观在百年后的今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美学、文艺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实际教育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展开和贯通,“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1]。对应到具体的中国高等院校的设计教育教学,美育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遭遇”,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美育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探讨还是一种可实施的、可与以实操为主导的设计教学相互融合的有效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曾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让我们充分认识到通过对美育的学习,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塑造莘莘学子的美好心灵,激发全社会创新与创造的活力。

今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如果将设计教育以一种崭新的理念置于美育大框架之下,并从思政教育角度思考美育与设计教育的融合,可以影响、调和、指导中国高等设计教育。

二、美育、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意义

美育从20世纪初提出以来,发展到21世纪引起的大规模讨论,其中包含着对美育与其他学科相互作用的反思,而这些年所提出的思政教育无疑是一种对美育的“活化”和具体方向性的指引。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美育已被逐渐推向一个耀眼的位置,而此时此刻的中国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亟待培养高速发展社会进程中所急需的设计人才,换言之,相对抽象的美育要不要实施、如何实施是让位于庞大的市场需求的。“美育”是美术教育的简写还是审美教育的简写对于绝大部分的人而言仍存在模糊的认识。高校长期以来与其说是对美育不重视,不如说是尚未找到切入的维度进行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扩招,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的不明朗,形成一定的反作用力影响了学生的思想、人生观和对社会的态度,但也在不自觉中将美育推上一个高度并以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直接进入专业课堂。

那么,美育、思政教育和各个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融合对于新时代背景之下美术学、设计学教学教改的优化问题具有什么意义呢?在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美育、思政教育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对思政教育的重视让美育的重要性更加具体化。美育、思政教育是两个并行不悖的概念,有相互重叠的内容,也有不尽相同的部分。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关心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培养高雅的文化品位和正确的“三观”,不同之处则是前者偏向于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后者偏向于让受教育者克服无节制的感性冲动,遵从社会秩序和社会法则。美育不能从抽象到抽象地谈美和审美,也不能纸上谈兵地从理论到理论谈如何陶养人的情感,如何培养人的高尚品格,思政教育也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设计教育源于可视化的先天优势有助于我们在美育、思政教育与设计创新、设计理论研究、设计鉴赏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联系。

美育、思政教育极具交叉学科的潜能,通过与各个学科专业的融合,将二者整合到相关专业知识体系,形成符合新时代文化背景下学科的定位,才能培养出既有专业素养的又有复合统筹能力、既有个人创造才能又有社会担当的人才,彰显出中国教育发展的特色。

三、美育、思政教育融入高等设计教育的内容和策略

就当下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而言,传统师带徒似的技法传授、方法论分解和价值观念传递遭遇极大挑战,互联网带来了更多可选择的可能性,“00后”已经不习惯于面对一本本经典文献,也不会在一件饱含千年风霜的作品前久久流连。美育、思政教育如果不在内容上有着强有力的吸引力,不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方法论,不管是美育、思政教育还是专业课知识蕴含的所有意义和目的都将消失,课堂无非就是学生来“走过场的聚会”。

面对这样的问题,每位专业教师受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学术背景的影响,对美育、思政教育与设计教育教学的融合各有其不同的解答方式。尽管如此,以下几点还是值得强调的:其一,我们没有必要非得在设计教育中寻找与美育、思政教育兼容的东西来证明设计教育是离不开美育、思政教育的,我们可以将美育、思政教育看作是不同的解决思想和观念的方式;其二,美育、思政教育都不仅仅是理论的说教而是开放的知识系统、便于实际运用的方法指引,只有在与其他学科“合二为一”、汇聚成合力的关系中,只有在一种积极的对话关系里,才能发现美育、思政教育的无穷魅力。

其次,在倡导美育、加强思政教育的同时不能消解专业院校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说美育水平提高了,思想品德净化了,绘画与设计的能力、水平却萎缩了,不能此消彼长地从一个藩篱走出又跌入另外一个陷阱。不管美育、思政教育和设计教育形成怎样的交流和融会关系,其目的是取长补短,解决问题,是为了引导和教化年轻的学子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

再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体现在就业去向和日后工作环境以及创作的作品、设计的产品所面对的对象上,故而设计人才除具备一些必需的审美知识和手绘技能外,其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纪律要求、法律法规素质、人际关系、个人素养甚至文字、图片的解读和含义延展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除了通过课堂教学、素质拓展、社团活动等途径外,还需要通过美育、思政教育渗透来达成。

此外,美育与专业教学的融会贯通、思政教育与专业有机结合,一旦具体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确认正确与否。就我国高校的设计类专业教学而言,当务之急有以下几点需要厘清:

