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间性理论视角下《春晓》英译本对比研究

2020-01-02 13:49杨凯祺王晓利
文化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原诗译者译文

杨凯祺 王晓利

通信作者王晓利(1977—),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胡塞尔首次提出主体间性理论,而后哈贝马斯、伽达默尔、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等哲学家又不断补充发展了这一理论[1]。

随着作家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这一理论与翻译联系到一起。译者主体间性有别于译者主体性的最大差异在于“间”,这一字代表“沟通”的含义。译者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不同主体之间,而非单个主体的交互作用。这一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时至今日,仍然在不断完善当中。

从中国知网收录的数据可以看出,自2003年至2020年上半年,关于“译者主体间性”的研究呈不稳定趋势,知网仅收录213篇,在2014年达到峰值,而后又有所减退,近年来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也略显匮乏,其中有关主体间性的研究占据大多数,占比高达27.20%,而译者主体间性研究仅有7篇,占总数的1.08%。基于此数据,译者主体间性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值得挖掘之处,尤其是对于古诗英译的对比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以译者主体间性理论为依托,从语言和文化层面对比分析许渊冲、翁显良、吴钧陶三位译者对《春晓》译本的不同解读(下文简称“许译”“翁译”及“吴译”),体会作者、译者、读者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拓展译者主体间性的研究。

一、《春晓》诗歌简介及三篇英译本

《春晓》这首诗创作于盛唐时期,这一阶段诗歌发展鼎盛,其中尤以山水诗和边塞诗为最[2]。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是诗人考取功名不得,归隐山林所作。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而写诗人清晨从睡梦中刚醒来,看到眼前的无限春光所引发的感触。即使当时的诗人无法心随所愿,但看到眼前的春光美好,也不由得为之心旷神怡,将眼前的景色用文字加以记录,留住无限的美好与舒畅感受。纵观整首诗,这是一部五言绝句,言有终意无尽,神韵丰富[3]。以下选取了《春晓》三篇英译本,以探寻诗歌的独特魅力。

(1)ThismornofspringinbedI'mlying,

NotwakeuptillIhearbirdscrying.

Afteronenightofwindandshowers,

Howmanyarethefallenflowers!(许译)[4]

(2)Late!

ThismornasIawakeIknow.

Allaroundmethebirdsarecrying,crying.

Thestormlastnight.

Isenseditsfury.

Howmany,Iwonder,arefallen,poordearflower.(翁译)[4]

(3)Slumbering,Iknownotthespringdawnispeeping,

Buteverywherethesingingbirdsarecheeping.

LastnightIheardtheraindrippingandwindweeping,

Howmanypetalsarenowonthegroundsleeping? (吴译)[4]

二、从译者主体间性角度看《春晓》英译本

(一)译者与诗人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译者是作者意味的传递者和升华者。文化学派的旗手Lefevere指出,翻译是译者对原文文本的“重写”[5]。本诗共四句,从译文的整体结构上出发,纵观三个版本的译文,译文与原诗都是四句,很好地契合了原诗的意境。许译与原诗一样,都是四句,四句都保持在6至8个字,节奏感较强,并且每一行的主位部分都非实词,每一句中心词都在接近句末的位置,对仗工整。翁译开篇用感叹词将全诗的感情增强到极点,凸显了中国古代诗歌抑扬顿挫的起伏感。

从《春晓》前两句展开分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全诗的开头,诗人道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及环境。一个“啼”,抒发了诗人希望借助眼前的景观烘托悲凉的气氛,译者也对这一方面进行“重写”。

首先,从译文的选词来看,原诗中将鸟儿的啼鸣设置成“处处”的范围,在三篇译文中,翁译和吴译对这一范围进行了恰当处理。具体来说,翁译将“处处”处理成“around me”,这一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也描绘出诗人身处自然、悠然自得的心理状态。而吴译“everywhere”只表现出声音覆盖面广,却没有抒发诗人的感怀。

其次,从译文再现原诗意象来看,许译和翁译在翻译“晓”时都用了“morn”,而吴译用了“dawn”,牛津字典中“morn”既有“早晨”,也有“上午”的含义,而“dawn”只有“黎明”“破晓”这类意义,时间上更早一些,但原诗想表达春天气候刚好,温度适中,不知不觉已然酣睡了一夜,醒来时天已蒙蒙亮了,因此,此处描述破晓用“dawn”在意义上更为恰当,更符合原诗的表达。

再次,翁译在描述“啼鸟”时,“crying”重复两次,体现了鸟儿的悲鸣声,凄苦忧伤,托物言志,用以衬托诗人的感情同样难过。而吴译在第二句中,用“cheep”来说明鸟叫的声音,这里也较为贴切。因为从某种程度上,鸟儿无法体会人的情感,即使诗人认为鸟儿也在为即将逝去的春景而惋惜哀叹,但此处将鸟儿的叫声与诗人的心境形成对比,从而更加深切地凸显诗人的惜春情怀。

