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重构:高校“新农科”建设发展探析

2020-01-01 20:56王平祥徐小霞刘辉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农科农业院校农科

王平祥,徐小霞,刘辉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为应对全球新的产业与科技革命,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重点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美丽健康中国等,农业、农村、农民被赋予新的发展内涵,承载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资源输出的高等农业教育应势而变,提出建设“新农科”发展战略。本文从建设背景、发展基础为切入点,探讨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新农科”的主要路径。

一、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亟需转型与重构

(一)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化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

第一,农业发展动能转换提升对农业技术需求。农业现代化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发展动能由传统依赖化肥、农药等现代要素投入转化为依靠信息、知识及生态环境等新要素,并通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要素的市场价值[1]。但是,知识、技术、资源环境等新要素的市场价值并未充分体现,农业增产增收动力机制未发生根本转变,建立在满足传统农业技术需求上的高等农业教育在农业动能转换中作用乏力。第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性发展要素瓶颈制约突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决策部署,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当前,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面临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支撑作用弱化,产业融合层次较低,农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产品品牌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我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片段化、碎片化问题依然突出,重生产、轻服务,重产中、轻产前和产后环节现象时有发生,需进一步加强整合协调机制建设[2]。原有服务于农业单一产业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专业体系、科技创新机制等迫切需要重构。第三,农村人口变化与基层社会结构转型促使乡村社会治理变革。农村人口及农村从业人数持续减少,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统计公报显示,相比2000年,农村人口减少33847.1万人,农村从业人口减少11010 万人;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农业就业人数减少11301.6万人。农村社会空心化、兼业化、副业化、人口老龄化等现象深刻影响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结构,高等农业院校必须从技术研发、产品供给及乡村治理等维度进行内涵重构与外延拓展。

(二)高等农业教育深层次问题导致教育与行业产业“两张皮”现象凸显

一方面,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未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人才“匮乏”问题。2008—2018年,全国农林院校培养本、专科人才4225241人,各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共培养农学门类高级人才982879人,其中研究生、博士生高层次人才192323人。但是,国家培养的农科类人才并未有效转化为推进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优势。据2016年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及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分别仅为1.2%、1.5%和8.0%。同时,农科类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率偏低,涉农专业大学生面向“三农”就业意识淡薄,基层就业动机不足,以某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为例,仅有7%的学生选择到农村和基层工作[3]。另一方面,高等农业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与现代农业发展实际脱节。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创新步伐不断提速,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以中国农科院为例,近5年获得各类知识产权数量占过去30年总量70%以上,但在农业科技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学科仅占19%,17%处于并行阶段,处在科技水平跟跑阶段成果约占64%,与现代农业要求存在差距[4]。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抢占未来农业发展制高点,打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三)高等农业教育人才供给与农村现代化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当前,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之间不匹配。第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建立在传统专业教育模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没有突破专业化的藩篱,学科知识结构彼此割裂,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单一学科制定,加之农业院校引进教师偏重传统优势学科,人文、艺术和哲学类师资不足,学生人文素养普遍较弱,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跨领域、跨行业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供给。第二,知识传授片面化。当前农业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较陈旧,关于农业农村阐述往往停留在传统农村低质量发展阶段,对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缺乏学理分析,对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缺少正向引导,致使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元目标与实际就业背离,农科学生基层就业比例不足20%[5]。第三,涉农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接触农村基层或者涉农用人单位等涉农实践经历十分薄弱,调查显示,仅有4.83%和1.85%在校大学生拥有较多且充分涉农实践经历,涉农实践经历非常不足学生比例占到40.52%[6],由于对服务农村农业缺乏心理认同,无法对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机会和前景进行客观评判,不利于培养学生投身乡村建设情怀。因此,重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跨学科专业知识重组,有利于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需的人才。

二、建设发展“新农科”正当其时

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为高等农业教育建设“新农科”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当前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为其营造了重要发展环境,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发展实力也为新农科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高等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为“新农科”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一系列方针政策,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历史性地将农业农村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优先位置。2017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先后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国家战略发展调整势必引发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回应性变革。2018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发文提出发展“新农科”。2019年6月,《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开辟了我国高等农林教育新纪元,明确新农科建设必须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健康中国;9月,全国50余所涉农高校及专家代表共同提出“北大仓行动”,围绕新型人才培养、专业优化、课程改革、实践基地、师资培育、协同育人和质量标准推出新农科建设八大新措施;12月,发布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提出了新农科改革实践方案,涵盖5大改革领域、29个选题方向,突出创新导向、特色导向和实践导向,着眼解决长期制约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重难点问题,探索面向未来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新范式。同时,“新农科”建设与国家“双一流”建设同频共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相继出台系列关于推进“双一流”建设政策和意见,高等农业院校积极谋划,并以发展“新农科”为契机推进高等农业院校“双一流”建设。

