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视角的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辩证关系微探

2020-01-02 02:58曹娜何云峰吉列丽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母语英语课程思政

曹娜,何云峰,吉列丽

(1.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4;2.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晋中 030801)

德是做人的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德”之重要,就在于它决定“才”的使用。要使“德”统帅“才”,把当代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就必须把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一要务”。长期以来我国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形式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开设的德育教育课程。然而,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使得这种德育工作流于形式,以成绩定优劣,以升学率为目标,最终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近年来,由上海高校率先开展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探索,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价值逐步凸显出来。

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各级各类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同样担负有“立德树人”育人任务,同样具有育人的功能与价值。作为一门外语,增强受教育者的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便是在英语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强有力的切入点。然而,当下英语教学片面强调英语文化输入,忽视母语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能力的培养,存在文化交流不对等、不平衡的状态等问题,文化不自信是制约有效英语教学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英语课程只有承担好“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文化自信”任务,充分挖掘其“课程思政”功能,才能实现英语学科、专业和课程“立德树人”的新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要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去看待问题,在分析和思考问题时,必须坚持全面、完整、客观、准确的原则,坚持两点论,以此来妥善处理各种重要的关系。因此本文从文化自信和辩证哲学视角,分五个维度提出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议与思考。

一、 理性处理好文化自信与包容开放的关系

英语课程思政的这一理念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即“其他各部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于高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语言、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普遍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文化自信进而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是学生接触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因此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3]。在英语教学中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是实现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课程的相融合、共促进的一种思考与尝试。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成功地学习英语并进行交流,必然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所承载的文化和背景的学习。然而越来越多学者逐渐意识到外语教育教学中片面关注目的语文化却忽视母语文化的现象,导致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南京大学丛丛教授指出,许多英语学习者“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清空母语文化积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同超过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西方文化的“语言工具”[4]。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可以用英语熟练地介绍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却无法描述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的中国节日;对于薯条、沙拉、热狗等在西方国家常见的食物张口就来,却不知道中国的油条、豆浆、糖葫芦等食物的英文表达。一些教师也认为母语文化学习会干扰目的语文化学习。比如作为教学中坚力量的30~50岁年龄段的英语教师,在他们求学的时期,中国文化还仍处于被忽视的阶段,取而代之的是对目的语文化的高度重视和追捧,因此成为了母语文化的弱势群体。由于教师常年受目的语文化教学影响,很多英语教师本身就具有亲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倾向,因此在教学中也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美国的语言学家克莱尔·克拉姆契曾提出,在学习和理解目的语文化时应该结合母语文化背景知识并加以对比[5]。如果仅仅把英语学习中对文化的了解聚焦于目的语文化,不但容易导致对英语知识的一知半解,对外国文化的盲目崇拜,而且也会造成在英语学习中的本土文化失语症。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以源语言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相互平等为前提的,只有非常了解和熟悉母语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目的语文化,并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6]。文化的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价值充分的肯定,对于当前的文化有清晰的认知,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对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充满坚定的信心。而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如果没有对自己文化的充分了解,没有自知之明,也不可能实现文化自信。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就必须在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去学习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文化自信,指引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西方文化及其核心价值,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在开放中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增加中华文化的广度和厚度,在包容开放中坚定文化自信,以此来满足学生个人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国家的利益需求。

二、 恰当处理好专业知识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对于英语课程而言,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引领,不注重“求技”和“求道”的融合,那么英语这门课程就会失去灵魂,从而迷失方向,导致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甚至背道而驰。有学者认为,因各专业学科特点不同,育人的侧重点也应各不相同。这不仅符合课程思政的必然要求,也是能够把课程思政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最为重要的基础[7]。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工具学科,人们仅仅把英语看作是交流工具,忽略其作为基础性教育课程的重要育人作用。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仅将课程限定在专业技术领域之内,把教学中心聚焦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纯粹应用技能,教学目的“唯技是图”,却忽略其作为课程本有的育人功能,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专”上到位、“红”上不足的舆论形象。只“教”不“育”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教师未能意识到英语课程具有“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功能,未能发挥好英语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在多数教师看来,学习英语时了解其中所承载文化即目的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但他们却忽视母语文化在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往能力中的不可替代性。他们认为,学生通过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政治等对中国文化已经耳熟能详了,没必要将学习本土文化视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但实际上,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和熟悉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更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以及其相应的英语表达,以英语为媒介向国外友人传播中国文化。

