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成
1960年白敦仁老师从波兰讲学归来,仍在成都七中执教。他应邀指导我们备课,在进修学院为我们青年教师讲课。以后几十年我一直向他老人家讨教请益;虽在“文革”时期,每见面问候老师后,也要“挖油”。以致后来老师见我就开玩笑:“今天考我啥子?”仍然有问必答,启迪后生。
1980年白老师专程到盐道街学校借调我去成都大学任课。业师钟树梁副校长和白敦仁系主任交代:“两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法都由你任教。不试教,直接上课去。别怕没有上过高校的课,相信你上得好!”这也说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和信任。这也使我终身难忘!
如今回忆往事,总要想到白老多次讲过“要敲开语言文字的外壳”。他不主张青年教师去研究什么“神韵”、“境界”之类的主观感受,十分强调体会杜甫提出的“晚节渐于诗律细”,他告诉我们青年教师:“要学好格律诗,必须懂得和掌握律绝的句式。每首律诗或绝句,都是由那几种句式组合而成的。”
白老师的科学分析,解开了格律诗艺术形式的 神秘面纱,让我们能够直接看清“庐山真面目”,获得解开藏宝箱的密码。以后我们也就比较轻松地剖析律诗和绝句的句式结构,掌握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技能。
一、探五言诗律
1960年我25岁,尽管仅有高中二年级学历,却因情势所迫,承担起高中三年级语文课。王侃校长要我“边教边学,缺啥补啥,拜老先生为师。虚心请教”。我虽说努力自学,读过许多古籍,但苦于无法把知识理出头绪,串联起来,学以致用。此时得遇名师,简直喜出望外。只要有机会见到白老,总要抓紧时间请教求益。
一次我在公园茶馆喝茶备课,突然发现白老也来品茗休息,立马上前问好,陪着摆龙门阵。后来说到格律诗的句式和“特拗、孤平、三连平、拗救”等问题,白老立即给我开小灶,上了一课。至今我都记忆深刻,不曾忘记。
白老让我默写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并且标出每字的平仄字样,注明句式和上下句的“粘对”关系。
我立马照办。老师改正几个字的平仄,补充“平起、仄起”等字样后,备课本上留着如下文字:
城阙辅三秦,仄仄仄平平(一)仄起入韵—出
风烟望五津。平平仄仄平(二)平起入韵—对
与君离别意,平平平仄仄(三)平起不入韵—粘
同是宦游人。仄仄仄平平(一)仄起入韵—对
海内存知己,仄仄平平仄(四)仄起不入韵—粘
天涯若比邻。平平仄仄平(二)平起入韵—对
无为在岐路,平平仄平仄(五)平起特殊—粘
儿女共沾巾。仄仄仄平平(一)仄起入韵—对
老师问:“你说这里有几种五言基本句式?”
我回答说有五种:
仄仄仄平平(一)仄起入韵
平平仄仄平(二)平起入韵
平平平仄仄(三)平起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四)仄起不入韵
平平仄平仄(五)平起特殊
老师要求我回去后,一、补充五言绝句和律诗的另几种组合方式的实例,并加标注。二、补充七言绝句和律诗的另几种组合方式的实例,并加标注。
当晚,我反复翻阅《唐诗三百首》(要找出某些组合方式真还费力),终于完成第一项作业,这里选载如下。
《塞下曲》:
鹫翎金仆姑,平平仄仄平(二)平起入韵
燕尾绣蝥弧。仄仄仄平平(一)仄起入韵
独立扬新令,仄仄平平仄(四)仄起不入韵
千营共一呼。平平仄仄平(二)平起入韵
首字和某些第三字可平可仄,不注。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四)仄起不入韵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二)平起入韵
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三)平起不入韵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一)仄起入韵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仄仄平平仄
当春乃发生。平平仄仄平
随风潜入夜,平平平仄仄
润物细无声。仄仄仄平平
野径云俱黑,仄仄平平仄
江船火独明。平平仄仄平
晓看红湿处,平平平仄仄
花重锦官城。仄仄仄平平
这首五律的平仄安排不就是把《登鹳雀楼》的句式组合重复一遍,变成八句么?