(二)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水平提升和理论研究为发展“新农科”提供坚实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综合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学科专业实力显著增强,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涉农高校4所,一流学科建设涉农高校15所,“双一流”建设农学学科共计24个。随着高等院校学科结构由单科性向多科性和综合性发展转型,设置非农及非涉农专业的农林院校数大幅增加,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向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领域拓展,开设专业覆盖除军事类外所有专业。学科多元化发展与农业领域高峰学科建设双向驱动,2019年9月公布数据显示,全国20所高等农业院校7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ESI前1%学科领域数量超过5个,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7所大学农业科学领域进入ESI前1‰。可见,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建设“新农科”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更有利于辐射带动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全方位转型升级。

高等农业院校围绕“新农科”相关主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为“新农科”建设发展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支撑。通过在“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新农科”,共查询期刊文献115篇,其研究主题涉及新农科内涵界定、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优化以及建设路径探索等方面。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为贯彻落实新农科建设系列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共资助立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00项,涉及新农科建设发展理念研究与实践、专业优化改革攻坚实践、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质量文化建设综合改革5大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新农科”建设。

(三)高等农业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与国际合作交流中为“新农科”建设创造不竭动力

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在服务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探索出各具特色科教融合、技术推广、定点扶贫、人才培训等经验做法。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十九大以来,抓住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牛鼻子,凝练“四个一”发展模式,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培育出了以油菜、柑橘、种猪、兽用疫苗、绿色超级稻等为代表的标志性创新成果,5年来,共计示范推广新成果、新技术200余项,带动发展农业产业新增产值超千亿元[7]。同时,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国际农业教育发展联盟中逐步拥有话语权与主导权,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包括中国、俄罗斯以及非洲和欧洲等丝绸之路沿线12个国家59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由40所中国农林院校和30所“一带一路”沿线农业院校联合组成。发展“新农科”必须既扎根于中国大地,在服务我国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凸显中国特色,同时也要具备国际视野,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前沿与研究热点,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在国际舞台上交流合作,体现世界水平。

三、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新农科”路径选择

“新农科”以融入全球新技术革命为发端,以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为导向,以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核心问题为关键,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培养具备“三农”情怀的知农爱农兴农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新型人才为目标,重塑知识体系(多学科交叉、基础与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学科专业体系(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贯穿、国际规范与产业需求融合)、培养体系(理论教学与能力训练联结、创新创业与产学研联动)、组织体系(专业团队与跨学科机构配合、实体与虚体组织结合)、治理体系(组织设置与制度建设贯通、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协调)等,实现高等农业教育转型与变革。

(一)深化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第一,布局新农科课程体系。拓展学科外延,根据产业变革与经济社会需求,从不同学科中抽取知识元素,重构传统农科知识体系,开发新课程,设计与新农科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打造“金课”,建设新农科专业核心课程群,推出新农科微专业。第二,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型人才着重强化通专融合、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复合型人才突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实用技术技能。完善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导师制、小班化、研究型、国际合作培养等路径,推进本科生进实验室、进课题、进团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注重学生通专融合培养,2020年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加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深度融通,促进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内在联通,构建通专融合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要体现在教育全过程,专业教育要融入通识教育理念。实施荣誉学位制度,改革主辅修制度,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多方协同育人平台、国际合作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三是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集聚学校、农科院所和农业企业创新资源和育人要素共享、互补、互动,将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在实现产业扶贫、促进行业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推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和教学能力,为本科生配备行业(企业)导师,开展项目式、参与式学习实践,让学生亲历农业发展变革,激发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和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原动力。例如,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理念、新机制、新平台,建立赣南模式、武穴模式、扬翔模式等三类典型育人模式,推进“专业+产业”“专业+行业”“专业+企业”协同育人,显著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二)促进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