为达成英语“课程思政”功能,就必须把重点放到处理好英语专业知识教学和德育关系上。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首先应意识到任何课程知识都具有德育价值、包含思政元素,任何教学活动都应承担“立德树人”功能,任何教师都具有“教书育人”义务。英语教师应该端正自身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母语文化意识,在教授英语的同时主动思考自己在育人方面的双重责任。唯有在思想层面上推进课程思政的意义,增强主体自觉性,才能在实践中将课程思政付诸行动[8]。其次,教师作为语言及文化的传播者,也应主动提高自身母语文化素养,比如读一些有关语言与文化论著、参加相关学术论坛、会议等,为开展课程思政打好坚实的基础,寓思政于课程中,在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作为语言及文化传播使者,其母语文化素养水平高低直接决定所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结构、质量及内涵。因此,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有意识提升自身民族文化修养,深入细致地了解本国与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培养自身对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两种文化的理解力[9]。如此教师才能在丰富的语言素材中,筛选并凝练出其中包含的德育教育资源,促使学生在接收语言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得到思想熏陶并实现价值引领,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功能[10]。此外,学校及相关部门也应为教师提供有关母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活动和进修机会,并将母语文化素养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要求之一,以此来响应英语教学中渗透母语文化教学的呼声,培养学生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更新改善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策略,探索驾驭“课程思政”的技巧与艺术,将思想政治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程的各个环节中并呈现给学生,才能真正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掘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一目标,把思政教育恰当地融入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比较、导入中国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自豪,并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为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文化和语言基础。聂春阁教授曾提到,对于如何使英语课程实现价值引领,应该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把中西文化介绍贯穿其中,必要时进行中西文化异同比较,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中。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课堂主渠道,发挥好课堂的重要作用,重视中国文化导入和补充,引导学生比较中外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评价、鉴别的过程,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化自觉意识,从另一个不同的参照体系反观自己的母语文化,从而能够汲取中华文化精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达到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频共振。

三、 科学处理好语言知识与文化内容的关系

在英语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必须抓住教材这一关键要素,有意识地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吴鼎民教授认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即中西文明深层次上的沟通,而并非仅是为了学习语言本身以及应付考试。英语教学目标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调,使得文化教学成为英语教学内容应有之义,而文化教学不仅包括目的语文化,还应涉及母语文化。目前,无论是中小学英语教材还是大学英语教材中都存在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这一现象无疑弱化了英语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更新并完善教材中的内容,编撰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教材,才能响应发挥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需求。故在教材编写中,应适当压缩纯粹技能型和知识型内容,提升中国文化元素所占比例,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由英语语言表达的母语文化。如,可在阅读或者拓展阅读部分,选取有关中国文化经典内容纳入英语教材中,也可以在英语教材中划分出专门单元介绍中国文化,可考虑将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甚至美食、功夫、中医等优秀文化遗产介绍给学生。《走遍美国》是一套颇受学生和老师欢迎的经典英语教材,其中有一个版块“美国生活点滴”就是专门用来介绍美国生活的,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习者了解西方文化。因此,英语教材编写也可借鉴这一模式进行改革,在每一章节后补充相关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知识点,激励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为学生提供文化输出的必备素材,增强学生跨文化沟通与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增强其展现母语文化自豪感与驾驭英语语言的自信心[11]。

