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

2019-12-27 04:06樊庆勇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认同感内涵核心

樊庆勇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教师可以结合高中政治课程的具体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际上是在课改背景下出现的一種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概念,其主要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工作的内涵在于,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高中生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在思想方面和实践能力方面具备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步入更加具有自主性和自由性的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后,才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政治核心素养的作用

1.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对传统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新的挑战,而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在课标内容中明确提出的。因此,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中,是为了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

2.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

由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和考核。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变。所以,从实际出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

3.更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

由于核心素养的应用和体现突破了学生校园学习的局限而延伸到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从学校教育起源的教育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更新。

三、培养策略分析

本文以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为例,讨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两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1.深入解析教材,培养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感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想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在思想上对学习的意义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在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中有许多与政治认同感有关的课程内容,教师只要选取适当的内容在教学中将政治认同感的概念和思想内涵引入进行讲解,就能达到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目的。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中有关政治生活的内容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作了明确的说明。政治制度实际上是一个系列性和递进性的制度体系,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内涵、本质及其优越性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让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一个更加深刻而清晰的认知,促使学生从理论学习的层面上升到情感共鸣的层面,培养其政治认同感。

2.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从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特点来说,其学习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感和厌烦感。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将理论教学具体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时,教师就可以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社区或者农村地区的区域性选举为例,将宏观的选举权和政治参与的概念具体到日常生活中来向学生讲解,并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开展一次选举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观摩或感受公民选举权利的履行过程,让学生对政治参与权有一个更加切身的体会。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就要将课本中原本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具体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有效切入点,而且,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作用是长期且持续的,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和规划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对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和内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知,结合教材实际,找到科学的方法,实现常规课程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

猜你喜欢
认同感内涵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