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埃克曼版《天鹅湖》的创作手法初探

2020-01-01 10:01丁宏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天鹅湖亚历山大编导

丁宏建

(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214000)

1 舞剧《天鹅湖》概说

1.1 创作背景

《天鹅湖》原为柴可夫斯基于1875—1876年间为莫斯科帝国歌剧院所作的芭蕾舞剧,于1877年2月20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之后作曲家将原作改编成了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天鹅湖》组曲,组曲出版于1900年11月。《天鹅湖》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剧,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作为古典浪漫主义的代表作,舞剧所讲述的剧情:在中世纪,古典芭蕾舞蹈《天鹅湖》取材于民间童话,主要讲述了宫廷中的王子和被魔王施予魔咒变成天鹅的公主坠入爱河,这对恋人为了坚守纯真的爱情而勇敢地与魔王相斗争,最后终于战胜了邪恶,圆满地走在了一起,并且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1]:光明能够战胜黑暗,善良可以战胜邪恶。《天鹅湖》成功塑造了象征性的4 个角色形象:纯洁的白天鹅(公主奥杰塔);诱惑的黑天鹅(恶魔的女儿奥吉莉娅);正义的王子齐格弗里德以及邪恶的魔王罗特巴特。

1.2 编导简介

亚历山大·埃克曼是当代舞蹈界的先锋代表之一,以节奏轻快,幽默另类的编舞活跃在国际舞台。2001—2005年于瑞典皇家歌剧院和NDTⅡ团为舞者。2006年开始作为编舞,至今已经与全球45 个舞团进行合作,包括芭蕾舞、现代舞、电影、广告等跨界领域。他的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仲夏夜之梦》《反向》《Play》等。他在自己的剧场创作中,遵循的一个原则是:紧紧地抓住观众的眼球并为他们创造临场感。他所认为的剧场魅力就是:作品、空间、观众,3个要素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联系。

作为当今世界舞坛最炙手可热的编舞家,埃克曼发挥其诙谐幽默、独出心裁的创意风格。在这部作品中,亚历山大·埃克曼以独有的艺术思维重构了时间,再造出空间,赋予了“《天鹅湖》”全新的符号意义,使作品具有历史的追溯性和再造性。当观众进行观看时,想象思维也变得开放立体起来,浑然不觉中激发出无限的情感可能。打破常规,推陈出新。

1.3 舞剧段落

第一幕:1877年(more or less)。略带滑稽幽默地讲述了“《天鹅湖》”的前世由来;通过编舞家、经济管理人、歌手、演员、贵妇、运动员等不同身份人物角色的设定,以及上下两层马蹄形环绕的21 道门将舞台空间前后分层运用,巧妙勾勒出19世纪俄罗斯芭蕾舞生存的文化背景。花腔女高音、戏剧念白加上富有节奏的人声演唱充满装饰性,表演诙谐幽默,十分有趣。

第二幕:137年后。大幕升起,一个波光粼粼的湖泊出现在舞台上,身着黑灰紧身衣头戴帽子的舞者如雕塑般栖息在水面上。这群“天鹅”抬起翅膀从轻微抖动到快速划动,再到手臂大幅度甩动,在空中制造出发射状的水花形状,由小渐大一片水的海洋。“天鹅们”起身由舞台两侧开始交叉、滚地、俯冲、滑行、奔跑,动作层次丰富诡异,舞者出其不意的动作与水花交相措,仿若一群天鹅们徜徉在一片湖泊之中,带给观众巧妙绝伦的视觉震撼。正当观众沉浸其中,无比期待下一步会有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画面时,两只黑白现代科技感十足天鹅出现,打破了人们对黑白天鹅的一贯印象,充满戏剧性地在舞台上对打起来。之后舞者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直接过渡到一名舞者穿上橄榄球护具站在舞台正中间,而舞台上空却坠落下1 000 只橡胶鸭子,散落一地。当所有的“天鹅”模拟人类手持彩球、锣、低音号、小提琴、小号、游泳圈、潜水服甚至是一盆树走上舞台后,一幅水上狂欢节的景象被呈现出来。

第三幕:427年后。一个机器人天鹅在上场口缓缓地走到下场口。人们哄堂大笑,怀疑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2]。本以为会是一段全新的舞蹈,在此时此刻却戛然而止,让观众意犹未尽充满无限想象。在意料之外的结局,却是意外的好评不断,如此“不负责”的编导却深得观众的喜爱,掌声不断,意犹未尽。

