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远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体育与公共艺术部,河南 郑州 450046)
“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描述。长期以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是党的重要教育方针,而美育始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时代在变,要求和任务也在变,高校美育不能裹足不前,必须改革创新以顺应和引领新时代发展。
高校美育要坚持正确方向,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新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美育工作。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艺术教育的目标任务、重点环节、评价制度、保障制度做出了具体规定,特别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这是国家政策文件首次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层次进行明确,并严格将其看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2015年,针对美育工作未得到充分重视的情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美育改革,到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的现代美育体系,并对各学段、各环节的美育工作做了具体规定。其中,特别提到了要“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2]。2018年,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3]2019年,为切实提升高校的美育工作,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要“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已将美育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途径,高校美育工作必须要尊重规律、立足时代、培养新人。
立足当前,回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大为丰盛,人类社会由生产为主导转变为以消费为引导,“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4]。非但如此,人类的消费层次也逐渐提升,对一种商品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消费,通过数量占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更重视精神消费,特别是“情调”“氛围”和“梦想”。这种审美消费需求,就导致一种新经济形态的出现。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二世与詹姆斯·吉尔摩称之为“体验经济”,德国学者格尔诺特·伯梅在此基础上将其命名为“审美经济”。中国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大审美经济”,其定义是“超越以产品的实用功能、物质价值和一般服务为重心的传统经济,而大力倡导和推动实用与审美、产品与体验、物品与人品、现实与虚拟、生活与艺术、物质性价值与精神性价值、经济提供物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一切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大审美互动与人格生成等的有机统一”。[5]审美经济有关理论符合经济发展实际,也已成为各国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新经济类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新挑战,“要求生产者(包括设计者)是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其应具备的素质不仅包括传统经济所要求的技术、技能、专业特长等等,还应包括感觉的细腻敏锐、情感的真挚丰富、想象的新颖独特、理解的深刻等等多层次、多侧面的心灵丰富性的要求”[6]。这是对劳动者的普遍要求,而不仅仅是对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因此,学校不但要做好艺术学科专门人才的培养,还要针对大多数学生加强美育工作,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但能抵挡住消费主义的诱惑,享受审美经济带来的益处,而且具有创意审美意识、创意审美能力,能够持续胜任物质产品的审美赋能和精神产品的创意审美工作。
大学美育还要提前布局,应对未来挑战。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来临,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和广泛应用,将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大数据的产生、芯片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资本的积极介入等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原因。人工智能已在金融、医疗、交通、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智能教育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虽然我国仍有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但已为人工智能强国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必将较早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是基础性事业、先导性工程,应该提前应变、引领发展。