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
〔摘要〕高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的变化、学业压力的剧增、人际关系的复杂等多方面的因素,给高中生的心理造成种种矛盾和冲突。高中生想要更好地成长、更好地适应,就需要有良好的心理资本作为支撑。本文以T高中为例,对学生的心理资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SPSS测试,对高中生心理资本状况进行分析比较,设计心理电影系列课程,希望通过欣赏电影和结合心理课堂来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
〔关键词〕心理资本;心理电影课;心理资本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4-0017-05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生所处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型时期,是从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高中生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面临许多机遇,同时也存在很多挑战,例如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认知和情绪发展不平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不适应等。在这样的“疾风怒涛”期,他们需要应对学习和考试压力、参与复杂的人际互动、发展同性和异性的亲密关系、形成自我认识的同一性等,因此,高中生想要在积极适应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以优秀的心理资本为支撑。
高中生心理资本是指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具备和发展的积极的心理因素,包含自我效能感(具备充分的自信,愿意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处理自己遇到的問题和任务等)、乐观(具备积极的思维,在实际的处事过程中善于看到其他人和事物真善美的一面)、希望(对自己的未来有计划有安排,并愿意积极努力地去付诸完成)与韧性(在遭遇逆境的过程中,有抵抗挫折的能力,而且即使在逆境中,同样怀抱正面积极的情绪力量)四种积极资源。
心理电影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新模式,将心理学与电影相融合,旨在普及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抗挫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深化学生对电影的剖析和鉴赏能力,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提高积极心理资本。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对同类型班级随机抽样的方法(T高中高一的班级有重珍班、强化班、普通班和艺术班四种类型,每个类型班级随机抽样了部分学生),对T高中的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8份,回收有效率99.3%。其中男生143名,占47.99%,女生155名,占52.01%。
随机抽取高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进行实验研究,两个班级的师资配备相似,由同一名心理教师负责授课。其中实验组有效被试共47人,男生13名,女生34名,对照组有效被试47人,男生27名,女生20名。
(二)研究工具
南开大学张阔教授等编制修改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量表采用7级评分制,共26个项目,其中自我效能7题,韧性7题,希望6题,乐观6题,反向计分题为第8题、第10题、第12题、第14题和第25题。该量表包含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四个因子。该量表通过各个因子得分总和及心理资本总分反映个体的心理资本状态,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越丰富、水平越高。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T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问卷,主要了解高中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的看法。
(三)研究过程
首先是对学校心理课程和心理电影课开设的调查,使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T高中高一的学生进行测验,并结合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整合,以期了解高一学生的心理资本现状,制定心理电影课的课程体系,并采用实验法验证课堂效果,具体的研究方案及流程如图1所示。
校本选修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常规课程的良好补充,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更能启发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特色与优势,创新课程开发,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校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电影课教学模式,开发了一系列45分钟的主题心理教育电影课,形成完整的课程,并在高一年级的校本课程时段开设。该课程的总体设计结构是前期欣赏电影片段,中后期课堂授课和学生讨论,每周开课,在一个学期大约18周的时间内共安排8个主题课程(一个课程为2个课时),第一节课是对整个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相关规定的介绍,最后一节课是对前面八个主题电影的分享讨论和感受汇报等。其他八个主题课程的过程中,每次安排一部相关电影片段,并设计相关问题和学生讨论等。
在八部电影的选择上有三个标准,一是符合高中生的接受特点,剧情引人入胜,情节曲折生动,影片制作精良,电影主题正面;二是这些影片是从相应的正规网站公认的优秀电影作品中挑选出来的;三是结合多位心理教师和网上点评等综合评定。
本研究的具体研究设计包括四个因素:心理电影、心理教师、观影学生、观影环境。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电影课前、电影课中、电影课后。
在还没播放影片之前由心理教师发放前测问卷,指导学生填写,然后根据选片原则选择合适的心理影片,并且在播放正式电影片段之前,老师需要向学生简单介绍该电影的主演情况、剧情概述甚至是课程主题。
在电影课正式开展过程中,心理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学生观看电影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电影中比较关键的情节和细节等,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并且心理教师需要课前有充分的准备,能够随时应对学生提出的与电影相关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其他突发情况,等等。
在电影播放结束后,心理教师指导学生填写观后感及后测问卷,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各自阐述对影片的感想、对剧情的理解及对主题的诠释,包括看电影时自己内心的反应,对自己的觉察,等等。
以心理资本为主题的课程总设计见表1。
三、分析与讨论
(一)学校心理课程和心理电影课开设调查
如图2所示,68.35%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1.6%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5.75%的学生认为可开可不开,仅有4.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可见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这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关注所有学生,这符合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
在调查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方面:根据心理教材体系授课的占36.45%,以心理电影课专题形式来开展的占40.58%,通过报告讲座的方式占3.45%,开展团体辅导的占15.76%,用专题讨论形式开展的占3.76%(见图3)。
(二)高一学生心理资本调查统计情况
1.高一学生总体心理资本
从表2可以看到T高中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均分为4.70,代表该校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以理论值4分为参照)。其中各维度均分都高于4分,在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乐观这四个维度上排序为希望(4.99)>乐观(4.87)>韧性(4.52)>自我效能(4.40)。高中生年龄在16岁左右,具有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特点,心理资本总体呈现比较积极的水平。
从表3可以看出,T高中高一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在韧性因子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积极心理资本其他三个方面,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从数据结果上来看,该校女生在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上的数值都低于男生,只有希望维度比男生高。而在韧性维度上女生显著低于男生,这说明在学校中女生遇到挫折、困难或者重大生活事件时,抗挫折能力比男生低,缺乏对抗挫折的勇气、坚韧和信心。女生在自我效能和乐观方面的数值较低,推测这与女生对自我要求相对较高、对学习和生活的期待值较高有关,因而容易受到某些困难和挫折的影响。