第一,从战略高度构建由美育统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第二,梳理设计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美育、思政教育元素,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效用,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

第三,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匠精神和责任意识。

第四,以“课程思政”为载体,由美育、思政教育切入并引导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第五,聚焦、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突出“中国系列”课程的教改创新,帮助美术、设计专业学生掌握中国本土设计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建立文化自信。

当下的专业院校中,设计学专业学生往往是属于人数占比最大的群体。因此,美育、思政教育融入设计学专业教学,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业教师也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在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新形势下,我们所能做的是加强和提升自身的美育、思政教育理论研究水平,找准它们与专业课程的接口,才能补齐学科知识短板,提升专业素养。当然,美育、思政教育对于设计教学而言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用好教学这个主渠道,如何聚焦学生这一主体,把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真正落到实处,如何突出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需要我们专业的一线教师不断摸索、总结,从专业教学要求入手,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逐渐摸索出一条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的改革新路。

四、美育、思政教育融入书籍设计教学的问题和难点

从我国的高校专业设置来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相对传统的设计专业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美术专业院校和各大综合高校。同时由于授课形式的不同,与美术类专业相比,设计类专业的招生人数也远大于美术类专业。以2018年几所高校的招生比例为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类招生170人,美术学类招生55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类专业招生1000人,而美术学类专业506人。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提供的数据,2016年艺术设计是10个毕业生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全国超过10万人。2017年同样超过10万人,位于全国毕业生规模最大本科专业的第三位。2018年更是上升到了第二位。由此可见,该类专业的本科生人群基数大、覆盖面广。

设计类专业相比于美术类专业,前者偏实用,后者偏自我,在与社会的关系密切程度上,设计的延展运用远远高于美术创作的传播,设计对象可以说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书籍设计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设计类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本科生。就书籍设计课程而言,缘于网络时代纸质媒体的弥足珍贵,作为传播知识思想、解惑答疑的书籍在美化、便于阅读的刚性要求下,需要设计师掌握设计的主动权,想办法让读者“悦读”,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书籍设计的意识形态和书本内容的意识形态应该是高度统一的,然而,设计类专业课堂中普遍存在重技术传授、轻道德培养,重知识教育、轻价值引领的现象,事实上这些问题也影响着书籍设计课程,使得书籍设计课程教学出现两个极端,或更接近于纯艺教学,与社会关联性差,或强化技艺传授,缺少审美和创新教育。

从学生群体特点来看,目前的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生活在一个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时代,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同在一个校园内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的学生网络行为特征明显,网络思维突出。众所周知,很多知识、思想来源于书本,要把线上的舆论引导和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就是要把美育内容、思政教育内容和网络内容、书本内容结合起来,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做好“线上线下共振”。作为设计者需要有对原作强大的解读能力,才能设计出准确表意的作品。

此外,当下很多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风格出现了明显的欧美风、哈日风,如何从学习外来文化转换为借鉴、吸收到展现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也是美育特别是思政教育与设计专业教学磨合期中一个不可绕开的问题。美育、思政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书籍设计教学有机吸收美育、思政教育的主旨是在高校课程思政大背景之下展开的。强调专业课程教学必须注重价值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递的教学目标,即在传播专业知识时注重价值引领,并将思想、文化和政治因素融入教学过程中。书籍设计教学的课程思政的实施,首先需要掌握育人的主动权,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第二是要提取思政元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对于中国精神的解读植入课程;第三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牢固树立学有所成、贡献社会的崇高价值观。

综上所述,造成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道德行为缺乏、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高校德育体系不够健全,育人方法停滞不前。这些问题的出现集中反映在对美育、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抽象的理论转换为实践的理解有偏差,以及对教师的“课堂思政”建设督促不到位,等等,使部分教师仍然只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没有意识到从思想上引领学生的重要性;其次,有的院校督促到位了,但没有对教师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使教师不知如何科学地在课程中融入美育、思政教育;最后,对教师的评价不完善,即便有些教师努力地围绕美育展开审美的通识教育或很积极地建设“课程思政”,不遗余力地寻找美育、思政教育元素,甚至花费了人力、财力勾画和实施信息化完备、可持续化运用的专业课程,但缘于制度上不够完善、实施上不够系统、方式上不够统一等方面的问题迭出,学校在教学评价上并没有凸显出对他们的肯定和认可,从而减少了其参与美育、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学建设的积极性。

