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文本的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2020-01-01 22:45吴晨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扬州意象月亮

吴晨曦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

1 新时代语文应该教什么

两脚而无毛的未必是人, 也许是一只被拔了毛的鸡。当年柏拉图为人下的定义,被希腊城邦中的两个捣蛋鬼用一只秃毛公鸡给驳斥了。 什么是人? 怎样培养人? 这个问题一直是悬在教育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语文既是一门基础知识课,又是专业课之外的一门素质课。 看似很重要,但是对于学生真的重要吗?回答重要,往往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一厢情愿。 语文课堂中所涉及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技能,更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大部分语文课堂的真实情境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再回到有关于人的定义。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有一种别于自己教师的下定义的方法。也就是利用“种属”给概念下定义。什么是人? 很好办,只要知道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可以了。 然而问题又来了。在“人=种差+动物”这个式子当中,人和动物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这其实是在语文教学之前, 语文教师必须要弄明白的问题。 至少要有意识地探讨这个问题。 现如今,学生所面临的时代即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将来和学生进行职业竞争的不仅有人还有机器, 而且这些机器被叫作“人工智能”。 BBC 已经列出清单,精确地计算出哪些职业会被大概率淘汰。 李开复更是断言“十年之内,一半的职业将会被淘汰”。 所以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更要追问, 到底什么才是“人”的核心价值? 作为传承价值载体的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

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种差+动物”,这个式子也一定不止一个正确答案。该篇论文的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好奇心另一个是想象力。 好奇会害死猫,但是不好奇一定会害死人。正是因为有了好奇才有了无尽的探索。 正是因为人类对宇宙好奇,自然好奇,对生命好奇,对自己好奇,甚至对超经验超世俗好奇,才有了百花齐放的思想花园,才有了万紫千红的文学世界。 是好奇从根本意义上拓展了人的边界,文学的边界。 所以,所以语文课堂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培养并完善语文思维。 通过语文思维的培养和完善,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文本,让学生通过文本看透作家们要表达的事、要说的话。 再谈想象力。 第一个发明文字的一定是个天才,第一个使用青铜的一定也是。 人类从神话走来,从巫术走来,然后即将走向人工智能和量子通信。好奇心提出的问题,是想象力解答的,是理性求证的,是双手实践的。 是想象力给了人类翅膀。 所以语文课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古往今来的优秀人类文化,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2 什么是文本

文本,是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广义“文本”指的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 狭义“文本”指的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实体。 文本其实就是超大的语言符号。 既然是语言符号, 文本必然有能指和所指。 但是文本这种语言符号和字、词不同,它所涵盖的范围可以是一个句子(Sentence)、一个段落(Paragraph)或者一个篇章(Discourse)。

文本(text),从拉丁词源上来说,它表示编织的东西。这和中国“文”的解释有类似的地方。《说文解字》就解释“文”为“错画也”。什么是“错画”?就是交叠而成纹路。 文本就是作者的心灵世界和自然界的交叠,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作者的心灵世界和社会生活的交叠,比如《诗经豳风七月》;是作者的心灵世界和自己心灵世界的交叠,比如屈原《离骚》。文本是作者世界相互作用之后,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系统。 它的能指也许表现为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一个篇章,但是它的所指却是不明确的。与其说文本是语言符号,不如说文本是一段文化密码。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带领着学生分析、鉴赏和感受。

3 基于文本,如何带领学生拓展

3.1 语文知识的边界

任何语文教学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语文知识。 但是在语文教育领域,“语文知识”却一直没有清晰的范围。教师的语文课堂实际是“个体的教师任凭自己的语文个人知识在从事教学,学生在学的,完全是由不同语文教师随意择取或任意制造的不同东西”(王荣生,2015)。 语文课堂实际教了什么,往往是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教参和习题揣摩出来的。 又因为每位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一样, 导致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语文课堂总是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语文知识”。 那么语文知识到底有没有边界? 在语文课上是什么知识都可以引入,什么知识都应该引入,从而将语文课堂变成教师的“脱口秀场”吗?这肯定是不应该的。那么应该怎么办? 还是要回到文本。

