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总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2019-12-30 01:41姚驹李冬青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心理课心理健康教育

姚驹 李冬青

〔摘要〕一段发人深省的课堂总结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特殊设定,课堂总结环节往往得不到广大科任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导致这一环节常常流于形式,并且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本文通过对数十篇优秀心理课教案的总结,归纳出心理课的五种总结方式。

〔关键词〕课堂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4-0028-03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同时,《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应该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那么,要想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立足于课堂教学的课堂总结是最基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课堂总结环节的作用和目的

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分为课程导入、主题开展、课堂总结三个基本环节。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很多心理课上我们可以看到,课堂导入环节非常精彩,教师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和精神准备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导入也与主题有非常好的衔接。导入之后是主题开展,这是一堂心理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这一环节能够看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学生参与度高、分享积极、讨论充分,课堂气氛活跃。诚然,前两个环节在一堂课中非常重要,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尽管最后的课堂总结环节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大家对于这一环节并没有很重视,一些教师的课堂总结仅是简单提问,如:“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或者不进行相关总结,直接以“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2]这句话结束课堂教学。虽然这样的总结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对于一堂好的心理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一个设计良好的课堂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最大程度上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开拓思路,升华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因此,如何有效地设计课堂总结环节,是目前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教师希望通过课堂总结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重温本节课的情感体验;二是激励学生,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力量,以使他们可以应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三是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身成长。而这些内容的实现与课堂总结活动的设计有密切关联。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总结是一节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总结环节的应用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课堂总结环节常见的问题

(一)教师对课堂总结的形式研究不深

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总结能够极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时间里有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将心理课上的体会更多地延伸至生活中去。比如,在小学心理课“生命的四季”中,授课教师是这么总结的:“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每个生命都会老去,逐渐衰亡,但生命会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枯黄的叶子落到土地里,成为来年新生幼芽的养分,我们人类老去的生命,会在谁的身上得到延续?虽然死亡是必定的旅程,但生命却从未远离。一年有四季,四季如人生,今天我们探讨了‘生命的四季这个话题,愿我们生命的每一季,都能绚烂美丽。”该课堂总结语言优美,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还在最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概括,给学生带去祝愿。

但是有些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不强,日常积累的素材不足,并且受到其他学科教师的影响,在课堂总结环节往往流于形式,随意应付。例如,“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或者“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内容,有没有同学愿意来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总结虽然贴合教学主题,对教学内容也进行了适当的总结与回顾,但是学生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了,缺乏兴趣,也就没有很好的动力去反思和总结。

(二)教师对课堂总结的时间分配不足

小学一堂课的时间为35分钟,初、高中为40~45分钟,每一分钟都非常宝贵。学科教学每节课都有相应的知识点,要求每位同学掌握上课所讲知识,因而各个学科的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尽量把握每个教学环节——新课前的复习、新课的导入、新课的教授以及对于课程的总结的时间,虽然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但都会预留出相应的时间。而课堂总结的设计也是力求最大程度上将知识点讲清楚,弄明白。

心理课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心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问题,它以学生的情感活动为主要内容,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包括情感体验、价值观体验、行为体验等。一段设计良好的课堂总结不仅能够串联起整节课的相关内容,还能够让学生从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更多有意义的东西。因此,课堂总结环节在心理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课程的导入及主题的开展两个方面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分享的时间过长,导致预留给课堂总结的时间所剩无几,有时候甚至学生还在分享相关话题时,铃声就已经响起,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堂总结。

(三)教师对课堂总结的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心理教师认为,心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的导入和主题活动的开展是重中之重,这两个环节的好坏会明显地影响一节课的效果,因此他们在这两个环节苦下功夫,将这两个环节打磨得很漂亮。而课堂总结环节则受到冷落,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有时间就总结,没时间就一笔带过。抱着这样的心态,教师自然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去设计相关的内容,导致课堂总结成为鸡肋一般的存在。

其他学科教学的知识点是连续的、可拆分的,在下节课还可以继续衔接。而心理课一周只有一节,甚至两周才有一节,学生在这节课所产生的情感并不一定能够迁移到下节课,因此,当堂的总结与反馈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总结和反馈,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课堂总结环节的类型与应用

课堂总结环节是心理课整个框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成分,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将它孤立起来考虑,而是要着眼于整堂课的内容,设计合适的总结内容,以串联起整个活动过程。我翻阅了数十篇优秀心理课教案发现,一堂优秀的心理课,总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总结,总结形式也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种。