除了要借助智能教育产业快速发展的风口,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把智能技术做得更好的教育教学工作交给智能技术去做外,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要做好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型建设者。工业革命时代,机器的发明和推广,使很多以体力为基础的职业被淘汰。人工智能时代,许多高智力的职业,也将被机器人承担,人类将与机器人处于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中。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必须围绕培养具有“防御机器人能力(robot-proof)”的学生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防御机器人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应专注于用极其新颖的事实装满学生的大脑。而是让他们的思维引擎重新适应,用创造性心态和思维灵活性去矫正,去发明、发现或者创造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无论创造何物,都需要足够多的原创因素,而防止被贴上‘常规’的标签,因此受到自动化的威胁。”[7]只有不断地创造,人类才能驾驭人工智能时代。这种创造不仅仅指的是科技创新,还指的是文化创意,以及两者结合的综合性创新。审美是人区别于机器的重要能力,美育是培育学生的情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重要教育形式。让人工智能为美育赋能,让美育为未来新型劳动力赋能,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需要。
大学不再是象牙塔,新时代的大学美育,必须跳出传统、跳出校门,重新定位自己的地位、使命和任务。应该说,美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促进传统经济向审美经济、体验经济转型意义重大,对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安身立命具有重要价值。
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美育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是否具有高质量的供给能力,是必须要厘清的重要问题。虽然说近些年,国家也在不断地强调美育的重要性,高校也做了一定努力,但是面向未来,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这种不足表现为美育在高校不受重视,基本教育教学保障水平不高,育人成效不够明显。
首先,学校投入不够。制度供给不足,大部分高校的美育工作缺乏目标,缺乏思路,没有在学校章程、发展规划、教学制度予以清晰的定位、表述,特别是美育课程,和专业课、外语课、德育课、体育课地位相差很大,一般均作为通识课程选修课,使美育课程难以体系化地覆盖全体学生。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美育任课教师更是缺乏,兼任教师占很大比例,专业学历、教学水平、研究能力等素质相对较低,很难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物质条件有限,美育中有很多艺术鉴赏、实践类课程,对场地、设备、器材等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导致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其次,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中国美育资源极其丰富,但是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发,进入课堂。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美育课程主要是基础理论和艺术鉴赏,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内容不够贯通。在教材使用方面,一些高校使用的教材,特别是基础理论类,版本较老、内容陈旧,还有的过于学术化、空洞枯燥,不适合专业以外学生学习。还有一些高校使用的教材质量较差,特别是艺术鉴赏类,这和国家艺术类鉴赏类教材总体质量不高有很大关系。
再次,美育成效难以让人满意。虽然高校做出了很多努力、投入了一定资源,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者通过调查发现,美育的成效难以令人满意。石懿、杨德祥发现,大学生美育观念淡薄,美育理论知识不足。[8]陈宗章指出,大学生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体验水平偏低,审美价值观存在功利化和媚俗化倾向,审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不全面,审美认知和审美行为之间存在脱节。[9]贺雯等根据调研结果指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感总平均得分低于人际情感平均得分和生活情感平均得分,水平偏低,尤其是其中的人文美感均值最低。[10]以上调查仅仅是围绕大学美育自身展开的,尚没有对标时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条件是基础,如果条件落后自然成效不会明显。但是条件不是全部,教育理念若落后,即使条件具备了,也达不到预期成效,甚至是背离预期目标更远。概括地说,当前美育从理念上突出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教育内容学科化,话语体系不健全。在中国的知识体系里,美育并没有独立的地位,从属于交叉学科,哲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下的相关一级学科。因此,关于美育到底是什么、如何开展,不管是在学术界、政策里,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不同表述、不同旨趣、不同思路。