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兴农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20-01-02 02:58李召虎胡瑞曹震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华中农业大学农科农业

李召虎,胡瑞,曹震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并要求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回信是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对涉农高校尤其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全面的指导和更明确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新农科建设,精心培育大批富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应有贡献,是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以及农业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农业科研方向与农业产业现实问题不相符;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涉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等突出问题。这其中,根本性的问题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2020年1月以来,新冠疫情对全国特别是湖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带来冲击。疫情影响下涉农高校如何在建设“新农科”进程中响应社会重大需求,在学科调整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等显得尤为迫切。

一、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新农科”建设都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亟须大量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现代农业产业既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传统意义的产业,又包括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新形式,具有农业生产的公益性、农业功能的多样性、农业环节的可延伸性等特点[2]。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基础产业地位不容动摇,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值占我国GDP的30%左右。但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品种良莠不齐、病虫害危害严重、饲料与肥料资源短缺、食品加工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自动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面临效益低下、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三个瓶颈问题,亟需通过品种、营养、疾病、设备、环境、加工等六个方面的科技创新来解决。我国要由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核心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农业转型升级急需农业高等教育培养大量知农爱农的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尤其需要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伴随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高等教育走过了恢复、调整、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在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大批适应现代化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从规模上看, 1999—2015年间高校教职工增幅为68.8%、专任教师增幅为209.3%;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博士学位专任教师由1999年的8.4%上升为2015年的32.2%;师资年轻化趋势明显,31~50岁的教师占比由1999年的58.4%增长为2015年的72.1%,60岁以上教师占比由11.2%降至0.06%。高等农业院校办学条件较大改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1999—2015年间教室面积增长496.9%、图书馆面积增长422.8%;实验教学条件逐步完善,1999—2015年间教学仪器设备增长159.8%、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增长430.6%。人才培养量质齐升。1999—2015年间本科毕业生增长176.6%、硕士毕业生增长989.7%、博士毕业生增长437.4%。目前全国举办涉农专业的本科高校538所、高职院校162所,涉农本专科专业每年招生近20万人,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格局[3]。2017年,共有15所涉农高校(注:涉农高校界定为有农学门类学科入选建设项目)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农学门类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4个,所占比例为5.16%,在所有学科门类中列第四。近年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性高校相继设置农学院,综合性大学原有的广博学科资源和交叉特点,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力量。高等农业教育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为龙头,多主体参与,多科性和综合性特征明显的体系。概而言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已经并必将继续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和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第三,“新农科”的新时代内涵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面对国家战略布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和全球化与国际农业发展的新动向,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应不断提高全球农业参与度和影响力,积极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具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需求能力,切实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瓶颈问题,建设与发展新农科意义重大。“新农科”既包括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等改造传统农科,又包括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型农科,逐渐向生态、生活领域扩展的新兴农科,以及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的新生农科,进而推动整个大农科综合发展[4]。建设与发展“新农科”就要求涉农高校破解传统学科间的藩篱、治理固化问题,要在原始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5],做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幸福中国,培养面向世界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二、 华中农业大学强农兴农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华中农业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嘱托,每个历史发展时期都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坚持特色发展科技助力产业扶贫,培育了大批符合时代要求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一) 坚持“宏农学扬国光”的价值追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华中农业大学长期坚持知识、能力和价值追求“三位一体”塑造,特别强调价值追求贯穿培养过程。从历史来看,华中农业大学坚持和传承“宏农学扬国光”的价值追求,强化知农爱农,着力培养学生兴农报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学校前身时期,学校西迁恩施,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办学,结合实践经验和农业科学发展的趋势,实施了坚实的农业高等教育。1952—1985年华中农学院时期,学校以培养本科人才为主,开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以来,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由以本科教育为主要任务,发展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为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华中农业大学召开第十次党代会,“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学校新的历史使命。

百廿传统,育人兴农,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华中农业大学的价值追求在每个阶段都得到了传承和创新。19世纪90年代末,华中农业大学倡导“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学行兼优”“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具备科学之头脑,农夫之身手”;40年代中叶,唱响“勤读力耕肩重任,立己达人图自强”;50年代,提出“一手拿书本,一手拿锄头,勤耕苦读,又红又专”;60年代,提出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80年代,提出“文理交融,农理结合,知行一致,授人以渔”;90年代,确立了“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校风;21世纪初,凝练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进入新时代,发出了“为中华复兴而育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时代强音。“勤读力耕,立己达人”始终是学校的办学精神,“宏农学扬国光”始终是学校的价值追求,学校一直在践行精心育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伟大使命。