二、剖析七言诗律
五言句式分“头节-腹节-脚节”,七言句式其实就是在五言之上多加一节,变成“顶节-头节-腹节-脚节”。这里亦示范如次:
仄仄平平平仄仄(一)仄起不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二)平起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三)平起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四)仄起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仄(五)仄起特殊
七言格律诗《绝句》的组合是:
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平平仄仄平平仄
崔九堂前几度闻。仄仄平平仄仄平
正是江南好风景,仄仄平平仄平仄
落花时节又逢君。平平仄仄仄平平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平平仄仄平平仄
但见群鸥日日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花径不曾缘客扫,仄仄平平平仄仄
蓬门今始为君开。平平仄仄仄平平
盘飧市远无兼味,平平仄仄平平仄
樽酒家贫只旧醅。仄仄平平仄仄平
肯与邻翁相对饮,仄仄平平平仄仄
隔篱呼取尽馀杯。平平仄仄仄平平
《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仄仄平平平仄仄
宗臣遗像肃清高。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分割据纡筹策,平平仄仄平平仄
万古云霄一羽毛。仄仄平平仄仄平
伯仲之间见伊吕,仄仄平平仄平仄
指挥若定失萧曹。平平仄仄仄平平
福移汉祚难恢复,平平仄仄平平仄
志决身歼军务劳。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律诗还可以视为将《绝句》句式拆为首联和尾联,再把《江南逢李龟年》句式作为颔联和颈联插入,组合而成的律诗。
如果青年朋友们也来试试解剖组装,相信一定能够很快掌握诗律,懂得如何剖分句式,安排平仄,尽快熟悉绝句和律诗的句式组装,学会写作合格的格律诗。
如今回忆白敦仁老师的教导,深感其确是“授人以渔”,善以金针度人的良师!
三、依诗律订音辨义
白敦仁老师说,掌握格律诗的各种平仄安排,就能利用已知条件分析判断诗中字词的准确读音。经反复阅读和标注平仄字样,使我这个一贯把入声字读成阳平声的成都人,也能分辨出“阙、别、隔、叶、捷、壑、朔、漠、识、作、仆、独、立、节、物、湿、雪、泊、落、客、葛、一、福、祚、复、决”等都是入声字。下面再略举数例,以供参考。
1.看
“衣裳已施行看尽”和“共看明月应垂泪”属于“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按律,前一个“看”处于第六字位置,后一个“看”处于第二字位置,都必须读平声;其音如“堪”,与口语不同。
按,《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但此句的“施”,意为舍也,改易也,据《集韵》《韵会》并赏是切,诗上声,在第四字位置该读仄声。
“应”处于第六字位置,必须读平声。
“青鸟殷勤为探看”属于“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按律,“看”处于尾字位置,必须读平声。
“卧看满天云不动”属于“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卧看牵牛织女星”也属于“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但“看”处于第二字位置,就必须读去声,其音与口语相同。
2.为
“无为在歧路”——平平仄平仄,“为”是第二字;“日暮聊为梁父吟”——仄仄平平平仄平,“为”是第四字,都读平声,音如“惟”。
“为问元戎窦车骑”——仄仄平平仄平仄。“为”是第一字;“本为圣明除弊政”——仄仄仄平平仄仄,“为”是第二字;“风云常为护储胥”——平平平仄仄仄平,“为”是第四字;“青鸟殷勤为探看”—— 平仄平平仄仄平,“为”是第五字,都读仄声,音如“未”。
如果结合词性分析,可以理解为:作为动词的“为”读阳平声;作为介词的“为”读去声。
3.相
“儿童相见不相识”——平平平仄仄平仄,处于第六字位置的“相”,证明必须读平声。而“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相”是对句的六字,必须读平声。
4.令
进士温庭筠戏为词曰:“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悉带令”两句依律既为“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则“令”字必然是平声。这也符合姓氏传统读音。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依律为“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则第二字依律必须读平声。《集韵》:“郎丁切。”《正韵》:“离呈切,音零。厮役曰使令。”其义为使令则读平声。“降王”的“降”意即“投降之王”读平声;“传”读仄声,音如“篆”,而“车”读平声,音如“槎”。
5. 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平仄平平仄仄平,“难”在第四字和尾字位置,必须读阳平声。“艰难苦恨繁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难”在第二字位置,必须读阳平声。
“时难年荒世业空”——平仄平平仄仄平,“难”在第二字位置,犹言灾难,必须读去声。“空”是第七字必须平声。
6.长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长”是韵脚字,必须读平声。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这是仄韵诗,“长”处于“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尾字位置,意即“生长”,所以必须读上声。由此可以集杜句为联曰:“烟绵碧草萋萋长,雨裛红蕖冉冉香”;较之摘录“风含翠蓧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更有创意。
7.过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过”是尾字押韵,必须读平声。“听”是尾字不押韵,必须读去声。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这是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的颔联。 依律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句末“过”字不入韵,须读仄声,因为对句“淮南木落楚山多”才入韵。