第一,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围绕农业系统价值链、农业产业生态链、农业产品健康链,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纳入新农科专业知识体系范畴,重点发展人类营养健康与食品、农业生物技术与绿色生产、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乡村发展与社会治理、国际农业与全球化六大新兴学科领域[8],力争在重点学科领域实现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顺应农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华中农业大学近年来先后新申办了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智慧农业、生物医学与健康、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应用生物科学、大数据营销等新兴专业,大力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与农业农村新发展相结合。第二,培育农林特色优势学科群。坚持“局部创优势,整体上水平”原则,不断优化主流农学学科布局,以传统优势农学学科聚类辐射新兴交叉学科。围绕农业产业需求,推动农理、农工、农文、农医深度交叉融合,积极培育农林优势学科群,解决区域农业共性发展问题。三是布局“新农科”组织体系。优化学科组织机构,形成学科群、学科点和学科方向结合,重构学院、学科布局,加快构建各类交叉科学研究院,探索实体与虚体相结合运作模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评价体制、人才引进方式等。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先后成立了交叉研究院,围绕“3+X”方向(即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科技与智慧农业、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及任何符合“高、精、尖、新、缺”导向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坚持研究内容交叉性、前沿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坚持尊重科学研究规律与个性化支持相结合,坚持科技创新实质性协同攻关与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相结合,给予发展预算单列、人才政策单列、博士后支持政策单列、研究生指标单列、科研用房相对集中的“四单列一集中”的特殊支持政策,推动交叉科学研究院成为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和“蓄水池”,首批聘任了5个研究团队和37名研究人员。

(三)促进办学主体资源共享与集成创新

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打破资源壁垒,力促办学主体间资源共享。第一,构建多元化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发展理念,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学科发展原动力,打造集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农科教研基地。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政府合作成立神农架科技创新中心,联合开展科学探究、科技成果转化和区校合作,协助林区整体谋划技术产业发展。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省襄阳市合作成立现代农业研究院(校区),强化乡村振兴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人才与科技供给,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中外融合。第二,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农业高等教育必须着力为农业技术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途径、新材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和新方法。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实体,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岗位科学家和相关专家为骨干,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参与农业科学知识普及、专业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示范。为加快发展营养与健康新兴交叉学科群,加强与“大湾区”紧密联系合作,华中农业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合作成立深圳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建立现代农业“智库”,以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湖北省重点智库)以及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农分中心为依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2017—2018年共提交省部级以上政策咨询报告60余篇。2020年6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持续助推湖北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华中农业大学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荆楚行”,2020年的主题是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旨在通过楚才服务农业产业行动、科技成果在鄂转化行动、疫后重振调研宣讲湖北行动、荆楚“三农”人才培训行动和留鄂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等五大行动,增强教师育人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以贡献求发展,以行动显担当,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双促进”的前景。第三,推进农业高校校际实质合作。完善农业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协同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研教改、师资交流、学分互认、学科竞赛等开展平台共建和资源共享,通过人才交换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共建农业实践教学基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等途径开展实质性合作。

(四)推进多维度全方位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

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合作向纵深推进,参与全球农业发展竞争。第一,加强科研合作。华中农业大学围绕一流优势学科,以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筹建国际农业教育与科技合作中心,强化对未来农业发展前瞻性、引领性研究,先后成立了动物疾病防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中英植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中澳园艺和城市有害生物联合研究中心、中澳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联合实验室(校级)等国际科研合作研究中心,促进优势学科强强联合,多渠道争取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和科研院所合作,举办或参与中埃农业科技论坛、中巴农业科技论坛,推进沿线国家农业科技合作;加强“一带一路”区域与国别研究,成立了“东南亚研究中心”“埃及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和“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加强农业智库建设。第二,强化人才培养合作。拓展中外联合办学实体机构功能,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吸纳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入新农科人才培养过程。华中农业大学实行“学校优势专业+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模式,打造“2+2/3+1/4+0”的联合办学项目,与英国哈伯·亚当斯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奥本大学等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创建了一批特色鲜明、反映良好的品牌项目。第三,推进涉农师资合作。与国外高水平涉农大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打造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团队。坚持长聘与短聘结合,直接引进与柔性引进结合,大力引进海外高水平教师,优化农业院校师资结构;支持中青年农业学科学术骨干对接国际知名学者,建立学术合作关系,鼓励教师到国际组织、国际期刊任职,参加高水平国际农业学术会议。

结语

高等农业院校必须牢固树立面向新农业、面向新农村、面向新农民、面向新生态的“四新”理念,不断探索新农科建设路径,始终着眼于“五个”坚持:第一,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按照国家新农科建设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系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一流创新创业教育和一流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着力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第二,坚持国家需求为导向。围绕全球粮食安全、农业农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探索新农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路径。第三,坚持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破除学科壁垒,开展学科联合攻关,运用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学科,打造农科与理、工、文、医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学科知识体系。第四,坚持资源集成为支撑。瞄准农业现代化科研新方向,探索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农科教深度融合,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联合创建农业产业创新平台与创新中心。第五,坚持对外开放为保障。健全完善国际合作与交流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科研、联合办学、师资交流等常态化的实质性合作与交流。

猜你喜欢
新农科农业院校农科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