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

2019-12-30 01:54马起山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2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策略

马起山

摘  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分层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生深入了解基础上,是以实现对学生针对性教学,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教学,也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为其今后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重要举措。高中体育进行分层教学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继而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中体育  分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b)-0064-02

1  高中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教学对象方面。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所了解。第二,教学方法方面。广大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并结合高中学校的场地和素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排球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对于经常练习排球的优秀学生,教师可以安排提高运动技能和教学比赛等方式的运动项目,而对于那些运动技能相对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在运动活动中积累相关的排球运动经验。第三,教学组织方面。教师应学会运用多种措施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要做到对各阶层学生的全面兼顾,最大可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第四,教学管理方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当着重注意对体育干部的培养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干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使体育干部配合教师做好体育课堂的管理活动,形成良好的课堂作风,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2  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将学生分层,确立差异性群体

所谓分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特征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使学生的体质能够得到良好的提升,除此之外,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体育意识,使其真正地热爱体育学科,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那些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应当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活动中,应当将学生划分为3个层次。A层,能力、体质和兴趣都缺乏的学生,该阶段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缺乏必要的兴趣,因此,对该层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运动量,使他們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得以唤醒,进而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B层,能力弱、体质好、缺乏兴趣的学生,在对B层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C层,能力强、体质好、兴趣高的学生,教师在对C层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采取拔高式的训练方式,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体育锻炼活动中的技巧更为规范。

2.2 将方案分层,制定差异性教案

教师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分层研究后,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还要将教学方案进行分层,要充分发挥各层教学的优势方面,使每一位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体育教学的魅力。笔者认为对广大学生进行体育健康锻炼,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即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也应当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针对学生的需求,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奋点。例如,针对A层学生,广大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带动式教学方法,将A层的学生安插在B层学生中,通过这种带动式教学方法使A层学生树立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针对B层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锻炼时,可以采取兴趣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团体组织,鼓励这些团体进行游戏活动,并将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针对C层学生,教师可以将所有学生划分为2人一组的小组,并将这种竞争机制逐步渗透到小组成员当中去,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满足自身的娱乐性要求,另一方面实现自身体质的全面发展。

2.3 将目标分层,实现差异性提升

差异性教学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实现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差异性教学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褒义词,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广大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应当将分层教学模式和差异性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分层教学模式价值的基础上,了解差异性教学的原理。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例如,C层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时,应当将学习目标设定为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自身体质和技能的提高上;针对A层、B层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基础性的学习目标,设置专门的游戏时间,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掌握体育锻炼的的技巧。从本质上来说,高中体育锻炼既是一门学科,又是锻炼学生身心素物质的教育机会,它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教师应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可以以周为单位,也可以以d为单位。例如,教师可以对C层的学生制定以周为单位的训练计划,每周要求每名学生跑1500m,每周要进行一种球类的运动,掌握一定的球类技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周为单位或者以月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比赛,促使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动作技巧,这样既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又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2.4 将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分层,落实整体性发展

首先,每一位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个性需要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身体素质和个性方面并不是千篇一率的。因此,广大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再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遵循适度原则,要兼顾高层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低层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而帮助学生储备相应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对于体育技能水平较高的C层学生,教师应当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帮助学生灵活地掌握运动技能。此外,教师还应尽可能地做到少讲多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对于体育技能相对较低的A层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适当降低体育训练的标准,要将每一个技巧都讲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使每一位学生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技能都能够得到提升。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上,教师也切记不可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一定要避免不能单纯的运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育素质,避免打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要做到积极地鼓励学生,借助兴趣培养,提升动力,最终促进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宇.简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体育,2018(7):89-90.

[2] 刘江平.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203-204.

[3] 覃伟.分析分层式教学方式在新课改情况下高中体育教育中的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220.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策略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