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
摘 要:情境教学法以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为根本,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场景,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学习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经实践证明,将其应用到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去,有利于整体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理论分析、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就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生活情境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并付以案例佐证,愿意抛砖引玉。
关键词:情境教学 初中化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獻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2-0131-01
相比单调而枯燥的传授式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能够将知识与特定的场景有效的结合起来,能够在使得学生的多重感官得到有效刺激的同时,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所提高,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集中精力的学会更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因此,作为一线初中化学教师,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此问题研究的程度,为学生创设更精彩的情境,让学生收获更理想的化学学习效果。
1 关注问题,巧创问题情境,提供探究思路
问题是连接学生与课本知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有效桥梁,良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能够给予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思路,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深入、透彻的理解某一化学知识点。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程度,了解学生的诉求、需要和兴趣,以此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更有效、科学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时,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给学生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白磷和红磷两种物质是不是可燃物?(2)为什么外在条件相同,白磷、红磷虽然同时放在了铜片上并给点燃,但是红磷却没有燃烧?(3)为什么同样是白磷,将其放在铜片上就燃烧了,但是放在水上就没有燃烧?在此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了相关的视频,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很好的激发了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同时,三个问题又是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会总结出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这样的教学,在相对轻松的过程中让学生达到了印象深刻的学习效果。
2 重视实验,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不得不说,初中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视实验探究的学科,有效实验教学的展开不仅是新课改的新要求也是让学生学会更多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适当的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实验情境,在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中,点燃他们的热情,并能够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而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准备好化学实验条件和素材,给予学生自主实验的空间、时间和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引导,让学生能够更高效、高质的完成化学实验。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内容时,就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以及教学的实际需求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实验小组,之后让学生来到实验室,通过分工合作亲自制取二氧化碳。在实验开始之前,给学生们准备了石灰石、稀盐酸、锥形瓶、长颈漏斗等实验药品和器材,之后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学习二氧化碳的制作过程,之后,学生们根据微视频来自主操作实验,在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负责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经历了失败,自我检查问题等多个实验环节之后,不仅深刻记住了二氧化碳的制作原理、流程,而且也意识到在制作二氧化碳的盐酸不能太浓等注意事项,最终达到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3 联系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应用能力
生活是一个大的资源库,很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一些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是十分有效的,不仅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的能力。而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找到生活和化学的结合点;另一方面,需要广泛综合生活中的化学素材,给予学生丰富的化学学习感受。
例如,在教学序言的内容时,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几个有趣的现象,分别是烧不坏的手帕、空中生烟、雨落花开绿叶出,这几个现象的展示不仅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也感觉到了化学的奇妙和美好,有了这样的开端,学生都对学习化学产生了很大的欲望,为其今后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方法需要落实到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去,而本文所提出的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生活情境三个策略不够具体和全面,在日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和总结中我还会继续研究和探索此问题,继续为初中化学教学事业的发展进步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 卢敏.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A].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 由永妮.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