要使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得以持续有效贯彻,就必须通过教学评价予以保障。充分利用考试的指挥棒功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实施英语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目前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的缺失也就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忽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考试一直被视为英语教学的指挥棒,也就是说,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对于考试中不涉及的内容就不予关注。高考一直被视为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但直到2017年教育部才首次在高考考试大纲中正式提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入高考考核内容。虽然近几年全国英语高考卷中也涉及中国文化元素,但主要集中在语法填空题、短文改错、书面表达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即使是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英语应用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英语专业,也并未把中国文化列入评价与考核范围内,仍然以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为主。对于口语的考核主要针对学生的发音、流利程度、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等,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由此可见,母语文化在英语专业的考核内容中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种空白无疑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产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有意识地增加体现中国文化内容和跨文化语用能力的考查,可以调动学生和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传授和学习母语文化的积极性,重视起对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渗透。在考试中自然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设置情境真实、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任务,既可引导学生学习外语、了解外部去世界的同时,运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也可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增强文化自信[12]。例如,在书面表达任务中可要求学生向国外朋友介绍祖国历史文化、大好河山、传统节日等内容,考生不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也能引导学生重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听力和阅读材料中可适当选取与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在单项选择中也可考查有关中国文化常识题或者表述题,这样既能直接考查学生听力、阅读能力和对语言知识掌握,又可使学生间接接触与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对母语文化了解与重视。另外,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活动宏观指引,也应对学生需要掌握和了解中国文化内容做出规定,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导向功能,从源头上突出英语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

四、 慎重处理好原版教材与德育功能开发的关系

教学材料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其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素材直接决定英语课堂能否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出于对教学材料真实性追求,对英语表达纯正地道的注重,学生所接触到的学习材料多为与英美文化相关内容,渗透着浓重英美文化气息。作为教学目标和考试风向标,听力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听懂VOA或BBC、CNN等国外媒体。阅读理解部分要求学生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不同领域内的材料、新闻报道以及一般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等。如此情境之下,学习者必然会暴露出两方面问题,一是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汉语能力不够;二是英语能力较低,缺乏表达母语文化所必须的英文词汇。许多学生能较准确地描述亚当夏娃、感恩节和汉堡等,但却无法用英语表述中国的四大名著、端午节或对联等。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流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二者不可或缺[13]。这种只接触目的语文化而忽视母语文化内容的现状,导致“文化虚无”和“文化盲从”,不利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学者提出,“语言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思维过程及生活方式。每一种文化都将其印记打在了语言上”[14]。语言与文化间紧密联系,提醒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应采用与外来文化同样对待方式。毛泽东曾告诫,在学习西方文化时要坚守“洋为中用”思想,其精髓就是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吸取西方先进文化成果,以此来服务于本民族文化发展,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同样,选取教学材料也应注重对内容开发利用,不应为了追求专业性和真实性,而盲目引进原版英语材料,应为学习者提供既能汲取优秀英美文化,又能使学生传播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素材。目的语文化材料和母语文化材料的双向输入,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其异同,培养对外来文化敏锐的鉴别力,加深对母语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把当代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五、 妥善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课程思政实现全时空育人,不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而且应延伸到人生的发展中。在空间上同样也渗透于学生学习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教育空间上的广域覆盖[15]。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仅仅依赖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是十分有限的,传统课程只注重显性课程的教学与管理,而忽视了课外隐性活动课程的学习与观照,是当前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困境。

鼓励教师将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堂外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学生接触母语文化资源的途径,实现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注重课内教学目标任务要求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利用课外的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甚至外国师生或朋友等隐性的课程资源和载体进行外语学习。以此形成对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在新的学习背景与条件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观看准备好的学习视频和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主动地参与讨论交流与展示,促使学生知与行的统一。与之相配套,还可以举办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举办一些中国文学经典的翻译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热爱和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英语课程隐性思政教育的效用和影响力。

要主动开发网络资源的隐性课程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基于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包含目的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不但能极大丰富学习资源,在加强英语学习的同时,也能有效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学校可为学生引进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经典书籍,如英译版的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弟子规》、《论语》等。QQ和微信等社交软件也不失为加深教师和学生沟通的网络平台。打破既定的教学时间、教学场所、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师可以建立QQ群和微信群,依托时事新闻、热点潮流中的中国文化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沟通交流、讨论分析,也能够随时和学生分享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也可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另外,对网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复杂文化信息,学校与教师需要做好线下管理者的角色,为学生筛选符合其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的文化内容。

总之,为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的讲话要求,践行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讲话精神,就必须大胆开展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创新实践,强化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并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给学生。因此深入理解把握并辩证处理好上述五对关系,不仅能解决好当前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支撑,也可以实现在跨文化交流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自信的目标,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

猜你喜欢
母语英语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母语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