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变迁与偏离分析*

2019-12-27 08:09陈少晖廖添土黄静怡
中国人事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陈少晖 廖添土 黄静怡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新时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而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就业问题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在新时代背景下,解决就业问题需要认清福建省发展的新变化,认清新时代就业领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认清就业问题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等经济社会活动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有效地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

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从国外文献而言,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济社会发展更为完善,因此与就业结构相关的理论,多数在20世纪就已经提出。虽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社会文化全然不同,但在经济发展规律、就业结构转变等方面研究的经验与结论,仍可以为福建的就业发展提供很多借鉴。如配第克拉克理论、萨伊市场定律等从西方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在福建产业、就业转变中同样可以进行参考。

从国内研究来看,李文星、袁志刚[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就业从总量上来看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然存在着城乡就业结构失衡、产业就业结构失衡以及区域就业结构失衡的问题。曾湘泉[2]指出,我国在“双轨型”背景下,即传统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急需解决。卫平、任安然、李健[3]基于协调性和冲击性视角对中国1978年到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就业结构的变动会影响产业结构,作用剧烈且持久,而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就业结构影响较小且短暂。毛兴伟[4]认为,供给侧改革会对就业地区结构、就业产业结构、就业供应结构造成影响。李惠武[5]认为要解决当前经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问题,就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然而其中关键是处理好去产能和保就业两大难点。

总体上,国内文献对就业结构的研究也有较长时期的发展,也已经运用相关模型对于各类就业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对过去的就业问题的缓解做出许多贡献。现有文献中还比较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关于福建现阶段和未来产业与就业发展分析的文献,缺少有效合理的具有前瞻性的下一阶段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二、供给侧改革下福建省就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福建的经济发展状况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经济规模上看,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37 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8,519.15 亿元,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2.4%。伴随福建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业情况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就业规模持续增加, 2016年年末,全省就业人员达到2,797.03万人,比2011年的2,459.99 万人,增加337.04万人,年均增长67.41 万人。尽管近两年新增劳动力(年平均增长60 万人)比2013—2015年的新增劳动力(年平均增长66 万人)有所下降,但根据福建省劳动年龄人口等相关统计(见表1),可以看出福建劳动力供给总量仍相对充足,就业规模依然庞大。二是就业结构变化显著。单从就业人数分析,福建省的就业规模呈温和扩大趋势,但细分至各产业,则可以看到其中的差异性。1980年,福建省就业人员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为72.9%、13.6%、13.5%,从事第一产业人数占绝对多数。此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不断下降。至2008年年底,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分别占31.1%,35.6%和33.3%。至201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分别占23.2%,38.2%和38.6%。近三年来,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福建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从2014年的1,021.04 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174.75 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6.86 万人,增速快于第一、二产业。

表1 福建省就业基本情况

通过对福建历年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基本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解决了旧问题,还需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新矛盾,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当前的新常态下,劳动力市场发生了一些转变,解决问题首先就需要认清当前福建就业结构发展的阶段。就表1而言,福建省就业结构已经得到较好的转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福建省第一、二产业就业比重整体偏高,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并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当前福建面临的就业问题,所谓结构性不对称,首先是指劳动力市场供需的不匹配。供给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改革开放前30年左右,伴随福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技术进步,大量农村劳动者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那时劳动力供给充足,并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因此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在发展过程中受计划生育等政策影响,人口结构不断发生转变,劳动力总量扩张速度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逐渐放缓,时至今日人口红利的效应已经基本耗尽。但劳动者的工资和相关的社会保障水平变动是刚性的,往往只能不断上升,无法接受下调,多种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明显。

二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上升。在发展程度较低的社会背景下,福建省的各种技术相当有限,学习和获得技术进步相对简单,可以通过模仿、引进等手段获取一些实用的技术,引进所花费的成本也相对较低。但随着生产力的上升,单一通过模仿或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的难度不断增加。要想转变发展模式,通过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获得更优质的技术,就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投入质量有所要求,过去单一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投入的发展方式已经无法维持,与此同时需求侧也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农业、制造业等产业一度成为吸纳劳动力人数最多的行业,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继续原有投资生产模式受到了产能过剩的硬约束,在去产能的压力增大背景下,延续原有的结构从事投资生产已不可能。需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提供满足有效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来进一步促进消费,缓解当前需求疲软、内需不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也相应增大,涌现出了很多新兴行业,相关的用人需求增长也较快。但不同行业的生产方式、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要求具有差异。产能过剩行业的下岗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满足新兴行业的岗位需要,暗含隐性失业风险,导致就业质量下降和再就业难问题。即便是高校毕业生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福建省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而相应的教育培养结构又不可避免地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使部分专业的学生供过于求,而部分专业出现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学校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不兼容,导致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具备专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仍被迫处于劣势地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新兴企业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不健全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完善。