(二) 视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持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

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广泛动员教师和管理干部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其中,院士专家、各级领导带头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并将改革成果理论化,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并在校内外予以推广应用和辐射示范。自198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立以来,全国高校共有3872项成果获得奖励(高教类),其中农林高校208项(按第一完成单位统计),华中农业大学获13项,位列第一。由于对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常抓不懈,华中农业大学在每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均有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1989年获国家级特等奖,2005、2009、2014连续三届获国家级一等奖。历届教学成果奖紧紧围绕农林人才培养展开,主题涉及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内涵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平台、管理体制机制。具体来说,包括了农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用现代生物科技提升传统农学学科专业的研究与实践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成果奖实际上是华中农业大学强农兴农、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理论总结。近年来,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使学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从30%提高到45%左右,年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6%左右。华中农业大学先后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所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三) 服务国家需求,不断调整学科专业

1985年以前,华中农业大学仅有本科专业14个,其中8个为种植类专业,养殖、工程和管理类专业占比很小。1985年后到上世纪末,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居民膳食中动物蛋白需求迅猛增长,乡土中国急遽现代化转型,大量经济社会问题亟待破解。回应此时期国家和时代的重大需求,华中农业大学分阶段、有重点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在“七五”期间重点调整农科专业结构,主要解决单一种植、养殖专业结构问题,在“八五”期间重点解决缺文少理、适应性和竞争力不强问题。这期间,华中农业大学一是增设社会需求量大的新兴专业,二是增设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三是集中力量建设好特色专业,四是增设近农非农专业,五是拓宽老专业口径、增加服务方向,专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截至1997年底,华中农业大学在农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门类设置了31个本科专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有效满足了国家农业产业人才需求。

进入21世纪以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华中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理农结合、科教融合,用现代生物科技提升传统农学学科专业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实践。至2007年12月底,华中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调整增加到48个,初步形成了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覆盖农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专业体系,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奠定了基础。

近十年来,农业行业企业转型升级迅速,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与行业、产业、企业需求脱节问题,华中农大着力加强推进多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以及与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探索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途径、新机制、新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截至2018年9月,华中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调整增加到60个,巩固了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覆盖农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8大学科门类的专业体系,初步构建起与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相匹配的本科专业布局。

当前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颠覆性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孕育发展。传统农业在经历了第一次绿色革命之后,正处于第二次绿色革命方兴未艾、急需向现代智慧农业转型的时期。华中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智慧农业专业,为加速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培养交叉复合型的农业人才,同时为正在进行的“新农科”建设提供了一个先行先试的案例。

(四) 坚持特色发展与科技惠农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二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农业科技成果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秉承“顶天立地育人惠民”的科技创新理念,华中农业大学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推进科技革命、产生推动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和新技术为己任,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在农业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产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发现紫云英根瘤菌的共生体是一个独立的互接种族群,发现世界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材料,提出并实践绿色超级稻战略构想,培育出畅销市场的杜湖猪,研发出防控重大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方案及产品,选育的柑橘良种造福广大革命老区、库区等。以上创新性成果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建设、脱贫攻坚战等国家重大战略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华中农业大学在促进科技成果惠及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四个一”特色发展模式。近5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6项,示范推广新成果、新技术200余项,带动发展农业产业新增产值超千亿元。

(五) 坚持扎根大地探索形成精准扶贫新模式

华中农业大学始终服务国家需求,助力扶贫,1980年代服务《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积极参与实施“大别山道路”,1990年代组建宣恩扶贫开发团、红安扶贫开发团,持续服务“三农”,几辈学人在三峡地区、赣州老区等地区开展产业扶贫。2000年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全面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成立“新农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启动“111”计划(“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和“双百”计划(“百名教授进百企”)。党的十九大以来,华中农业大学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和“绿色水稻、绿色水产品”研究院(简称“双水双绿研究院”),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和生态农业发展。

2012年,华中农业大学启动定点建始县的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坚持党建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和消费扶贫“五位一体”,先后组织29个教师党支部与建始县29个贫困村党支部(全覆盖25个未脱贫村)结对共建,全校教师累计开展科技服务4100余人次、人才培训18100余人次,培育了10个优质特色产业,其中规模过亿元产业5个,累计带动80561人脱贫。华中农业大学长期坚持科技助力产业发展,探索形成了“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教授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产业扶贫模式,获评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先进集体,并在中央定点扶贫工作会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三、 新时代的思考与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处于关键时期,农业科技的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林人才的培育将更为重要。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响应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求,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要求农林高校必须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贡献力,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契合新农科内涵的一流创新人才。

