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天放
孟浩然作为盛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其诗作承袭了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对近体格律的发展,同时又颇具古格。孟浩然的格律诗流传下来的有150余首,其中大部分是五言律诗(129首)。本文将通过统计和梳理孟浩然五律的格律,从多个方面对孟诗的韵律进行分析和研究。
按照平水韵30个韵部的分类,孟浩然在其129首五言律诗中共使用了25个韵部,盐、江、佳、肴、咸等5个韵部并未出现。每一韵部的使用情况如下:
东部:《和李侍御渡松滋江》《洛下送奚三还扬州》《京还留别新丰诸官》《题张逸人园庐》。共4首。
冬部:《李少府与杨九再来》。共1首。
支部:《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江上寄山阴崔国辅少府》《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寄天台道士》《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送谢录事之越》《春怨》。共9首。
微部:《闲园怀苏子》《留别王维》《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送洗然弟进士举》《夕次蔡阳馆》《送王五昆季省觐》《赋得盈盈楼上女》《寒夜》。共9首。
鱼部:《岁暮归南山》《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宿武陵即事》《送告八从军》《送卢少府使入秦》。共5首。
虞部:《同卢明府早秋夜宴张郎中海亭》《寻张五回夜园作》。共2首。
齐部:《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途中遇晴》《游江西上留别裴刘二少府》。共3首。
灰部:《姚开府山池》《与张折冲游耆阇寺》《题融公兰若》《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途次》《泝江至武昌》《和张丞相春朝对雪》《岘亭饯房琯崔宗之》《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席》《和贾主簿昇九日登岘山》《裴司士见访》。共11首。
真部:《九日得新字》《除夜乐城逢张少府作》《爱州李少府见赠》《南还舟中寄袁太祝》《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送崔遏》《除夜》。共7首。
文部:《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行至汝坟寄卢征君》《晓入南山》《送王宣从军》《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共5首。
元部:《寄赵正字》《送张子容进士举》。共2首。
寒部:《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早寒江上有怀》。共2首。
删部:《游景空寺兰若》《宿立公房》《游凤林寺西岭》《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秋登张明府海亭》《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送贾昇主簿之荆府》《广陵别薛八》。共8首。
先部:《洞庭湖寄阎九》《上巳日洛中寄王九迥》《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夜渡湘水》《赴京途中逢雪》《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陪柏台友共访聪上人禅居》《送王大校书》《临涣裴明府席遇张十一房六》《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伤岘山云表观主》。共11首。
萧部:《舟中晚望》。共1首。
豪部:《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驿》。共1首。
歌部:《过陈大水亭》《寻梅道士张逸人》《晚春永上人南亭》《九日于龙沙寄刘大昚虚》《归至郢中》《崔明府宅夜观妓》《题荣二山池》。共7首。
麻部:《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国辅少府》《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过故人庄》《南山与老圃期种瓜》。共4首。
阳部:《夏日辨玉法师茅斋》《闺情》。共2首。
庚部:《望洞庭湖上张丞相》《晚春》《寻天台山》《赠道士参寥》《和张明府登鹿门山》《自洛之越》《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送桓子之郢成礼》《永嘉别张子容》《送袁太祝尉豫章》《寒夜张明府宅宴》《李氏园卧疾》《张七及辛大见访》《美人分香》。共14首。
青部:《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共1首。
蒸部:《宴张别驾新斋》。共1首。
尤部:《梅道士水亭》《陪张丞相登当阳楼》《寻陈逸人故居》《陪独孤使君册与萧员外诚登万山亭》《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他乡七夕》《送张祥之房陵》《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送席大》《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途中九日怀襄阳》。共11首。
侵部:《与诸子登岘山》《武陵泛舟》《大禹寺义公禅》《与白明府游江》《游精思题观主山房》《送袁十岭南寻弟》《都下送辛大之鄂》。共7首。
覃部:《京还赠张淮》。共1首。
在以上的25个韵部中,灰、先、庚、尤等使用较多,都超过了10次,而支、微、删等韵部的使用次数也有8~9次。出现最少的韵有冬、萧、豪、青、蒸、覃6个,在129首诗中都只使用了1次。
在孟浩然所有五律中,采用宽韵(支、先、阳、庚、尤、东、真、虞)的共有60首,占比46.51%;采用中韵(元、寒、鱼、萧、侵、冬、灰、齐、歌、麻、豪)的共有44首,占比34.11%;采用窄韵(微、文、删、青、蒸、覃、盐)的有25首,占比19.38%。在129首诗中,没有一首采用险韵(江、佳、肴、咸)。
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仄韵非常少见,孟浩然的五律也从未出现仄韵。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将近体诗的“拗”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七言第一字(顶节上字),及A(仄仄仄平平)、a(仄仄平平仄)、b(平平平仄仄)三式的五言第一字,又同式的七言第三字(头节上字)的拗,可称为甲种拗。诗人对此,可以不避,也可以不救。
第二,五言第三字及七言第五字(腹节上字)的拗,可称为乙种拗。诗人对此,尽可能避免,否则尽可能补救。
第三,B式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头节上字)的拗(即孤平),可称为丙种拗。诗人对此,绝对避免,否则必须补救[1]90。
而针对以上三种拗,又出现了相应的救,五律的拗救办法如下:
第一,甲种拗:出句与对句相救。如元稹《早归》:“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第二,乙种拗:出句与对句相救,多为aB式。如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第三,丙种拗:本句自救,五言B式第一字该平而用仄,则第三字必须用平以为补救。如高适《别韦五》:“欲归翻旅游。”[1]91-97
在孟浩然的五律中,绝大多数都出现拗救的情况,少则1处,多则4处,如《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就出现了a类句式的甲种拗(以下简称“a甲”)、b类句式的甲种拗和乙种拗(以下简称“b甲”“b乙”)等三种拗句,其中a甲又出现了两次:
