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国模式”的回顾与反思

2020-01-02 15:46王玉宝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国际化办学

张 军 王玉宝 杨 扬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31123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重科研轻教学、国际化水平不高等。本文对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建议。

一、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发展历程

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摸索中快速发展。学术界通常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1-8):起步波折期阶段(1949年—1976年),恢复建设期阶段(1977年—1991年),质量提升期阶段(1992年—1997年),综合实力初现期阶段(1998年—2004年),综合实力强化期阶段(2015年—至今)。起步波折期阶段(1949年—1976年),祖国需要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政府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为了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教育部开始设立重点大学和地方普通高校,尝试发展研究生教育。恢复建设期阶段(1977年—1991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部全面恢复高考制度,创办研究生院;成立全国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明确了高等教育办学目的、办学任务、程序等,为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质量提升期阶段(1992年—1997年),为了满足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和国内学生出国留学的需求,教育部设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留学生的管理制度。综合实力初现期阶段(1998年—2004年),国家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截至2005年,我国高等院校毛入学率达到了19%,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综合实力强化期阶段(2015年至今),2015年,中共中央为了更好地推进人才战略,提出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强调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为高校教育发展松绑减负,推动高等教育深层次发展。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区域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历史文化水平等存在差异,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尚不均衡。蔡元培先生是我国最早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人,他认为教育均衡是区域发展均衡的前提条件,建议根据我国的版图划分几个学区,在每个学区内建立数量相对均衡的高等院校以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校分布依然不均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院系大调整,对于高等教育均衡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到了二十一世纪,国家重视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状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平衡:(1)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重点院校数量占到全国总数六成以上,东部地区高校总数约占全国高校的一半,凸显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2)教师人数、在校生数不均衡。在师资力量方面,东部地区的教师人数存在显著优势,以江苏为例,专任教师人数是西藏自治区的50多倍;在校生人数方面,东部11省市高校毕业生总数、招生总数、在校生总数均超过全国的40%,相对而言,中西部省份的平均在校学生总数要少很多。(3)发展潜力不均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总量较大,投入高等教育的资金更多,办学基础条件较好。一方面,高校有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薪资待遇,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会上升,所以,群众自觉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强;中西部地区办学基础条件略低,高等教育发展潜力次之。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改善区域内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紧密。

(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脱节现象。

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社会需求人才来看,二者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虽然近年来一直在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少高校开始探索新的办学理念,但并没有改变旧的办学模式。除此之外,教材更新比较慢、传统的教学方法、校企分离等因素必然导致高校只关心闭门教学,评价学生的标准是课程的考核成绩。笔者认为之所以高等教育陷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协调的窘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信息化时代到来导致人类社会社会化进程加快,技术革新速度越来越快,高校教科书知识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下企业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够多,对于本专业前沿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研究动态了解不够深入。

(三)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学术功利化倾向。

在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下,评价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科研和教学水平,由于教学水平很难用量化的指标衡量出来,因此科研水平直接决定该校的综合实力。对于高校来说,只有综合科研成果突出,拥有一批学术大师,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地位急剧上升,才能给学校带来更好的声誉[2](69-73)。对于个人而言,评职称的时候教师只需完成基本的教学量即可,关键还是看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因子,激发了更多的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科研当中,让学术呈现功利化的典型特征。笔者认为当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有悖于高校的三大职能,尽管短期内可能会给高校发展带来很多资源,但长久来看,高校教师不重视教学工作,难以培养出优秀人才,最终一定会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国际化水平不够高。

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快速上升,来华交流学习的留学生逐年增加,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正逐步增强。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区域分布失衡、过度追求盈利、质量监管乏力,导致竞争力仍显不足[3](29-38)。但来华学习的留学生数量仍然相对较少,主要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1]。当前我国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国际化交流经费不足、没有完善的国际化质量评价体系、科研领域交流成果不多等问题,制约了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三、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策略

(一)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均衡教育资源分配。

发展中西部高等教育是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起点[4](13-15)。要想扭转这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政府需要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贫力度,为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进一步简政放权,让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教育发展政策[5](41-47)。长期来说,中西部地区高校应该制定“留得住,引得进”的人才战略,树立人才强校的意识。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才引进待遇,努力为引进的人才营造宽松的、舒适的工作和居住环境,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能够全身心投入高等教育事业当中。

(二)完善高等教育分层治理体系,释放办学活力。

高等教育的治理体系受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我国当前政治语境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往往依附于“行政权力”[6](1-8)。这种治理体系的优点是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效率高,缺点是高等院校的管理和学术价值理念从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对于高校的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7](15-19)。

从目前分层治理视角来看,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主要由研究性大学、一般综合性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或职业院校构成。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完全“行政主导”和彻底摒弃“行政主导”的模式皆不可取,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高校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具体来说,研究性大学应该秉持“自主型”治理理念,减少政府和学校行政管理权力的干预,保持科研的独立性;一般综合性大学应该秉持“均衡型”的治理理念,将行政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让二级学院能够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应用型大学或职业院校可以继续秉持现有“融入型”治理理念,以生命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关键,依托规章制度、惯例开展行政管理。

(三)科研与教学并重,建立科学的科研﹑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目前,国内高校几乎都已建立比较完善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对课题、学术期刊进行分级评价和根据科研成果的级别给予不同的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热情,让从事科研的教师从辛勤付出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相对而言,教学评价大多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进行,评估不成系统且没有像科研那样完善的激励措施[8](58-65)。因此,要想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高校急需补齐教学评价不足的短板,树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理念,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方式,设立明确的科研和教学目标,尤其加大教学质量在职称考核中的比重,最终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学与科研评价体系,促进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

(四)加强对话与交流,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和社会急需大批能够参与到全球经济贸易中的专门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机制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9](1-6)。然而,由于国内高校缺乏走出去的勇气,也没有重视采用“引进来”战略,失去了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行政管理理念的机会[10](23-27)。本文认为高校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照搬国外大学模式,需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增加国际化交流经费、互派师生交流学习、引进国外优秀人才、鼓励科研团队在国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科研人员提供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等方式,加强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其他高校的对话与交流,增加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只有这样,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才能被世界所认同,我们才有可能真正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国际化办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