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分析

2019-12-27 04:06徐慧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徐慧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仰,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走向生活化,以生活化的方式去注解学科知识,并且以学科思维关注生活实践。

一、教学坚持政治意识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有专业术语,这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是在生活化思维的指导下,教学过程需要兼顾生活与教学,既要将生活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中,也要用学科知识去诠释生活。例如,在教学与国家时政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尝试将汶川发生地震时国家如何派遣救援的视频资料等展示给学生,然后,再用专业知识进行講解,全面关注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

二、教学思路生活化

教学思路生活化,是指将教学工作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中寻找教学灵感。初中阶段的学生相对活泼,虽然思维还不成熟,但是有很多可爱之处。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特点,全面推动教学工作。结合近年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笔者整理了一些在初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思路,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推动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活泼的形式推进,即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教学《青春时光》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灵感创设情境,并且邀请学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只有给学生以机会,才能推动教学发展。第二,将生活融入教学中。将生活融入教学中,就是要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甚至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这些都是教学思路生活化的必然选择。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找到生活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知识还是信息都快速地传播开来,并且在网络环境下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在教学中,将生活实际与教材充分结合,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去补充和诠释教材内容,是教师应完成的任务。关于如何运用网络、网络安全等内容虽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早有体现,但教材内容还停留在上网时间长、网络带有虚拟性等方面。然而反观当前的环境,有些自媒体传递虚假信息、网络讨论自由情况下大量“键盘侠”的出现,以及人们借助网络开启了“全民八卦”等,这些现象的出现显然也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的。那么,这样的问题要不要讲解?需不需要拓展?答案是肯定的。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以新鲜的案例去诠释经典的概念,继承传统,活在当下。在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前提下,也要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给学生以启发,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四、教学思维生活化

教学思维生活化,也是当前教学工作需要关注的。教学思维生活化,是指教师主动掌握生活化教学的思维,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一个事件从出现到广泛传播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并且能快速成为人们搜索和讨论的热点。这些热点会对初中阶段的学生产生影响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回避这一问题,并且还要加以引导。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关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给学生以启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实现生活化教学。只有掌握生活化教学的思维,才能真正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地展现学科知识。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涵盖内容广泛,既有生活中关于德育的部分,也有严谨的政治生活部分,甚至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实现教学生活化,能够为课堂带来鲜活的气息,全面推动教学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学习内容。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