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虎
摘 要: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单位的资产管理模式因循守旧,不积极改善资产管理模式势必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服务能力低下,运行成本增加,进而导致资产流失。因此,应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程序,强化日常监管,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服务能力。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社会各项职能及公益事业等,行政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服务质量高低,与单位固定资产能否正常运行有很大关系,尤其在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背景下,固定资产在单位的重要程度越显突出。
(2)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地利用好固定资产,可以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严格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级政府都在建立高效节约型政府,关键在行政事业单位能否加强资产管理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思想意识淡薄。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固定资产的购建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但却认为单位购建的资产,所有权就应该归单位自身所有,这种传统思想观念造成了固定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上的模糊。随着各地严控“三公”经费,部分单位预算支出进度不足,存量资金较多,存在部分单位不仔细分析单位实际情况,而是一味加强支出进度,加大采购不注重后续管理,导致重复采购、随意采购、流失、闲置等问题普遍存在。
(2)资产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固定资产管理得不到领导重视,造成无人员配备也是固定资产管理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之一。固定资产采购―发放―使用―报废整个流程缺乏,导致权、责、利不清,可能成为无人监管的真空区。
有些单位配备了专职人员,大多也是兼职的,由于人员选择的随意性和流动性大,往往这批人管理经验不足,不熟悉固定资产管理整个操作流程,管理人员随心所欲,致使资产各种信息模糊不清,管理混乱。没有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会使得管理人员不重视,没有较强的管理意识,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缺乏前瞻性,不能对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做出可行性論证和效益分析,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管理人员兼职会使管理责任无法落实到人,维护滞后,使得固定资产过度损耗或提前进入报废期等问题。
(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资产正常运行的可靠保障,现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个别单位有也是照搬照抄,与单位实际情况脱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制度也不加以完善。制度与现状的不相符造成了执行无章可循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技能不强,加上制度建立不合理,各个环节职责不明确,无法准确追究相关责任人。最终,导致制度形同虚设、纸上谈兵,固定资产管理得不到提升,价值得不到体现。
(4)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实相符是固定资产最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考核标准。固定资产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不到位等原因,单位普遍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如:有单位管理人员没有对固定资产放置、报废等变化及时进行资产信息更新,部分单位在内部划转或对外捐赠给其他单位,未与财务人员沟通、未办理相关手续,造成账务无法处理,导致账实不符。
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只注重购置,不进行盘点,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处理,难以账实相符。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使用达到报废要求,资产实际已不能满足日常工作,但因报废程序复杂、烦琐,资产只能闲置库房,领导交替后很容易丢失。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和人员素质。首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俗语说,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就是单位管理者要重视。单位管理者要调动全体工作人员对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召开资产管理会议,让每一位管理人员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固定资产的地位和作用,使得人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全体人员共同参与,集体用好管好固定资产。要让资产管理从购买、使用、报废、回收等各步骤有条不紊运行。要使资产管理做到心中有数必须要有计划,单位要确定人员成立领导小组,对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程跟踪。对固定资产的经济实用性等进行深入分析,为资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勤俭节约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资产管理也要有节约意识。采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能有效避免浪费,防止腐败。
其次,加强人员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熟悉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另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熟悉固定资产管理操作流程,熟练掌握资产管理软件,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使固定资产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运行。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单位资产管理运行整个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制度,管理的过程才有章可循,完善固定资产采购、物管、使用、处置四项基础制度。
第一,增强“源头”管控。单位须组织人员成立资产管理小组,监督日常采购工作,按规定采购完成后,由具体的资产管理人员验收入库,财务人员要会同资产管理人员登记标准、数量、价值以便做到账事相符,使得资产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融合。
第二,增强“过程”管控。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管理相当关键,单位日常运行中随时有可能对部门与人员做出调整,资产平时就存放或在用于部门与各人员手中,有时部门不是整体划转而是部分划转,导致资产的动态监管难度加大,很可能导致资产流失。因此,资产管理实行专人负责,遇有单位特殊情况时要对资产变更后的情况立即盘点、清查。如发现有异常,尽快找出原因,厘清责任,以待进一步完善制度。
第三,严格“出口”管控。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提高,信息化设备更新快,科技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致使资产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缩短。资产确需报废处置时,应由使用人提出,单位组织相关人员核实,需按国有资产管理的程序报批后方可处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明确对各人员责任,包括单位领导人、资产管理人、资产使用人等各对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负责。
(3)實现信息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单位生存之根本,固定资产采购多、品种杂、存放地散、使用人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当前有不少单位努力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但人员意识与方法还比较落后,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管理所持的观念比较传统,现代化管理思维不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资产管理工作也必会融入信息化建设中来,这不仅会提高工作效率也会减少失误。通过信息系统把各部门之间联系,实现信息共享与互通。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把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由资产管理人员录入,再由审核人员审核,然后实现全体人员信息共享,在资产信息有变更时资产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使得系统信息与资产信息完全一致。传统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也可以通过现代化二维码技术进行替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数据准确,减少手工操作中的失误。在此电子数据显得尤为重要,要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4)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督力度。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主要以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原则。政府财政与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监督管理,财政部门主要对资产的采购是否在政府采购项目范围,限额是否超出标准,资金的使用是预算内还是预算外,是否有专门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资产的处置是否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进行核准。
审计部门要对资产的实有情况和账面情况进行审计,要对账表、账账、账实情况进行检查。事业单位也要建立内部机构进行监督,对购置环节要严格审核,对不合理的资产坚决不予批准。在日常管理中,随时组织人员对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对发现问题要及时完善,有失职的要予以追责。资产处置时,要严格审批,按程序处理,发现处置过程中的漏洞杜绝发生舞弊现象。
四、结语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能够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成本,可以更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随着社会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与内部控制管理相结合,要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总结问题,完善制度,要让每一位工作人员认识到固定资产重要性,做到人人头上有责任,加强人员管理,完善制度建立,提升科技化水平,才能真正管好、用好资产。
参考文献
1.韩雪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9(18).
2.刘鹤忠.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5).
3.刘蕾.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0).
(责任编辑: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