文本必有密码,密码必有内涵。

比如,同样是造人的神话,女娲造人的方式是捏泥人。 后来捏不过来了就拉下一条枯藤,搅动泥浆,向地面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便是一个又一个的人。这样的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美丑。 你很难说出这样造出的人有什么秘密,具备什么内涵。而伊甸园当中的上帝, 则明明白白地将自己造出的一男一女两个宝贝命名为亚当和夏娃, 还详细的解说了他们两个人原材料的不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易中天教授在分析华夏原始族群的过程当中需要传唤夏娃“出庭作证”,借以解释中国的文化密码。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围绕文本组织安排自己的教学资料。 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语文课堂要达到合理地解释文本,揭示文本内涵的目的。

能够有效解释文本的教学资料, 就是语文知识的边界。

3.2 文本的拓展

该文将列举扬州月亮的意象, 具体说明利用资料拓展文本的方法。

扬州城又叫“月亮城”,蕴含着丰富的月亮文化。在历代吟咏扬州的诗词当中,“月”出现的比例都很高。其中的名篇名句,更是频繁月相关,比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隋苑楼台迷晓雾,吴宫花月送春潮”。这就好比像洛阳的牡丹、长安的雁塔、北京的长城,月亮已然成了扬州的地域特征物。 当地域特征物出现在诗词当中的时候,有时候只是形象,有时候却是意象。 文学创作都是独立的,但是诗人们如此爱写扬州的月亮,是偶然还是必然?

在研究诗词的时候,最小的单位就是意象。意象这个最小单位,不仅是一个修辞现象,而是诗的细胞。 这个细胞是由主体某一特征和客体某一特征遇合而成的。 目的并不是要表现客体,而是要表现主体的情志。那么扬州唐诗中“月”意象的为什么喜欢扎堆出现? 唐诗中扬州“月”的意象有哪些共同特点? “月”意象的频繁出现, 是否体现了诗人在扬州时的某种共同情感或者共同心理? 这种共同情感或共同心理是怎样的?

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光看月亮是没有用的。 首先,课堂当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扬州。 扬州在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一共有3 段,汉、唐和明清。 汉代几乎没有咏月诗留下来,而明清时期扬州已然不如苏州。所以在唐以后的吟咏扬州诗词当中,出现的带“月”意象的诗句多为经典复现, 比如,“十里画图新阆苑, 二分明月旧扬州”。 只有在唐代扬州咏月的诗歌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原创性”。 其次,唐朝时期扬州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是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 大运河的开凿第一次做到了沟通南北。

这样课堂当中解释扬州月意象的文本就被有效压缩了。首先文本只选取唐代诗歌。其次只选取那些描写扬州的,或在扬州写作的,并在诗句当中明确出现“月”意象的唐诗。 而唐朝扬州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因素及地理因素,无疑为南北“月”意象的对比提供了条件。

单独研究“月” 意象意义不大, 所以需要将单个“月”意象放回文本当中。 看它与其他哪些意象共同出现,又与这些意象组成了什么样子的语境。“月”意象的特征在这些语境当中,哪些特点是显明的,又有哪些特点是受到抑制的。 这样课堂当中解释扬州月意象的文本就被有效放大了。 比如,同样是写思妇与月亮。 身处长安的李白,笔下的思妇与月亮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而身处扬州的张若虚,笔下的思妇与月亮是“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一个安静一个流转,一个空旷一个淡雅,一个大气一个细腻。

文本的缩小,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对比的对象,进而控制对比的环境。

文本的夸大,能够帮助学生充实知识、开拓思维,真正地了解文本、感动文本。

在新时期,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人”的培养。现在教师面临的难题,已经不仅是追问人与动物的不同,还要追问人与机器的不同。好奇心、想象力、同理心、幽默感,只有具备这些核心价值,人才更是人。 人工智能的时代,是人被机器取代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人被机器解放的时代。语文课堂当然不能包打天下,但是语文教师毕竟有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探索的道路。“照本宣科”的课堂,和“脱口秀”的课堂都是应该警惕的。只有回归文本、 依据文本帮助学生分析、 依据文本帮助学生拓展,语文课堂才能更好地传承价值。

猜你喜欢
扬州意象月亮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意象、形神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