总体上说,“存在着两种彼此相关却有所不同的理论话语,也许可以简略概括为审美教育话语与艺术教育话语,这两种话语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某种紧张”[11]。审美教育话语一般源出于哲学、文艺学、教育学相关学科,一般都比较抽象,形而上意味比较浓厚,偏向解释基本概念、总结普遍规律、回答宏观问题,对于具体现实问题、教学实践问题往往不太关注。而艺术教育话语一般源出于艺术学相关学科,则比较具体,一般是对某一种艺术的历史、欣赏和创作进行简单介绍。两种话语体系差异巨大、兼容性不高。中国大学的教育教学内容都是以学科知识划分的。所以美育的课程体系,也由此分为理论和鉴赏两大类,相关课程的授课也大都有相关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两类话语、两类课程、两类教师也就难以融通、交流,使教学活动难以形成整体性、有机性的安排。美育教学内部的这种多声部特征,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惑,十分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构建知识体系。
第二,教育方式智育化,育人目标存在偏差。美育和智育是人类教育的两个重要领域。两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智育又可称为知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增加人的知识量,促进人习得文化知识和技能,也就是提升人的智力水平。而美育又称审美教育,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情感、创新意识得到表现,也就是提升人的审美能力。当然,智育过程中,也会涉及美育的部分要素,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转化能力,但主要还是依靠概念、逻辑为核心的判断和推理。同样,美育需要一定的知识教育作为基础、作为辅助。但是它绝对不是为了知识而知识,而是靠激情、想象、灵感、实践,实现更好的人生、更好的生存。但是当前高校开设的美育课程,不管是开设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等基础理论,还是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艺术鉴赏,都属于知识教育范畴,大部分时候都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概念到概念,最多也是从图像到图像。沿着这条道路,学生增长的并不是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而是关于美学的知识、艺术的知识,最多也就是美学、艺术理论水平的提升,或艺术欣赏水平的进步,与情感和个体现实生活的生存没有很大关系。用知识教育代替美育,把脑力活动当成身心发展,将学科教学等同于美育实践,显然是一种简单化、误读式的操作,背离了美育的本质、初衷和使命,亟待修正。
第三,教育主体单一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与美育学科化、智育化的思路一脉相承,同时受高校的管理理念的影响,美育主体出现单一化特征。所谓单主体化,一方面指的是将美育仅看作是某个教学部门的工作,而不是多主体参与的共同事业,忽视了美育的复杂性、系统性等问题;另一方面指的是承担美育的教师大都是擅长传统课堂教学的,这其实是将美育仅仅视为一种课堂教育,将知识传输的完成视作育人工作的完成,而不是综合性、立体化的养成教育的理念折射,完全忽视了美育的持久性、有效性等问题。单主体化是一种落后的教育理念,与世界较为先进的共享治理观念格格不入,与国家倡导的“三全育人”思路也是南辕北辙。在这种理念下,根本无法做强培育,更不能充分发挥美育的功能,有效对接审美经济时代的需求、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可见,高校美育工作最大的两个问题是不受重视和理念错位。不受重视这个问题可能会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落实和督导,会逐步得到解决。相比较不受重视,理念错位这个问题更为根本。理念错了,越受到重视,损失就会越大、成效就会越差。为此,必须重回理论源头做一番深度讨论,重新认识和把握美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和基本规律,才能在实践中不迷路、见实效。
实践中的很多分歧和困惑,源于没有对理论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把握。美育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到底是什么,是美育实践中需要首先弄清楚的问题,也是美育理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至关重要。美育,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审美教育。大学美育自然是针对大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教育。美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态的根本,就在于其目标在于提升审美能力,其首要的遵循是审美规律,而不是其他。
美学是研究审美基本规律的学科,积极吸收美学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提升美育的科学性。“美学”的德语表达是sthetisch,源出的意思是“知觉的”。1750年,“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出版了sthetica一书。sthetica源于希腊语的动词aísthesthai,意思是“知觉”。把这个词翻译成美学,只是汉语以之表达“知觉”。鲍姆加登并非是要建立一门新学问“知觉学”或者“美学”,而是将其看成“低级的认识论”、理性的铺垫过渡部分。后来的康德、黑格尔等无不是如此,着重论述基本概念、美的本质等抽象问题。中国的现代美学,也是在吸收借鉴西方美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越来越抽象,与具体的审美活动、艺术实践越来越远。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当前美育教学显然是受了这种美学倾向的影响,将美育看成是美学(艺术理论)教育而不是审美(知觉)教育,用科研规律取代了审美规律,把学生当成专业人才去培养而不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鉴于理性的过度扩张,回归感性正成为一种呼唤。