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花
摘 要:本文从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展开论述,简单分析了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优化管理
一、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增加,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对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公立医院可以通过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创建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的同时,也减少的社会矛盾,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在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应用高新技术、合理利用资源,能够减少医疗成本的投入,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这样不仅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而且实现了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协调,从而大幅度减少了社会矛盾,同时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二、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所面对的问题
1.缺乏经济管理意识
现阶段在我国新医改的形势下,由于医院具有公益性、服务性的特点,所以医院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公立医院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群众,所以其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在工作内容的划分过程中,经常不够清晰,从而造成了经济管理意识的缺乏。
2.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公立医院工作内容的种类繁多,并且大多侧重业务方面,因此对经济管理缺乏重视,导致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缺乏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的行为准则,从而直接造成了内部管理的失衡,这样不仅会引发一些社会不公正现象,而且很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影响到了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
3.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公立医院急于求成,不合理的扩建医院规模从而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医疗资源浪费大概占总费用的30%以上,甚至有些地区能够达到40%―50%,如此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已经严重地危害到了我国的医疗行业。
4.信息技术应用不够
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的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很多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方面还未实现全面的信息化,也没有构建完善的体系,与此同时,一些基层的医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导致信息技术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三、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改进措施
1.加强对经济管理的关注力度
在公立医院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为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例如:在2019年4月6日根据相关的业内新闻报道,在2017年,国家财政对公立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投入就高达755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公立医院更应该加强对医院经济管理的关注力度,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大量的引进和培训人才,但大多公立医院重视引入业务型人才,缺少管理型人才,造成了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意识的缺乏,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因此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多引进一些管理型人才,来加强对医院经济管理的关注力度。
除此之外,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工作内容的划分。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医院经济管理的范畴主要在药品材料管理、定额管理、财务管理方面,计划财务管理并不在医院经济管理的范畴中,通过明确划分医院经济管理范畴,可以使经济管理得到针对性的关注,从而实现了经济管理力度的增强,提升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
2.健全经济管理制度
我国对于医疗方面的投入正在不断增长,目前为止,2018年的全国财政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为1.57万亿,在近十年内,平均每年增长14.9%,相比于同期的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出了2.4个百分点。因此,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很大,因此为了提升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效率,公立医院需要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在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公立医院可以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预算管理,医疗、耗材、药品等各渠道的资金,都应该包含在预算管理中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而实现财务工作的可操作性;第二,完善内控制度,公立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范畴,各类工作都应该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第三,制定工作规范确保工作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关的工作规范来做好资金与资产的管理、财务报表的分析、应收账款管理、信息披露等工作,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提升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良性发展。
3.协调资源配置
我国对于医疗方面一直都十分的重视,因此对医疗方面的投入也一直在加大。据统计,2013―2017年,国家在医疗方面的财政支出累计已经达到了59502亿元,年均增幅11.7%。在如此巨大的资金面前,一些医院盲目扩张,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协调的问题。例如:2018年9月2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在医疗服务体系“三级网”理想模式中90%的常见病在一、二级医院治疗,10%的疑难杂症在作为“塔尖”的三级医院治疗,但是现实中却出现了大医院资源利用过度,基层医院资源闲置浪费的情况。
因此,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有明确的风险意识,对有风险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防范,避免经济上的损失,同时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经济上的风险。公立医院通过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可以有效避免经济上的损失,从而实现良性的发展,为人群众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
4.提升信息技術水平
第一,完善信息管理体系,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公立医院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综合管制体系,将医院内各部门以及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管理,从而提升公立医院的信息技术水平。
第二,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据国家开展的人才现状调查显示,公立医院信息技术人员平均数量为,三级医院15人,二级医院6人,从数据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公立医院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因此医院可以通过采用定期培训或者直接引进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
第三,加大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据统计,医院对信息技术年均投入大约为三级医院800万元,二级医院150万元,同比于发达国家,美国梅奥诊所在该方面的投入约为5亿美元,差距非常大,因此医院应当加大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来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良性发展。
四、结语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通过加强对经济管理的关注力度、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协调资源配置、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可以有效地增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能力,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参考文献
1.马骋.论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国市场,2019(23).
2.杨阳.关于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几点思考.现代国企研究,2019(06).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