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两性”“两能力”的教学初探

2019-12-30 01:54王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两性积极性素质教育

王刚

摘  要:本文就素质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思想在学校体育中的运用,通过稳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论述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两性”,即学习兴趣性和积极性,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两能力”,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而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两性”和“两能力”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对学生各方面发展有着特殊作用,在培养学生“两性”“两能力”方面,阐述了笔者的一些观点以及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培养  兴趣性  积极性  创性能力  竞争能力

中图分类号:G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b)-0184-02

在当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教师真正理解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又该怎样进行呢?我国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相比,更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其民主性则表现在更加重视学生“两性”的发展,即学习兴趣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其科学性则表现在更注重学生“两能力”的培养,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而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两性”和“两能力”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对学生各方面发展有着特殊作用。因为体育教学具有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中人际交往的灵活性等特点。在体育教学该如何进行培养学生“两性”“两能力”呢?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农村小学学生。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惯性做法是喜欢用强制方式去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学生在被动、命令,权威的方式下,久而久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道障碍。淄博高新区第四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的主要来源在农村,学生的基础水平不一样,体育意识不强。所以,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不少麻烦,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尝试做了以下3点。

(1)在课上,先不讲教学内容,先让他们自己做游戏,会做什么,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必要情况下,教师点拨指导)。

(2)让学生自己在特长方面表现自己,通过课堂展示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达到自信的目的,从而让学生自己愿意学、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课堂练习中去。当他们发现自己轻而易举学到了技能,获得了掌声和成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就自然提高了,争先恐后的去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教师要适时抓住时机(不能放任)及时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要求的技能上来。

(3)分层分组,组合练习,根据学生的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小组,并对根据水平层次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都有个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自己的练习达到或接近上一层次级别的则自动晋升一级,从而达到逐步提高的目标,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有目标的、主动的去学习和提高。

2.2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技能的潜在动力,也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发展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兴趣,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觉参与到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能真正把体育教学落实到素质教育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在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前提。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学生自然会尊敬、拥戴老师,这样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在整个教学中,就会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燃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课堂导入是一堂体育课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可以采用情景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多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的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产生浓厚的兴趣。

(3)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是引起兴趣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不断总结学习、创造性的运用新奇灵活的教学方法,经常不断的变化自己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还有合理的布置安排运动场地,可是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4)采用富有风趣、个性的语言或有感召力的“口令”,使自己课堂语言具有激情和感染力,善于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来调动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兴趣。

3  学生能力的培养

3.1 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前进的竞争意识,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好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在体育课堂中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从而为他们将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夯实良好的基础。

3.1.1 体育课上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因为在体育课上总有一部分学生对某项活动甘心落后,怯于竞争,所以教师要激发学奋发向上,同时教师要加强必要环节的保护,争取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树立起“我一定能行”的观念。

3.1.2 体育课上提高学生的竞争承受能力

当今社会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宠儿,一般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多组织不同形式的竞争性练习,使学生在竞争的练习中得到锻炼和考验。

3.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的开拓人才。

3.2.1 改进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体育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个体作用的发挥,教师的强行“灌”“练”和命令似的、陈旧的教育定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他们本能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韵律操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自编组合动作和动作联系的方法以改过去让学生按照教师编定的动作组合方式或按教材规定的组合方式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2.2 在教学中,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每一个學生都好奇、好新,我们教师应抓住学生这种心理,这也是创新人才的心理基础,所以教师可先从体育课站队形式入手。现在体育课站队一般4列横队,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设计队形,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出主意。隔一段时间再换别的队形,学生这样就会创新欲望更强,对创新也充满信心。

3.2.3 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

体育教学内容广、项目多,其运动特点也各不相同。所以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选择是多方面,但要根据需要来选择,如认知过程中的选择,诱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他们感到解决矛盾冲突的唯一办法是创造学习,选择情感相融的有利于实现自我创新活动的练习群体。选择有利于展现自己能力的练习方式等。因为选择就是兴趣,兴趣能激发创新。

4  结语

教学有法,法无定式,贵在得法。教师应注意改变教学观念,真正理解“施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努力使课堂形成培养“两性”“两能力”的氛围,为学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思立.素质教育指导[M].北京:机工出版社,2004.

[2] 张艳华,薛松奎.素质教育观念[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 杜俐.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教学编辑部,2000.

猜你喜欢
两性积极性素质教育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两性羊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铝的“两性”
也谈素质教育
真两性畸形性腺恶变—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