高建平指出:“美学发展到了今天,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它迫切需要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梯上回到感性。”[12]回归感性,是美学自身发展逻辑的结果。美育是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美学的转向也自然对美育研究产生了影响。有学者深刻指出,“艺术教育感知觉不可教,它只能通过诱导而在感知活动中提升。艺术教育活动的展开离开了对教育对象‘艺术感知觉’的培养,就丢到了教育系统中的‘硬核’”[13]。虽然都是回归,但是内容不一样。美学回归的是感知研究,而美育或艺术教育回归的是“感知力培养”。回归感性、感知,其本质是回归常识。这个常识就是,人的身体不仅是新陈代谢等一切生命活动发生和循环的“场域”,还是精神活动的寓所、实践活动的施行者。感知是身体的基础功能,只要人活着,就会有感知。人类情感、认知、实践源于身体、起于感知,“构成知觉经验之上的第二层经验,就是整个文化世界。而知觉经验就像是必不可少的根基”[14]。因此,美育也应该重视感知地位,把握感知规律,推进感知升华。
感知的硬核特性、根基地位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感知有不同类型,不同感知的功能不同。从感官类型来说,有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等。按照不同的情境,可分为日常感知、审美感知、宗教感知等。审美感知除了是审美活动的起步环节外,还对其他感知有提升、催化、融合的作用。相比较日常知觉,审美知觉具有“完整性”“主动性”“情感性”“强烈性”等特征。所谓“完整性”,指的是知觉先在的具有统合性特征,能迅速使人把握对象的形态结构、情感基调和直接意蕴;所谓“主动性”指的是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去感受对象;所谓“情感性”指的是主体在感知过程中既会有舒适、疼痛等生理反应,也会有在此基础之上、在记忆和想象的刺激下形成喜怒哀乐的心理活动;所谓“强烈性”指的是主体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情感相对强烈,情境相对完整、隔离的条件下,能获得程度更为强烈的高峰体验。可见,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入口处、催化剂,不能绕过或者忽视。因此,美育要高度重视审美感知环节、加强审美感知训练和滋养。
培养审美感知力,不是提升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接受力,而是一种与世界的交流能力。中国传统美学对前者保持了足够的警惕,如《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15]后者被称为“感物动情”“神与物游”,具体表现就是“以物观我”“以我观物”“物我互现”。在西方美学中,后者被称为移情能力,或者感同力。西方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里普斯用移情这个概念描述审美活动的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的现象。周宪认为审美感同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换位体验,是一种情感移入的过程,是通过他人的眼睛或心灵来理解他人心态或情感状态的能力”;二是“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创伤、困境或悲哀”(感同身受);三是“自我认知和反思”。[11]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其价值不仅仅在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还在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人工智能、审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把美育的航向拨正到审美感知的培养上,彰显人的比较优势、激发人的审美感知创造力,可谓恰逢其时、对症下药。
如上所述,审美活动起源于审美感知,美育也必然首先是审美感知力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美育不但不受重视,而且违背了审美规律,忽视了审美感知的重要地位。加强审美感知的培养,符合美学研究潮流,有利于恢复美育的勃勃生机,实现美育对其他教育的催化功能,促进美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
审美感知体验,无法通过知识传授获得,要想获得这种体验,就必须构建一个独特的场域,促使感知器官和知觉对象发生循环往复的彼此敞开、相互吐露关系。这对美育来说就意味着,当前美育必须从知识教育的窠臼中跳出来,各种相关的教育形式、教学手段要依据审美感知规律进行改造升级,创建“知觉场域”,使学生全身心沉浸于审美情境中,才能展现美育的本真面貌,达到美育的真正实效。
第一,拥抱信息技术,推广虚拟情境教学。课堂是美育的主渠道。当前美育课程教学方式仍以课堂讲授、投影播放音视频资料为主,虽然能满足学生对经典作品和审美理论的知识学习需求,但从本质上说,这并非是真正的美育,无法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调动起学生所有的感官知觉、促发审美活动的产生。然而,要在课堂上构建起的有效的感知场域,需要巨大的人、财、物、空间等教学资源的投入。这是高校望而却步,将美育异化为知识教育的重要原因。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难题带来契机。虚拟现实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创造出虚拟的世界,用户可通过佩戴相关设备对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考察和操作,乃至获得视、听、触觉等直观而又真实的感知。较之更进一步的是,信息技术已可以创造出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结合的增强现实世界。目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已经介入教育教学活动中,但在美育教学中还比较少见。通过这两种技术可构建美育感知场域。以小提琴曲《梁祝》鉴赏为例,可用融媒体技术创设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情景,将音乐艺术语言转化为全息影像,融入更多文化背景信息、提示要素。虚拟情景的创设(特别是将德育的因素融入其中),可使学生通过虚构的场域,体验和感知个体之外的经验和世界,从个人生活层面进入广泛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层面,为其在未来复杂的社会实践中养成有担当、有判断力的品质奠定基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通过运用信息虚拟技术,打破时空界限,摆脱资源限制,弥补教师能力不足,汇聚最优质的美育教学要素,必将成为最为主要的美育课堂教学形式。
