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30 01:38石平群杨秀平胡洁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中职教学解决对策

石平群 杨秀平 胡洁

【摘 要】 针对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深刻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加强监督,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乐学”“善学”;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逆反心理。

【关键词】 中职教学;存在问题;产生原因;解决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多在15—18岁之间,还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及独立行为能力,但却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在中职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觉得很困惑,明明付出了很多努力,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笔者认为应针对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失利的学生,进入职校就读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专业,对职业生涯也缺乏规划,常常感到内心空虚无聊。“到职校就读没出息”等不正确的社会舆论更让他们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极易产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

2、学生普遍未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专心听课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热爱阅讀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力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记笔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潦草,更做不到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学习效果也就显而易见。

3、学习兴趣淡薄 ,厌学心理较严重

中职教育需要提高学生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而大部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并且缺乏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中职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较之初中也有很大的改变,这让他们无所适从。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也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去引导学生。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和行为。学生上课迟到、缺课旷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较严重。

4、部分学生逆反心理较严重,不良行为习惯具有反复性

中职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但自控能力又不足,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往往存在着一些偏差。可一些学生对教师的管理却有明显的“反控制”和“对抗”心理,表现为对教师的管教置若罔闻,甚至出言顶撞、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中职学生大多缺乏自信,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经过矫正所形成的一些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巩固,一旦受到外界不良诱因的刺激,就会使其原有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反复出现。

二、提高中职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

1、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俗话说,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徘徊的人走得快。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认为: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中职学生起点较低,但只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认认真真地学,踏踏实实地做,最终也能有所成就。教师在学生进校之初,就要引导他们树立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以及现在必须干什么,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和关注。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科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激发其学习动机。

2、加强监督,及时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次性就能形成,而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教师要做到严格监督、常抓不懈,及时发现和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养成教育,把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以及记笔记、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等情况纳入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乐学”、“善学”

(1)优化教学内容。中职教育的出发点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应侧重实践理论乃至动手能力的传授,为学生就业创作条件。教师应注重在平时的教学中从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实际出发来培养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在基础课教学中则突出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如语文课可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的教学。学生一旦意识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就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更新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学生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掌握好教学内容的深浅和难易程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萌生学习的自信。在教学中综合运用讨论式、情景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3)多给学生提供动口、动手的机会。中职学生思想活跃,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们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笔者在进行应用文“启事”、“通知”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设置的情境在黑板上写下启事、通知,再进行集体评改; 在学习产品说明书时,让学生扮演推销员进行产品介绍和推销,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在语文教学中,则采用课前五分钟讲话活动及主题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多说话、说好话。

(4)重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待中职学生,教师要尤其要重视学法的指导。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学法指导,还要通过举行专题讲座、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借鉴好的经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如语文教学可以就如何加强课外积累,如何进行阅读分析、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指导,教会学习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怎么学习,帮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自信心。

4、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逆反心理

(1)教师要永葆爱心、耐心和宽容之心。教育家李镇西认为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很多教师在面对学习基础和行為习惯较差的中职学生时,常常会流露出失望、无奈甚至厌恶的情绪。殊不知,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挚的爱,他们才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面对学生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要根据其认知水平和承受力,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地帮助他分析根源,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而不是大声斥责、讽刺挖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从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怀。”这种“人情味的关怀”正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2)教师要以平等的思想、良好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有一句口头禅是“商量商量”即对人平等,遇事商量。商量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平等、尊重、沟通。教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沟通。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要给予学生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抵触和顶撞时,要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心态,把握和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把控课堂秩序,保证课堂进度和教学效果。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给予激励和赏识。教师只有用心营造平等、理解、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的逆反心理才能得以消除,师生之间才能搭建起传授知识的桥梁,教育的成效才得以呈现。

总之,中职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只有不惧困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泽渊.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与消除[j].散文百家(下),2014(5)23-23.

[2] 史晓琴.浅析中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18(9)17-17.

【作者简介】

石平群,女,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文和英文写作教学.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中职教学解决对策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