8.教
李商隐《无题》的“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二四六分明”决定了“教”必须读成平声,即第一声。
王昌龄《出塞》的“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教”必须读成平声,即第一声。
王昌龄《闺怨》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亦然。
可是也有例外,比如下面一例: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句, “二四六分明”决定了“教”必须读成仄声,即第四声。
可是在央视讲诗词的于丹教授竟然把“教吹箫”按“平平平”读,这是犯了自己不懂的“尾字三连平”大忌(杜牧是知道避忌的)。稍有诗律常识者都应知道,这个“教”要按照句式的平仄安排读仄声,即第四声。
四、习诗律防违禁忌
传说有人请侈谈文学的某文化人讲一下这样的《乌衣巷》:
朱雀桥畔野草花,乌衣巷口残阳斜。
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普通百姓家。
这位先生畅谈了诗人目睹景物变化,慨叹世事迁移,就此诗的神韵和意境大加赞赏;后来还像舞台演员表演那样曼声吟咏,极尽抑扬顿挫之能事,居然赢得阵阵掌声。某先生也频频点头致谢。
但懂得诗律者看了这诗,可能会笑掉大牙!何也?因为那“诗”是有意炮制的赝品。就诗律看,它犯了许多忌讳:
1. “句内孤平”
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尾字必须押韵。句内头节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字,如像“朱雀桥畔野草花”——平仄平仄仄仄平,“飞入普通百姓家” ——平仄仄平仄仄平,就犯句内孤平。
同理,“阁道回看上苑花”——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四字读平声,而且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回”,否则造成“句内孤平”,即除开韵脚平声字,句内只有一个平声字。
“潘岳悼亡犹费词”——平仄平平平仄平。第四字读平声,但第三字为文不害意而用仄声“悼”,必然造成“句内孤平”;故将本当用仄声的第五字改用平声字“犹”,于是除开韵脚平声字,句内还有两个平声字,此法即“孤平拗救”也。
又如某作家赠季羡林先生诗云:
闻名久矣季文师,晚岁识荆大悔迟。
学广功深人尽仰,高风亮节众咸仪。
《牛棚杂忆》君前导,空谷足音我后随。
到老春蚕丝未尽,南山东海寿期颐。
由于不知“识”和“足”都是仄声(入声),按自己的方言语音读为阳平声,使得“晚岁识荆大悔迟”(仄仄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空谷足音我后随”(平仄仄平仄仄平),也犯了孤平。
“满头霜雪一龙钟,阅尽斧斤不老松”(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按王力先生说的“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 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按,“旧日王谢堂前燕”(仄仄平仄平平仄),第二字该平却仄,不合句式要求,也是违反诗律。
2. “尾字三平”
刘禹锡《乌衣巷》原诗作“乌衣巷口夕阳斜”(平平仄仄仄平平),合律。那个“夕”被改成“残”后,虽因有“一道残阳落水中”的成句,但在“乌衣巷口残阳斜”(平平仄仄平平平)中就变成“尾字三平”,违反诗律。
唐贤为避“尾字三平”,留下许多诗句可供后人参考: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不用“能臣”,不用“真无论”。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复营斋”的“复”可不能改成“还”啊!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玩”必须读去声,因为词义和诗律所定。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思”本两读,此处必须读去声。
报载某作家书写的春联:“金蛇隐退窸窣去,骏马奔腾鞺鞳来”,依《宿渔浦》:“灯影动摇风不定,船声鞺鞳浪初生”,“鞳”仄声。作者是按重庆方音在处理平仄关系,且用方音标注平仄看看:“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仍然犯了“尾字三平”之忌。
明白避忌道理,可能谁也不会写出“老夫聊发青年狂”这种“诗(词)句”吧?
3. 拗救
律诗、绝句中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拗字”。
试看《听蜀僧濬弹琴》中“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出句是“特拗(特殊句式)”,首字本来应该是平声,如今用了仄声,“拗”则须“救”,于是,作者把对句首字换成平声字“馀”,也就合理解决了。
再看《登岳阳楼》中“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这也是“特拗(特殊句式)”,首字本来应该是平声,如今用了仄声,同样在对句首字上做文章,改用“今”这个平声字以“救”,就合乎声律了。
“本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原来出句句式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如今少个平声字,必须保留“除”(平声),还在对句中把仄声字改为平声字“衰”,以后救前,也是好法子。
陆游《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其中的“无”就既救出句的“万”(孤平拗救),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两救”。
1996年3月,季羡林先生致周汝昌先生的信中说:“今之‘文人,多有不通‘文者,在大学中文系任古典文学教授,不讲平仄,不通韵律,不明典故,不解对仗者实繁有徒。如此而言‘艺术性,实如水中捉月、南辕北辙也。”
几十年后回忆白敦仁老师当年的教学辅导,我永远抱以感激之情,佩服这位善以金针度人的良师!
如今有些语文教育界人士极力反对教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运用能力,一味强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他们完全忘记了先贤所指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们应当践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训示。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