(一) 更新思想观念,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新农科”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一要审读“新农科”的本质。“新农科”建设初期有必要统一认知、达成共识,进而形成政产学研的合力,为“新农科”具体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新”是指新时代下我国农科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即农科高等教育在传承中的创新;“新农科”的“农”是指全农科(农、林、牧、副、水)及其交叉领域,面向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关键问题,贡献农科高等教育的解决方案;“新农科”的“科”是指学科,涉及农科的全要素,即知识体系、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二要明确“新农科”发展目标。以国际卓越、中国特色为标准,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布局,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农科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三要探索“新农科”实施策略。“新农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应推动成立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委员会,指导“新农科”具体的建设和实施过程;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布局调整农科专业体系,设置绿色种养殖、农业物联网、乡村规划等农科专业。研究制定新时代农科建设的支持性政策,加快推动新时代农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我国农科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 调整学科布局,响应重大社会需求

学科布局不仅要考虑农科知识体系的结构与逻辑,同时要响应当前农业环境生态、重大疫情、医学健康、高科技发展、全球化和本土化等需求。一是在学科知识体系上,根据已有科学技术的积累,明确各学科和领域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有利于科学研究机构的发展和组织,还有利于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科交叉实现相关学科的无缝融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促进合作,同时将极大地促进教育体系的重构和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二是在学科调整思路上,以需求为导向,厘清农科知识体系的结构与逻辑,将农科知识体系的结构与逻辑与研究对象的结构和逻辑一致,打破学科的藩篱,拓展学科的外延,从不同学科中抽取知识元素,重新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并将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与社会经济重大需求有机统一,为应对全球挑战贡献“新农科”知识。三是在新兴学科发展上,重点农业大学应率先进行综合试点,主要在营养健康、生物医学、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乡村社会、全球农业等特色领域开展前瞻性布局和专项试点。提升农业大学应对以新冠为代表的重大疫情、公共卫生环境恶化、人畜共患疾病频发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并力求满足人们对健康期望不断攀升的现实需求,使得农业成为解决人类现代化困境的自然路径。

(三) 打造“三螺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螺旋”理论用于解释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间的关系,并提出大学在多方协同过程中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领导者[6]。“新农科”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兼顾各方利益主体的需求,建立政、校、企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机制。一是持续推进“三螺旋”主体间的合作。在对接政府上,一方面是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另一方面是面向政府战略需求,在建言献策、资政启民等方面贡献农科力量。在对接企业上,一方面是需要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是面向企业的技术需求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贡献农科力量。在对接社会上,要面向社会需求,在疫情防控、扶贫攻坚、食品安全等方面贡献农科力量,并重塑农科新的社会形象。二是打造多元主体支持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切实提高农科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设立专项基金,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教学实习实践示范共享基地。政府提供政策和专项经费,支持每省(直辖市/自治区)至少打造一个依托高等农业院校共商、共建、共享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或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一个距离学校较近的足够容纳在校农科大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践稳定基地,建立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基地,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农科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在实践中成长。三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人才综合素质。高校要将农科专业人才的教育教学内容延伸至“产业链条”的末端,力图帮助学生掌握从田间到餐桌、从产地到消费者的知识链。力求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知识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当中,建成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课程教学资源,提升大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及服务能力。

(四) 坚持开放驱动,提升国际化水平

一是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开发高质量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促进与国际知名机构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提升学科国际学术声誉。依托合作平台,在科学研究上开展与国际同行的同台竞技,注重引入国际通行标准来衡量学术竞争力。二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完善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服务制度体系,优化国际生源结构,积极吸引优质国际生源就读涉农专业。与此同时,推动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创新联合办学体制机制,加大校际访问学者和学生交流互换,重点在国际化课程、全英文课程科研合作等方面加大力度。三是着力提高农科大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全球胜任力不是奢侈品,不是仅仅针对精英阶层,它是所有人必备的技能”[7]。细碎的小农生产极易产生囿于“一亩三分地”的领地意识,作为生产资料的农产品在全球流通的背景下,涉农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超越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及国际事务,促使其熟悉国际规则,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鼓励优秀人才在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国际期刊任职兼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制定国际规则。培养学生在国际会议上的交流和引领学科领域发展方向的能力,增强其未来在制定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打造富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猜你喜欢
华中农业大学农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化学与环境团队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