2.对照组和实验组心理资本的变化情况
对照组心理资本前后测比较如表4所示,实验组心理资本前后测比较结果如表5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6),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同质的,符合干预的实验要求。
心理电影课实施结束后,对两组被试进行后测,结果见表7。实验组在接受心理电影课之后,心理资本量表的得分有了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韧性、希望两个维度得分均明显提高,两组被试得分差异显著(p<0.05)。
四、结果与讨论
(一)T高中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
T高中学生普遍的心理资本情况与国内已有的对高中生心理资本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我国高中生心理资本的总体状况比较积极,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心理资本也在逐步提高。这和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息息相关的。在该年龄段,男生和女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没有太大差异,惟一有明显区别的是男生的韧性明显优于女性。
从数据上可以看到,T高中学生整体的心理资本水平中等偏上,是比较积极向上的,而从性别维度上比较的结果也发现,男生和女生整体心理资本的差异不大,但是在韧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心理电影课对心理资本的干预方面
心理电影课对希望、乐观、韧性有显著的提升,与实验设计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从对照组和实验组最后的数据上可以看到,入选的八部影片,在希望、乐观、韧性的三个心理资本上,给了实验组的同学明显提升。从学生日常的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学生从相关的影片中感受到了这三项心理资本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他们对学习、生活的目标性和计划性更强,对待事件的态度更加乐观积极向上,遇到困难挫折也更有韧性。
心理电影课对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没有显著提升。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表格中我们看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自我效能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一方面可能是选片的原因,从教师对八部影片的一个维度评价表上可以看到,八部电影涉及明确的自我效能的相关信息不是特别明显和突出,无法让学生明确体验到自我效能这方面的感受,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对于自我效能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晰,他们也不是非常明确自我效能确切的含义。
因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依然是进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从对照组的前测后测表格上,可以看到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对高中生的自我效能和希望也有显著的提升。这点让我们看到常规心理课程和心理电影课程也许需要找到更好的结合点,两者相互补充和融合,这样对全面提高学生心理资本可能更有效果。
(三)对具体研究过程的讨论
本次研究的不足在于样本数量不多,需要扩大研究对象范围。这次研究的总体样本数量比较少,仅仅采用了一所学校的数据进行检验,样本的代表性不足,在推广结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此外,大多数这种类型的实验研究,均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这次也依旧采用这种方法。以后的研究可以考虑采用单组时间序列设计,以此来考察时间对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和作用。另外,也可检测在课程结束后对心理资本干预效果的持续作用如何。
部分电影片段缺乏效度检验,未来的研究需要在应用研究之前,完善积极心理资本的电影库,保证有足够的电影资源。同时,扩大心理资本的维度,不局限于四个心理资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测量量表维度进行电影分类。此外,在视频库的建立过程中,尽量选择完整的视频片段,安排学生课前先对影片有整体的了解。
形成完善的课程模式。综观这次心理电影课的课程,在课程安排上还是沿用了传统学科课程的方式,每学期一共18周的教学安排,每周一次心理電影课,每节课40~45分钟左右。对于课程模式的类型缺乏更全面、更有新意的探究,比如,电影课对资本干预的次数,大概安排多少课时更合适;在频率上是每周一次、两次,还是两周一次更合适;课程的长度是一节课、两节课,还是三分之二的课程;每节课播放心理电影的时长大概控制在多少,等等。以后可以更加细化这个课程体系,设计针对某个心理资本的课程体系。扩大和具体化电影课程体系,对未来实际的教学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结论
通过实验组被试在心理电影课前后施测心理资本问卷结果的分析,以及对实验组被试追踪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心理电影课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学校的课程开发中推广应用。
六、反思
(一)从心理电影课课程开发角度
内容上可以更加宽泛:随着身心的发展,高中生自我意识迅速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得到发展,他们显得朝气蓬勃又富有创新精神。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他们既要面对自身身心发展的困惑,又要面对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各种压力。因此,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命、悦纳自我,引导他们学会生涯设计、情绪管理,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的设计可以从单纯围绕心理资本四个维度的影片,扩展到包含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多方面的主题生涯规划、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情绪管理、悦纳自我、人际关怀、异性交往、高考时光、学习应考、生命尊严、人生价值、生命关怀。每一个主题运用几部影片,开发其教育功能与作用。
对象上可以更加丰富:电影的观看对象可以从学生拓展到家长和老师。许多电影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不仅可以从学生角度分析,还可以从家庭教育、师生关系等角度来谈,一部优秀的影片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开发利用。
(二)从心理资本干预角度
心理资本干预的维度扩大:从高中生角度而言,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维度可能还不全面,需要更多的心理资本维度添加进来。当然这其中也涉及心理资本量表测量的方面,需要制定针对学校特殊群体的心理资本问卷,包括家长和教师的心理资本问卷。
心理资本干预的渠道扩大:需要挖掘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资本开发的新形式。在目前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开发、干预心理资本的活动虽然也有,但是比较少,也没有系统化,跟学科课程相比较,不够专业和系统。
大部分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常规的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广播、心理健康周活动等,这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中,或多或少都会与学生的心理资本四个维度有联系,但是还不够专业、系统和全面,还需要在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渗透心理资本干预的方式方法。
參考文献
[1]Luthans F.,Youssef C. M.,Avolio B. J.,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朱仲敏.青少年心理资本:可持续开发的心理资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
[3]陈值娥.浅谈高中生心理资本的开发策略[J].江苏教育,2017(56):50-52.
[4]熊猛.积极心理资本的结构、功能及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6):842-849.
[5]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1):58-64.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无锡,214125)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