五、美育、思政教育融入书籍设计教学的构想和实践

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需要双频共振,理想与现实需要齐抓共管,课内与课外需要互相挪让,而这些“需要”都是建立在美育、思政教育的精准把握和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只有育德、育心、育人、育才相互结合,只有学生思政与教师思政相统一,才能弥补课堂教学育人实效性不足,画好共同理想的“同心圆”。唯此,我们才能解决目前设计教育包括书籍设计课程中存在的大量问题。

在书籍设计专业课程传播和阐释美育、思政教育的思想,不能简单地将德育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强行拼装”。我们要努力使教学环节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入耳”;以设计问题使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入脑”;以帮助学生提炼升华,让学生有所感悟,促使学生“入心”;以美育、思政教育教学为载体打通书籍设计专业课程“任督二脉”,让内在素养助力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入行”。

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以美育、思政教育为重要纽带,重点需要解决的是:

第一,对书籍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系统的设计与构建。从专业发展和毕业去向的实际出发,将书籍设计领域的职业法规、职业心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四个方面统一提升到培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层面。

第二,统筹考虑美育、思政教育的接受维度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从书籍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环节进行系统规划,使得每个教学环节都以课程的教学要求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既体现国家思政育人的基本教学要求,又遵循设计专业的客观教学规律。

第三,寻找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中与德育知识体系中的交汇点。在教学中顺其自然,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用学生便于主动接受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

第四,加强学生在资料收集和整理编辑时的引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具体方式为加强学生在绘制草图期间的指导,使之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美育、思政教育的成果转换为提升创作科学严谨的方案,达到更为有效、更为合理的结果。

第五,进一步优化已经实施的书籍设计课程方案。将课堂教学实践(如读书交流会、专题研讨会、影像资料赏析、情景模拟演练、课堂设计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如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开办公益活动、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参加校外展览、举行小型演讲或讲座等,让书籍设计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在实践中践行理论,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在设计专业学生中的内化与固化。

第六,完善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库。积累教学事件、教学视频、资料文献、课题库、历届优秀作品汇编等,记录完整的教学过程,反映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典型实践情景,通过教学案例库的梳理和建设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为了解决以上几点,达到育人的效果,在专业教学中需要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

第一,修订教学大纲,在纲要中着重体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同步同轨。美育、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建设的基础是课程,尊重专业课程建设规律,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工作,厘清彼此间的异同,各司其职,才能为学生心智成熟、人格塑造包括艺术创作提供丰沃的土壤。

第二,不断调整课程教学手段,加强学习的互动性,增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让学生自觉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确保专业课程教学与美育课程、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第三,建立专业课程作业的评价指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将美育元素、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元素的评价指标有机地融合在体系中,有意识地增强和放大价值引领功能。

第四,整合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思政教师、知名设计师、出版社编辑、环保专家、图书馆管理专家、书店销售专家、互联网销售专家、印刷专家、纸张供应商和优质读者组建多学科背景的互相支持、良性互动的教学团队,为美育、思政教育的建设与实施提供广阔视角。

第五,建立课程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存在感、获得感、荣誉感作为检验的标准,坚持“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OBE理念,明确德育和素质的要求。

笔者连续16年在主讲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书籍设计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元素和有关“中国故事”的主题设计,得到了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社等国内众多出版社的关注,并形成有效的校企互动。学生的专业水平不仅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认可,他们还在受邀设计《心无百姓莫为官》《中国政治思想史》《我的父亲邓小平》《红船故事》《艺术与箴言》《南孟文化》《两山文化》等系列书籍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社会需求以及个人想象力的各种课内外因素整合起来,转化为成长的“养料”,形成形象立体的审美体验,且使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学习与社会直接发生联系,从而达到淬炼自身修为的自觉追求。

六、结语

书籍设计课程围绕美育所展开的教学实践和秉承思政教育思想的教学践行,其实是一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高校教学改革立场,同时也是一条扩充、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理论内涵与路径的必由之路。面向高等院校特别是美术院校群体的美的鉴赏力与创造力的提升研究,显然事半功倍而又意义非凡。高校设计专业学生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获取“美”,而不是仅仅通过抽象概念来对“美”进行理性判断和思考,这对于一直无法直截了当找到落地方式的美育、思政教育有着别样的启迪意义。

在教学教改过程中,美育、思政教育对设计人才素质培养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能够减少教学的主观随意性,增强专业课教学的严肃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美育、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联姻,从“以美感人”的被动接受到“以美化人”主动吸纳,达到美育所提倡“以美启真”的实际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精神气质,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设计类专业课程与美育和思政教育紧密联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课堂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等标准及机制,并在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得以推广。

猜你喜欢
美育思政专业
论公民美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