从《春晓》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展开分析,原诗用常见的意象“风”“雨”“花落”来烘托夜晚的冷寂,情感继续升华,更显凄凉悲苦。

首先,从译文的选词来看。许译第三句用“one”来修饰“night”,更符合原诗的意境,体现这一夜只不过是寻常的一夜,也增强了花儿经风雨交加肆虐过后的凄凉之感。而后两篇译文的“last night”只点出了时间,并未体现诗人的感触。

其次,三篇译文对意象的处理上,一方面,是对“风雨声”的不同解读。许译将其译成“wind and showers”,“wind”属于自然现象,而“showers”是人的行为,没有做到形式上的一致。翁译选取“storm”突出风势之大,雨势之猛,但回归原诗,似乎言重了一些,原诗只想突出昨夜的风雨持续了一整夜,却未曾想将气势表现得过分宏大。吴译则将风雨这两个意象分开,用“drip”来模拟雨滴落下的声音,用“weep”来拟声风飘摇不定的“哭泣”,这样的处理恰到好处,既将原诗想传达的感伤传达出来,又照应了下文的“花落”。另一方面,是对“花”的不同解读。“poor dear flower”传达了诗人对花落的感伤,体现了一种惜春之情。而仅用“petals”只表达了花朵散落成瓣,却没有将物的变化与人的感受联系在一起。另外,许译用“fallen”表达花瓣落下的状态。翁译用“fallen”做动词,且在前面加入be动词,体现一种被迫落下的无奈。而吴译用“on the ground”来强调结果,用“are sleeping”表现正在进行的状态,与原文想传达的花已落、夜已过不符。因此,在描述“花落”这一动作时,翁译与原文更为契合。

(二)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整体来看,这三篇译文在翻译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与读者进行了沟通。在译者与读者的关系中,通常是译者来说,读者去听[6]95-97,在此过程中,译者对读者的影响至关重要。下面将从人称的选择、感官的调动以及增词三个角度具体分析译者是如何表露原作感情从而引起读者共鸣的。

首先,人称的选择。前两篇译文在处理人称时运用了第一人称,而吴译运用了第二人称。汉诗多为“无我之境”,英诗多为“有我之境”[7]。这也是汉诗中不曾出现明显的主语,而英译中往往出现人称代词的原因。许译和翁译中出现第一人称,某种程度上指诗人自己,在复述当时情景给诗人带来的感受;而吴译中运用第二人称,则大大拉近了译者与读者的距离,给读者一种对话的感觉,能使读者更好地进入画面,感受画面。

其次,感官的调动。许译和吴译中的“hear”,翁译中出现的“sense”,容易令读者产生共鸣。不仅如此,翁译在描述“啼鸟”时,“crying”重复两次,也点出了“啼”的连续不断,久久不能散去,给读者一种听觉体验。吴译运用拟声词给予读者听觉体验,用“peeping”对春日清晨进行拟人化处理,也有“(鸟)吱喳叫”的拟声词含义。除此之外,译者用“cheep”来拟出“吱吱地叫,唧唧地叫”,用“drip”来模拟雨滴落下的声音,都为读者带来了听觉体验。

再次,增词的运用。这一手法加强了译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翁译在首句中增添了“Late”,仅一词,言有尽而意无穷,带给读者一种惋惜之感,感叹春光易逝,好景不再,而后又添加了代表感情色彩的“sense”,使得后两句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8]。“fury”本形容人的心理感受,在这里译者将其赋予“storm”的含义,也帮助读者更好地联想原诗中并未直接表达且含有感情色彩的意义:昨夜风雨交加,使人惊心,不由自主地担忧这一夜的风雨过后,又有多少花落花折。最后一句,译文加入了“I wonder”这样的代表感情色彩的插入语,不仅是对自己发问,也是对读者发问,体现了译者也是读者,同时加入了原诗想表达的对春天的怜惜之情。吴译在修饰“花”时连续用了“poor”和“dear”两个形容词,加强了悲伤之感,也是对花朵被吹落的惋惜,很大程度上可以唤起读者的感伤与追怀之情。

三、结语

译者主体间性是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纵观本文选取的三篇译本,许译在形式上较为契合原诗,在时间的把握上较为恰当;翁译在词语的斟酌上较为高超,保留本色,适当改变;吴译在词语的处理上、行文的逻辑上,尤其是细节的把握上极为妥当。综上,基于作者、译者与读者角度对同一篇文本在不同时空的研读,如果说作者是原文的创造者,那么译者和读者便是原文的再创者和升华者。译者既要在译文中尽可能地回归原文,又要适当保留自己的独特性;读者既要充分体会原著的内涵,又要用自己的知识、阅历将原著及译文传达的含义反复斟酌。要想做好古诗词英译,译者既要保留中国特色,在译文中彰显中华精髓,又要面向世界,发展全球视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良性关系也是译者主体间性一直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原诗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峨眉山月歌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改诗为文三步走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