第二,打破教室墙壁,加强美育资源利用。虽然虚拟情境教学可以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带来一些类似真实的体验,但是这些体验毕竟与真实世界的体验还是有巨大差异。若仅仅开设这样的美育课堂,会让学生丧失对真实世界的体验能力,无法适应真实世界的发展。因此,还必须打开教室的围墙,让学生欣赏艺术之美、世界之美。比如,可以加大高校艺术展演活动力度,组织更多类似“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让书本上、图片里、印象中的艺术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可以开放社会资源,把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作为高校的美育场所;要多引导学生走出人造世界,走进大自然,像古人那样学会“俯仰观察”、“养浩然之气”、营“心中之竹”。这些很多政策中也都有提到,很多高校也都在实践,但要进一步加大比重,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学理念,破除现代美学的“静观展示”,强化更符合育人规律的“互动参与”,让学生多尝试、多动手,形成势能更加强大的感知力培育“场域”。
第三,推进知行衔接,开展文创实践活动。不管是虚拟课堂还是课堂外的各种资源利用,主要功能是提升学生从物到人的欣赏水平,主要是一种精神能力的培养。从人类历史上看,审美感知不仅与精神世界相关,还与物质世界的改造实践相互促成、相互转化,琳琅满目的生产工具、日用工艺、艺术作品无不是其见证、无不是其结果。可以说,创造美的实践活动,是审美感知力和美育成效的最重要确证。若学生的审美感知意象仅仅存在于大脑中,不转化为身体活动、社会实践、创新行为,人为割裂审美感知与审美想想、欣赏美与创造美的关联,就会造成美育的片面化、肤浅化。应该说,除了艺术专业的学生外,当前学生中蕴藏的、活跃审美创造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引导、培育和外化。因此,要积极培育“实践场域”,支持鼓励学生开展文艺原创活动,大力培育品牌校园文化艺术项目,组织学生参与文创赛事,使学生的丰沛强烈的感知意象转化为完整的作品。
第四,瞄准经济需求,实现作品商品化。学生文创作品,若仅仅局限在校园内,或者仅仅是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出现,就不会形成更大的社会价值、产生更广泛的影响。随着体验经济、审美经济的到来,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太小。高校的美育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培养出更多的审美创意人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把“创新创业”纳入美育的重要“场域”。一方面,充分发掘高校与社会的结合部价值,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企业孵化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学生将文创作品、文创项目转化为市场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消费需求,减少对校外产品的依赖,应积极购买学生的文创作品,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场域育人、培育场域的良性循环。这样就建立了从审美意识、创美实践到文创产品的美育贯通链条,解决美育成效不出脑、出脑不出校、出校找不到的问题,落实了高校要美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政策要求。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美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发展阶段,要落实好国家教育方针,解决好缺位、虚弱、异化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育人实效。要解决好美育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美育教学改革,就必须放弃美育等于知识教育的观点和做法,尊重审美基本规律,强化审美感知的地位,重建美育的“知觉场域”,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鼓励学生创造审美作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使美育的价值可见化、效益化。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政府、高校要以审美感知力培养为逻辑起点,加快调整重构美育的标准和要求,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使配置重点向实践端倾斜,美育评价也应从知识教育的窠臼中超脱出来,弱化理论考试,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创造美的能力、社会需求适应水平上。这样,美育的教学才符合规律,美育的工作才算到位、到底、到边,美育的成效才会满足社会需求。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美育体系建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