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山东青岛 266427)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传统文化既是国家之根、民族之魂,也是实现民族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德育导向价值。
纵观我国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其不仅孕育在典藏古籍中,例如:史记、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还存在于国粹文化中,如:京剧、书法、剪纸以及节气等。其中,既有先人的智慧、风俗、生活习惯及三观,例如:富国、法治、兼爱、仁义、亲民、爱国等主张,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并根植于我们的内心,形成了“价值惯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德育教育从来不是强加于人的,而是通过逐渐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并反应在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中,其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习总书记曾说过:“在新时期下,实现立德树人,需在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竟,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需要有其稳固的基础。遗忘传统、丢弃根本,便等同于割断了精神的命脉”。
以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儒家思想为例,其始于春秋时期,至今传承已有数千年,强调修身,注重自我反思与提高,例如:《论语》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在以传统文化作为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德育从不是一门单调、刻板的学科,也并非围绕教材重点施教便能取得良好授课效果的课程。在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其更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富有智慧的自我反思与探究,在一览先人的风采与主张中,形成个人主体对传统的价值的认同,并将其作为一种自我行为约束、道德标准,表现在自身的行为举止、为人处世之中。这种自省文化正是传统文化德育功能的特点之一。
新课程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在德育方面,强调教育的有效性与实践性。区别于应试教育的说教式德育,以理论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意识。基于传统文化德育功能下的立德树人,首先施教者应是一位品行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道德榜样”,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授道者,才能在一言一行中为受教者诠释德育的真正内涵,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修养,并将这种素养体现在行为中。其次,只有推动德育的实践,才能使施教者进行授课的反思与方法的优化,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的水平与效率。最后,实践性德育有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其铭记传统文化,展望新的航程。
在教育领域中,立德树人一直是其根本任务。尤其在新形势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多元化文化之中,使很多人开始滋生不良思想,例如:贪图安逸的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以及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等等[2],这也驱使一部分人做出了有失道德标准的事情。弘扬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美德,树立勤俭节约、严于律己的社会风尚,有助于树立社会正气。在回顾来时的路中,唤醒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道德基础。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便提到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张衡在《应问》中有著“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等,这都是对中华民族道德观的最好诠释。可以说,现代教育中的“德”正是对传统文化“德”的发展与延续,是对自我价值观、行为准则及民风民俗的继承,如果将其两者割裂开来,将使德育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支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育的实施应回答“要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人”应当具备君子之心,内心既有高尚的道德,外在也应有端正的行事风格。志士仁人是传统文化中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是现在教育中的根本。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育人准则、树人思想,也是现代教育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养分。故此,教育要培养出怎样的人,其根本也是源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新课改理念中,强调发挥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其是一种倡导发挥学习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其核心和根本也是以自我道德的提升和自省作为教育的中心,重视主体的人格完善与认知的发展,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中,使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中实现个性成长。这与当代的分层施教、个性化学习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正是这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净化及自我提高的树人方式,促进了立德树人的全面实施。
3.1.1 让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连接
新形势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是十三亿多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在筑梦、追梦的过程中,确立文化自信是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这里的文化包含着五千多年历史中先人智慧凝结而成的传统文化以及共产党人在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主、繁荣、富强路上的革命精神。
在《礼记》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的梦想与“中国梦”的规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此,在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中,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赋予青少年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1.2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相融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传统文化中理想社会的憧憬,也是无数仁人志士所毕生追寻的梦想,更是中华民族万千儿女的心之所向。在百年前的民族危机中,近代史中书写着中华儿女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最终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之路。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更需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在树德立人的路径选择时,应使传统文化于现进理念形成联合,以增进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制度理解与信仰的坚定性。
3.2.1 依据传统文化建立相应的科研体系
为促进传统文化与德育的深入融合,应建立完善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研究体系。同时,应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将学科教学与德育培养相结合。以立足于促进学生高阶段学习、成长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视角实施价值观引领,使其走近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具有探究传统文化内涵主动性,并能够深刻解读先人教育主张、被其高尚的人格所感染,使其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并可开设专门的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选修,为其终身学习奠基。
3.2.2 着眼立德树人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教育对其一生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为此,构建立德树人的良好校园风气非常重要,也是培养新时期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要求。可为学生构建丰富生动的传统文化学习周活动,或开设国学课程,例如:诗词、书法、国画及戏剧等,以传统文化为纽带与桥梁,可运用信息高速发展带来的便利,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途径。在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实现其个性化发展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育人以及立德树人的一举多得。
总之,立足于传统文化背景,实现立德树人,应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进行创新应用。进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推进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其民族自信心,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以及正确的政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