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东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4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采用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 各20例。A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4)h、(40.4±4.8)ml, 均少于B组的(3.5±1.1)h、(341.5±25.4)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0.0%, 低于B组的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比较,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理想, 其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感染发生率更低,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14
在临床中脑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高血压脑出血中脑室出血较为严重, 可诱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死亡率极高[1]。本研究探讨了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 各20例。A组男11例, 女9例;年龄49~62岁, 平均年龄(55.5±6.5)岁。B组男10例, 女
10例;年龄49~63岁, 平均年龄(56.0±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A组 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做手术切口时应避开功能区, 切口大小约4 cm, 将头皮各层切开, 并牵开, 使用电钻、铣刀或咬骨, 建立骨窗, 大小约2 cm。将硬脑膜开十字形切口, 切开时避开皮质血管。先使用脑针实施穿刺, 然后再使用一次性的微创脑手术套管顺着脑针穿刺隧道进行穿刺, 进入至血肿腔之后将内芯拔除。利用神经内镜通过显微吸引器将血肿吸除, 吸除后常规放置有止血效果的纱布, 并留置引流管, 术后3~7 d后将其拔除。
1. 2. 2 B组 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进行治疗。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通过显微镜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根据血肿的厚度与距脑表最近点做切口, 约6 cm。将头皮各层切开且牵拉, 使用电钻、铣刀或咬骨, 建立骨窗, 大小约3 cm。经脑穿刺成功后将部分血肿抽出, 降低颅内压, 顺着穿刺通道将脑皮质切开, 经显微镜将血肿清除, 留置引流管, 术后3~7 d后将其拔除。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 A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4)h、(40.4±4.8)ml, 均少于B组的(3.5±1.1)h、(341.5±25.4)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A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0.0%, 低于B组的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持续的上升会增加血管侧壁压力, 导致颅内动脉出现破裂情况。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有昏迷、剧烈头痛、肢体活动障碍等, 是一种危重急症[2]。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变化会对脑组织造成原发性或继发性的不同程度损害。其中, 原发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血肿产生占位效应[3], 造成脑组织受压形成颅内高压, 进而引发脑疝。继发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脑细胞损伤或血细胞崩解释放出的物质导致脑细胞水肿与功能障碍。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将脑内水肿清除, 缓解占位效应, 最终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缓解继发性损害, 降低死亡率, 但不能保证患者预后质量良好。研究显示[4], 患者预后效果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与患者有效清除面积、年龄、有无再次出血等关系密切, 也就是说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提高治疗的质量, 更要保证患者良好预后。
针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临床常规方法有椎颅碎吸、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等。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等缺点, 尤其是针对血肿位置比较深的患者来说采取常规开颅手术会加重脑部的损伤, 因此术后的死亡率、致残率比较高。同时, 手术治疗时间较长, 也会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 此外高血压脑出血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因年龄较大, 机体各功能逐渐衰退, 再加上多伴有基础疾病, 若手术时间过长患者身体也无法承受。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不仅包含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也包含了穿刺血肿引流术, 适用于高血压基底结节区脑出血患者。
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有了极大提升, 且技术越来越成熟规范。目前, 神经内镜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第三室造瘘、切除粘连等方面[5], 其应用价值是其他技术所不能替代的。虽然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还未得到一致認可, 但其在脑室内血肿清除方面不仅得到临床认可, 患者也予以高度评价[6]。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比较短, 且术中出血量不高, 并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其原因是神经内镜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神经内镜深部比较宽大, 视野良好, 可将深部结构与血肿死角彻底暴露出来, 并对其进行有效观察, 更可以直达血肿区域, 清除血肿速度较快, 止血效果比较理想。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切口较小, 可以更好的避开重要脑功能区, 避免对脑组织造成不必要损伤, 从而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与麻醉时间, 因此, 也降低了脑部感染的发生几率, 不仅降低了术中出血量, 也更利于患者术后缩短康复时间。但是同时由于手术光线进入脑部深处会逐渐衰减, 经肉眼发现出血点具有一定难度, 因此, 手术视野较差, 再加上止血效果不理想, 会出现遗留残余血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