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隐形贫困生资助问题

2020-01-01 14: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贫困生隐形资助

(西安培华学院思政部,陕西西安 710125)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1]精准扶贫即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也关系到2020年我国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一个都不能掉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战略重点,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重任,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不能因为贫困而中断学业;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聚集地,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重要任务,不能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更应主动承担起贫困学生的学业生活保障,这其中不仅包括建档立卡的“显形”贫困生,还应包括未被认定为贫困,但在生活中经济上确实有困难的“隐形”贫困生。高校扶贫工作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部署中的重要环节,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运用于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关注高校贫困资助认定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深化对教育扶贫的认识都有重要意义。

1 高校隐形贫困生特征

早在2018年,“隐形贫困”便成为了网络热议词,即指“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的人”[2]。在高校中也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未被认定为贫困生行列,但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生活上及经济上的贫困,称之为隐形贫困生。隐形贫困生的产生分为两类。一类为表面上能按时缴纳学费,但实际上家庭条件困难。学费大多来自于父母借债,家庭承受较大经济负担;学生自身日常生活拮据,衣食住行处处节俭。这类学生产生原因一方面由于自尊心较强、不愿让他人看笑话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不愿让他人知道自身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原因则是在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过程中政府、学校、班级在等方面的工作失误,对实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存在调查不准确,认定过程有失公平等现象,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无法得到帮助。这类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为解决自身经济困难只能寻求打工兼职等途径,往往无法做到学业与兼职工作的生活平衡,就会产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顾此失彼,因此而耽误学业的案例屡有发生。第二类隐形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则是,由于自己的虚荣心问题,过度追求无法与自身经济条件相匹配的物质生活。表面上光鲜亮丽,生活中奢侈浪费,但实际家庭经济情况却捉襟见肘。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则是因为这类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易受他人影响。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和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危害性问题出来,比如当今社会频繁发生的网络贷、裸贷等校园贷行为,给原本贫困的家庭致毁灭性的困境。[3]

针对于上述高校隐形贫困生问题,笔者认为,高校隐形贫困生资助认定问题刻不容缓。

2 高校贫困工作认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一般认定流程为,每学年进行一次家庭经济生活困难生认定工作,认定标准以贫困证明为主。学生需要在寒暑假期间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由家庭所在地的基层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在开学后,需手写《贫困资助申请》详细介绍家庭成员和其经济情况。并由辅导员和班级测评小组结合学院标准、日常消费、家庭经济和在校实际生活情况,认真进行评议,确定贫困档次,后进行全院系公示,个别学校有家访或者电话访问等。

根据上述流程,不难发现在高校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虽然工作流程严谨客观,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无法得到帮助。

2.1 认定流程简单精准度不高,政府学校无法统筹兼顾

2.1.1 政府方面,高校贫困生在申请贫困认定的过程中,需要到家庭所在地的社区(村)、街道(镇)、区(县)民政部门盖贫困证明的“三联章”。在此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滥用职权和个别工作人员不作为情况,如“只要有需求就盖章”的审核工作不严谨现象,“真贫困”和“假贫困”无法区分,部分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现象偶有发生,使“假贫困”顺利拿到高校贫困生认定。另一极端现象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认定的必要流程即家庭所在地基层民政部门的家庭贫困证明。而在部分地区的基层民政部门,尚存在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等现象,对该生所在家庭贫困认定工作材料审核不严谨,流程不规范,使该家庭不被民政认定为贫困家庭。导致部分真实贫困的学生无法开具家庭贫困证明,使“真贫困”无法得到国家应有的帮扶。

2.1.2 学校方面,我国现行的“奖、勤、助、贷、补、减、免”的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学期间的经济压力。但大部分学校在对于贫困生认定贫困的过程中,往往依靠学生家庭所在地对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贫困证明。若无家庭贫困证明,即使该生日常生活拮据,也无法为该生提供全方位的国家政策帮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帮扶,无法提供国家助学金及助学贷款,学生经济压力问题仍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大多数学校除学生学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贫困证明外,还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的标准和细则。这些自己制定的标准和细则,往往不能解决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具体实施阶段易出现漏洞。