(一)回顾课堂,巩固学生课堂体验

心理课虽然不需要像其他学科那样去回顾一堂课的知识点,但是对整个课堂内容的梳理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这30多分钟内进行的讨论和活动,重点提出在课堂上学生分享最多的内容,并且可以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补充和修订,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了然于心。这样的回顾与梳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还能巩固其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初中心理课“我眼中的你”中,在学生分享自己偶像的优点和自己与偶像的相似之处后,教师顺着学生的分享进行梳理:“感谢同学们对自己偶像的介绍和分享。我们的偶像,他们或许拥有很好的外表条件,也可能拥有非常优秀的性格品质,当然还会具备一些让人羡慕的才能。有时候,我们会不经意地和他们进行对比,发现自己与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也会发现他们身上我们不具备的、需要向他们看齐的地方。或许偶像的容貌我们学不了,才华我们学不了,运气我们更学不了,但是类似于努力、礼貌这些事,我想我们也可以做到。我们会感谢偶像们的存在,谢谢他们给了我们目标、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我们会告诉他,因为你的存在,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接纳鼓励,深化学生自我理解

心理课的开展给了学生更多表露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途径和机会,让他们可以展现自己内心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时候,来自教师的鼓励和学生之间的接纳,会给参与课堂的学生带去心灵上的支持与慰藉。而课堂总结能够很好地将这些情绪、情感融合在一起。

在“这就是我”一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自我探索后,总结道:“茫茫人海,万千世界,你独一无二,无可替代。没有谁能和你一模一样,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特的存在。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优点,也会有一些不足,但这不影响你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爱自己,就是爱自己本来的样子。”

这样真诚的话语,能鼓励学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深化对自我的理解,更加坚定对自己的认可与肯定。

(三)启发思考,加强学生课后感悟

一堂课只有短短35~45分钟,想要在一堂课的时间内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情感体验,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鼓励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自己进行探索和体会,加强课后感悟。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堂内容,既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原则”。

比如在“特别的黑点”一课中,教师在学生分享了自己的“黑点”故事后,拿出自己课前处理过的“黑点”,总结道:“最后我也想和大家分享我的‘黑点以及我写给它的话:‘我长大了,你依旧在那里,只是越来越微小纤细。我平静安宁地看着你,心中涌起对你无尽的谢意,感谢你陪我认清自己,感谢你教会我领悟珍惜。我的人生越来越丰富绚丽,而你一直在那里,安静地伫立。请每位同学把自己那张代表人生的白纸带回去,希望这堂课能够留有余味,给你以后的人生带去更多的思考和领悟。”

(四)延伸拓展,激发学生课后探索

心理课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课后很少布置作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课就没有“作业”,适当的课后延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同学,去哪儿”中,在学生经过一节课的职业方向初探后,教师总结道:“由于这节课只是初步探索外面的职业方向,如果同学们想继续探索,可以参加‘职业体验日活动,也可以参加暑期的‘职业小大人活动,还可以去非盈利性教育机构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做个职业访谈。职业探索之路就是自我成长之路。你对自己探索得越多,对外部的职业世界就更加了解,就会更清楚你要去哪儿,知道做哪些准备可以帮助你去那儿,也许你会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这节课的总结中,老师向学生推荐了几种职业体验的途径,让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探索课堂教学内容。

再比如“与未来有约”一课,在学生进行了职业选择探索以及探索过程的心态变化体验后,教师在总结中提到:“让我们继续规划人生,请大家课后在网上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将测试结果推荐的职业和自己的理想职业对照来看,探讨两个或者一个职业的岗位名称、所属行业、工作内容与职责以及岗位要求等。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前程似锦。有人说成功属于聪明的人,有人说成功属于勤奋的人,我要说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和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更多地了解社会职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携手实现美好的未来!”

在职业生涯规划这类课程中,课堂上的时间不足以满足课程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总结环节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让他们可以在课后学习、充电,亲身接触需要实际操作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课后探索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五)寄予希望,引领学生展望未来

教师在一节课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进行展望,激发其改变的动力和实践的积极性。这样做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的个人意义的发现,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选择有关的学习活动内容,这也符合心理课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本目标[3]。

比如在“遇见自己,从心出发”一课中,教师总结:“你们想知道结局吗?(本节课以一部影片作为线索)在这里我卖个关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去寻找答案。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影片最后出现了一位神秘人物,至于他是谁,我就不透露了。有一天,当我们垂垂老矣,回望过去,会发现原来人生的每个历程都有意义,生命的精彩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和罗斯一样,于过去获得省思,于未来获得希望,于现在尽情努力。当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能与自己在一起,从心出发,我们想要的未来就在不经意间到来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堂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离不开一个有趣的导入,一场精彩的主题活动更离不开一段发人深省的总结话语。作为心理教师,我们只有不断摸索适合主题的课堂总结,提升自己的语言功底,加强对课堂总结环节的重视,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给学生带去心灵上的支持与鼓励。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4-6.

[2]沈玉美. 关注细节 精彩生成[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12):92-92.

[3]蒋薇美.怎样上好心理课[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实验学校,上海,201601)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心理课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初中生心理课上的应用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