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
兄弟游吴国,庭闱恋楚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已多新岁感,更饯白眉还。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归泛西江水,离筵北固山。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乡园欲有赠,梅柳着先攀。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诗中的a甲拗并未救,按王力先生的观点,甲种拗采用出对句相救,则平拗仄救就犯了孤平,因此不存在甲种拗平拗仄救的例子[1]93。诗中的b甲拗(已多新岁感)和b乙拗(乡园欲有赠)也未救,这种拗而未救的情况在孟诗中多有出现,笔者统计,在孟浩然129首五律中,拗体句出现了234次,其中拗而未救出现了114次,占比48.72%,约为一半。在这114次拗而未救的句子中,有64处是a甲类,也就是不能平拗仄救的,其余50处是可以救而未救的,包括6处a乙未救、23处b甲未救、20处b乙未救、1处B丙未救。其中,《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一诗,有“至家已夕曛”一句,犯了孤平,这是孟浩然五律中唯一的一句孤平。
a乙拗在129首五律中出现了19次,其中有13处用了对句相救的办法,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的句式,如“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留别王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过陈大水亭》)。b甲拗出现的次数最多,达119次,其中有96处采用了对句相救的办法,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的句式,如“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夏日辨玉法师茅斋》)、“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游精思题观主山房》)。b乙拗出现21次,其中只有一处采用了救,即对句使用“仄仄平平平”的三平调句式,这次拗救出现在《陪柏台友共访聪上人禅居》中:“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孟浩然五律中的三平调有8处,除上面一句外,还有“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大禹寺义公禅》)、“回瞻山下路,但见牛羊群”(《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驿》)、“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与白明府游江》)、“遍观云梦野,自爱江城楼”(《陪独孤使君册与萧员外诚登万山亭》)、“昔予卧林巷,载酒过柴扉”(《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归至郢中》)。孟浩然五律虽不可谓不严谨,但三平调的运用也足以见其脱胎于五言古诗而显出的古格。
B丙种拗在全部诗作中出现了10次,除了前文提到的“至家已夕曛”犯了孤平外,其余9处都进行了补救,例如:“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与诸子登岘山》)、“泱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陪张丞相登当阳楼》)、“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九日得新字》)、“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就枕灭明烛,扣船闻夜渔”(《宿武陵即事》)、“去国已如昨,倏然经杪秋”(《途中九日还襄阳》)、“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早寒江上有怀》)、“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除夜》)、“岂意餐霞客,忽随朝露先”(《伤岘山云表观主》)。
王力认为,五言诗的第二、四字为节奏点,一般不用拗,但有两种特殊格式是可以的,即子类“平平仄平仄”和丑类“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其中,丑类句式还可以变形为“仄仄仄仄仄”和“平仄平仄仄”[1]100-108。在孟浩然的五律中,共有50句这样的特殊句式,以子类居多,有39句,丑类仅有11句。
王力以周万、王昌龄、裴迪等人的作品为例,认为子类特殊句式多用于尾联出句,这是唐人作诗的一种风尚[1]101,而孟浩然的五律也同样符合这样的规律。在39句子类句式中,有24句是尾联出句,如“春风狭斜道,含笑待逢迎”(《美人分香》)、“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除夜乐城逢张少府作》)、“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寻天台山》)。
对于丑类特殊句式,共有三种形式,共11处,“仄仄平仄仄”式有2处:“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裴司士见访》)、“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春怨》)。“仄仄仄仄仄”式有5处:“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京还赠张淮》)、“坐听白雪唱,翻入棹歌中”(《和李侍御渡松滋江》)、“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别薛八》)、“厌厌不觉醉,归路晓霞生”(《寒夜张明府宅宴》)、“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除夜》)。“平仄平仄仄”式有4处:“春晚群木秀,关关黄鸟歌”(《晚春永上人南亭)、“左右瀍涧水,门庭缑氏山”(《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途中九日怀襄阳》)、“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题张逸人园庐》)。
孟诗中失对和失黏现象不常见,共有8处,分布在5首诗中。失对4处:“坐听白雪唱,翻入棹歌中”(《和李侍御渡松滋江》)、“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途次》)、“白云向吴会,征帆亦相随”(《送谢录事之越》)。失黏4处: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途次》)
白云向吴会,征帆亦相随。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送谢录事之越》)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春怨》)
从失对和失黏的数量上来看,孟诗五律在格律上是比较严谨的,失黏的诗句在初盛唐诗人的句子中出现较多,如陈子昂、王维等。相比之下,孟浩然的五律就显出了在格律上的相对成熟。
综上所述,孟浩然五律用韵稳健,险窄韵较少,在创作中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盛唐诗风的影响。因拗体句式多,大量拗而未救的诗句与三平调的运用凸显出其自古体诗脱胎而出的古意,但与此同时,失对、失黏等现象的罕见也表明孟浩然五律创作相对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