2 亚历山大·埃克曼版本《天鹅湖》的创作手法

2.1 选材

世界各地的编导对《天鹅湖》进行改编,试图从中挖掘多元化的精彩内容。改编经典从来都是利益的双刃剑。前有经历时代淬炼,被作为浪漫芭蕾代表的原版《天鹅湖》,后有被称为“21世纪现象级作品”的马修·伯恩男版令人窒息的《天鹅湖》,但在众多《天鹅湖》作品之中,瑞典舞蹈家亚历山大·埃克曼版《天鹅湖》给笔者留下了叹为观止的印象。亚历山大·埃克曼凭借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作手法,对于经典之作《天鹅湖》进行了大改变,颠覆传统打破经典创造出未来感的《天鹅湖》。《天鹅湖》不再是唯美,而变得更加具有未来感、科技感,以及贴近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从中和观众产生共鸣[3]。亚历山大·埃克曼以《天鹅湖》为切入点,选取其中天鹅的角色进行扩展,以《天鹅湖》故事本体出现的“前世今生到未来”为主题内容,确定整个舞剧的整体走向对主题形式风格的进行直接定位。选材角度新颖别具一格,风格突出,符合编导的个人魅力。

2.2 立意

此作品所独特之处在于区别于原版的立意不同,亚历山大·埃克曼所展示的是:一场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生存环境竞争问题。此消彼长人类对于大自然过度的侵占就会使得其他动物无家可归,最终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理。最后一幕,以一个类似于机器人的角色出现在舞台上没有任何感情,没有任何的动物植物存在地球上,而是在外太空之中进行新的生存,也警示我们对于环境的保护生命的关爱必不可少,学会和世界共处,知道自己的渺小。

2.3 服装

此部舞剧中出现多次服装的变化,而每一次的变化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从色彩的搭配、材质的选择、风格的变化来推进整部剧的走向。所有的衣服不只是起到遮蔽身体的作用,更是一种搭配一种雪上添花,一起来帮助这部舞剧更加完美。

第一幕中粉色白色服装。体现出《天鹅湖》那种高贵梦幻的感觉,仿佛是在古典时期人们那种约束自己女人生穿紧身衣昂首挺胸保持完美身材的时代。所有的演员身穿粉色或者白色的服装来在舞台上进行舞动。有的是身穿裙子的小女孩,有的是身穿白色紧身衣的士兵,有的是怀抱婴儿的妈妈,有的是啦啦操的队员,也有着中世纪的贵妇形象等各式各样的演员形象,一片粉白的海洋一时间发生在中世纪街道上。日常生活在被搬上了舞台上呈现出来[4]。亚历山大·埃克曼把在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发挥到极致,通过粉嫩的颜色来表示《天鹅湖》的“前世”是从一个如此浪漫的环境中自然流露而出。编导此细节的安排符合对于原版《天鹅湖》的解读。更是通过自己对于颜色的把控,给舞剧的视觉效果进行了流畅的转场,使观众产生心系之感。期待接下来所发生的内容。

第二幕中的黑灰色紧身连体衣,演员们并带着黑色的帽子。身形好似黑色的天鹅。使得整个舞台变得一片漆黑,以黑色的为主,突出黑天鹅的部分高傲冷酷帅气。一副生人勿近的冷漠感,小团体此时此刻在自己的场地里进行的自己的活动,不受人打扰。每种群体都有着自己的准则和约束。这个高贵的群体在此时此地此刻完全的放松自己,释放自己的内心畅快淋漓地在水中游动舞者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示天鹅的身体形态。是那样的具有野性美。天鹅不再是高贵的,而是疯狂的。

黑天鹅和白天鹅以身穿镂空式上衣充满现代科幻的感觉再加上芭蕾舞的ToTo 裙科技与古典的碰撞,让人在视觉效果上又感到异样的和谐。两人互相掌掴一改天鹅高雅形象,让观众啼笑皆非,在水中的天鹅也不再互相友好开始了搞怪式争斗。但这也开始象征着天鹅不再自由而开始变得可怜,虽然是在美好之中,却深陷泥潭之中开始不能自拔。

身穿橄榄球服装的天鹅。在场上唯一一只天鹅身穿这样的服装格外的抓人眼球,那他所表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突兀的一个角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接下来的闹剧出现观众不会感到不适。反而觉得理所应当见怪不怪编导一直在挑战观众的承受极限。观众也欣然接受。

身穿五彩斑斓的体操服搭配着芭蕾鞋。拟人化的天鹅开始出现模仿着人类的动作生活,让人觉得意外的场面出现。台下的观众对此可能会不理解出现这一幕的原因,正是编导开始进行主题的释放,人类在水里生活开始失去了土地,那么下一步是不是人类已经失去赖以为生的生存空间。此时此刻的纵情享乐显得更加的滑稽可笑了。

在第三幕中出现身穿黑色泡泡服天鹅的造型设计科技感未来感直接凸显短短的1 分钟就结束了第三幕没有过多的留恋,为观众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最后一幕,虽然只有一位演员在台上,但是却让人记忆深刻流连忘返[5]。