现象一,认定标准无法统一。我国对于高校贫困生的官方定义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负担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费用,或负担教育费用非常困难的学生。[4]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生活差异巨大,对于贫困的标准,各地认定情况不同,精准扶贫视域下,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勿搞“一刀切”。而在具体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过程中,大多为学校班级辅导员领导班级评议小组进行评测,这就导致主观色彩严重。有些学校在认定贫困生过程中,明确说明,不能使用手机及手提电脑等相关电子产品,而在当今5G时代,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物品;对于相关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电脑更是日常课业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可见,学校在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方面不够全面,有失公正。现象二,贫困资助申请可信度无法辨别。大多数学生一般在新生入学时就已在家庭所在地申请相关国家资助帮扶,已开具相关贫困证明。辅导员和评议小组对新生不了解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来进行认定,缺少客观判断,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这就存在一些弄虚作假现象发生,“真贫困”和“假贫困”无法区分。另一方面,各高校各院系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基本上每位辅导员负责班级众多,学生人数平均上百人左右,工作量大,无法准确评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和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2.2 认定过程不够人性化,无法兼顾高校贫困生内在心理变化

高校大学生处于正处于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完善时期。内心活动较复杂,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内心波动较大。而来自贫困家庭的高校大学生,更是需要关注的对象。大多数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虽学习成绩优异,但因贫困、生活窘迫等原因,内心敏感,导致自卑心理严重;不希望他人知道自身实际情况,自尊心较强。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环节,要求学生提供具体家庭情况材料,需详细介绍家庭贫困原因,为何要申请贫困生认定,国家助学贷款等原因。这无异于将贫困生不愿向他人透漏的“隐疾”,曝露在众人目光之下,更有甚者要求学生须当全班同学之面,做相关申请陈述。此类要求使部分贫困学生“望而却步”,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愿自己难堪,宁愿做“隐形贫困生”也不愿做“显形贫困生”。

3 精准扶贫视域下对高校隐形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建议

3.1 改良资助方式,建立隐形资助机制

学校建立大数据平台,通过关注学生校园一卡通使用情况,辨别隐形贫困生,如观测学生在校食堂刷饭卡次数。根据学校当地具体生活标准,观测全校学生校园一卡通使用情况,全校学生平均消费水平,设定每餐平均消费额度,重点关注每月多次刷卡,每餐金额远低于平均水平且未申请高校贫困生补助的学生。学校可通过大数据观测,对这类学生进行隐形资助,每学年按一定比例将补助金额发放到学生校园一卡通之内。此举既保护有需要学生的自尊心和隐私,也对其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做到精准筛选,温度资助,准确帮扶。

3.2 加大观测力度,提供隐形资助福利

将班级贫困生认定评测小组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小组,由每班辅导员负责。通过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及网络社交app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状态等社交软件,观察生活状况,发现隐形贫困生,区分“真贫困”、“假贫困”。并由学校院系设立特定资助平台,对隐形贫困生给予一定生活照顾,如提供勤工俭学工作岗位,每年按比例提供一定交通的补助,杂费的减免等措施,以减轻生活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

3.3 分类分析,精准帮扶

深入了解高校隐形贫困生未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原因,按学生需求分门别类,实施精准化的帮扶政策。在尊重学生自身意愿的前提下,一对一了解学生生活困难原因,对自尊心较强,内心敏感学生,心理进行疏导;对当地民政部门不作为问题,由学校出面进行交涉,针对于学生的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高校隐形贫困生问题。将精准扶贫思想落实于高校隐形贫困生资助问题。

猜你喜欢
贫困生隐形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隐形药水
“0感无暇” 隐形妆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