亚历山大·埃克曼的《天鹅湖》中大量地进行服装变化,使得整部剧跌宕起伏充满新鲜感,让观众能够一直被吸引不会视觉疲劳,深深地抓住观众的心理和观众进行心灵的博弈。服装造型的创作,意在突破表面化、打破常规。以实际出发却充满奇幻质感。虚实结合,从现象看本质。

2.4 道具

亚历山大·埃克曼的编创的作品中,善于运用大量的不同寻常的道具,来帮助自己的舞剧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在第一幕中一个U 型舞台并且带有21 道门的道具出现在舞台上,将舞台分割为上下两个部分,使得空间应用更加丰富立体,借助其中门的开关进行队形动作的转化,也以此为界限转换场景更加富有临场感觉,让观众不会觉得是一场简单的舞蹈表演,更好像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让观众走进剧场走向舞台,符合亚历山大·埃克曼的编创特点。这一幕中运用的道具,为此段所发生的故事进行配合,把中世纪的繁华景象搬上舞台,在观看之中忘记舞台,更加身临其境。

第二幕中水舞台的应用。第二幕中黑天鹅的部分一个大大的水池搬到了舞台上,把天鹅那种在水中嬉戏玩耍、时而起舞、时而走动、时而独舞溅起水花的娱乐镜像呈现在舞台上,好似真的天鹅群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活动,符合自然条件,却挑战舞台条件,让人为之叫绝,惊叹不已。这位鬼马编导天才把看似平常的事物进行不起眼的处理,营造合乎时宜的情形。这一段水舞台的大胆应用为后来编导提供了更广阔的编创思维,拓宽艺术创作道路,拒绝故步自封,一味地在自己的模式中无法自拔。

从天而降的小鸭子,令人联想到丑小鸭的故事,幽默风趣的道具让观众哈哈大笑,这也正是编导的别有用心。童话故事《丑小鸭》的内容与经典作品芭蕾舞《天鹅湖》相结合,奇奇怪怪的搭配有不同之处却内涵千丝万缕的粘连。这其中巧妙的心思亚历山大·埃克曼偷偷地融入舞剧之中,让观众去思考,去发现其中的乐趣。使得观众从一个欣赏者到参与者,完成编导给观众的任务最终通关[6]。

2.5 动作

生活化动作的展示,第一段中,演员们随意走动,做着日常生活中行为举止。母亲怀抱小朋友、啦啦队员的日常训练、小朋友的嬉笑打闹等,一切那么自然舒适,毫无刻意加工修饰。此举贴近生活,使得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

在第二幕中黑天鹅整齐划一的动作在水中奔跑交叉舞动手臂模拟天鹅的翅膀,然后脱下外衣进行抽打水面,模拟翅膀扇动水面激起波浪的形式。现代舞与芭蕾的结合,突出了随性而又优雅之美。长长的线条与快速流畅的动作,在外形上的表现是体现编导功力的一种。在表达形式上也进行创新并其他类似的舞蹈种类当中吸取或者借鉴了舞蹈词语和表现手法,进而让作品出彩,更胜一筹。

3 结语

为了反抗古典芭蕾的“开绷直”的束缚人体的训练体系,为了自由具有反抗意识的现代舞先驱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是公认的现代舞创始人,是她引领舞蹈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使得舞蹈从童话中走入现实,贴合普罗大众。现今的现代舞现在已经有了更深的发展趋势,那么什么是现代舞怎样跳才更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了严格的分界线。对于芭蕾也不再排斥,甚至出现了相互融合的状态,以《天鹅湖》为例,这一经典作品原身是芭蕾舞,但是现代的更多编导通过叠加的方式进行再创造,创造出了现代芭蕾。

在亚历山大·埃克曼的作品中,大家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单一直线的发展性,可能他有丑有美,但是他没有对没有错,符合人们审美取向的是好作品,但是不符合人们审美取向的他不一定是坏作品。对于一个编导评价在于他的个人编创思维、个人魅力。一般普通的编导是做不出来有内涵有层次有底蕴的东西,是真的经过岁月的沉淀去积累,相当于是把编导的个人魅力释放出来了,他的个人魅力有多大他作品的影响力就会有多大。好的作品是有味道的值得再三去品味的,每一次的观看,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但是就在众多不同的结果之中,他们有着一个统一的答案,前提就是以人出发,人是有共通性的,所以说即使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运用,但追根溯源终究是以人为本。编导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让人们去思考久而久之可能就会接受他,那么他就会成为大众追寻潮流的一种趋势。

但是发展到这里之后是否还会出现新的转机,笔者认为是一定会的。现在这种创作方式再延续下去,是不是又会回到最初的起点,以一种圆形方式在运动在发展也不可否认,但是我们现阶段要做到是坚守当下,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及时预判新的方式,引领未来。

猜你喜欢
天鹅湖亚历山大编导
一起去天鹅湖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荣成“天鹅湖”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天鹅湖里的天鹅去哪儿了
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孩子与海豚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