三、福建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协同性

(一)改革开放后福建省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趋势

2016年福建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19.15 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363.22 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产值13,844.96 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产值12,310.97 亿元,增长10.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951 元,比上年增长7.5%。

1.福建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变

(1)福建省的第一产业产值由1978年的23.93 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2,363.22 亿元,产值增加98.76 倍。第一产业内部,农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其中渔业发展最快。农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77.68%下降到2016年的42.88%,依然占据基础性地位。渔业的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5.45%上升到2016年的29.73%,提高了24.28 个百分点,与农业产值的比重差距不断缩小,尤其是1991年开始,渔业获得迅速发展,同时带动了渔药、技术、用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林业的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6.36%上升到2016年的7.58%,多年来保持在7%~10%,相对比较稳定。牧业的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10.51%上升到2016年的16.40%,发展过程中波动幅度比较小。

(2)福建省的第二产业产值由1978年28.19 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13,844.96 亿元,产值增加491.13 倍。根据1995—2016年统计数据,第二产业内部,工业产值比重在82%~90%,增长态势迅猛,占据第二产业绝对主导地位;建筑业的产值比重在10%~18%,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工业,对第二产业的拉动相对较小。工业内部,1978—1999年,福建省轻重工业产值比重相对平稳,呈上下波动状态;1999—2004年,轻工业由62.13%下降到44.58%,重工业由37.87%上升到55.42%;2005—2016年,轻重工业比重逐渐向50%波动,具体如图1所示。1988年起,福建省工业的生产已经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其规模已经超过消费资料工业,这表明福建省已经实现重工业化,开始向信息化方向转型升级。

图1 福建省轻重工业产值比重(1978-2016)

(3)福建省的第三产业产值由1978年的14.25 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12,310.97 亿元,产值增加863.93 倍。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无疑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般认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是传统第三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是新型第三产业。如表2所示,2000年以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这几个行业一直是福建省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产业增加值合计基本占第三产业的60%以上。201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增加值合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1.6%,金融保险业与房地产业合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5.5%,表明福建省第三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导。从比重变化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增加值呈现下降趋势,而金融保险业与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则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福建省的新型第三产业虽不是第三产业的主导部分,但活力不断增强,发展态势良好。

2.从纵向时间维度看福建省三大产业演进过程

(1)1978—1982年,福建省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36.0%上升到1982年的37.6%。从1983年开始,福建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到2016年产值比重为8.3%,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其产值比重相对较低。2008年以前,福建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第一产业同期水平,2008年之后与全国第一产业同期水平相差不大。

(2)1978—1990年,福建省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开始下降,1991年起,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回升,到2014年已经达到52%,但近两年又开始回落。与全国第二产业同期水平相比,2001年福建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略低于全国同期水平,2002年开始一直高于全国同期水平,总体上第二产业发展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福建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2000—2016)

(3)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福建省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除个别年份有所波动外,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1988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达到32.2%,1989—1992年高于第二产业,但1992年之后一直低于第二产业。与全国同期水平相比,2000年后福建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速度减缓,开始低于全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2016年达到43.2%。总的来说,福建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具体如图2所示。

3.从横向结构维度来看福建省三大产业演进过程

图2 福建省与全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1978—2016)

图3显示,福建省产业结构在1978—1987年间呈现“二一三”的格局,在此阶段,第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逐步下降,同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迅猛增长;第二阶段为1987—1993年,此时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继续下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出现交替;第三阶段为1993—2016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福建省产业结构经过调整后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趋于稳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2016年时,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持平,这表明第三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图3 福建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1978—2016)

(二)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就业结构演进过程及趋势

2016年福建省全年就业人数达2,797.03 万人,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615.52 万人,下降0.38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1,006.12 万人,下降1.91%;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1,175.39 万人,增长4.49%。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全省就业人数比重为22%,第二产业比重为36%,第三产业比重为4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569.57 万人,乡村劳动者1,436.4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6.25 万人,失业率为3.86%。

1.从纵向时间维度看福建省三大产业就业结构演进过程

(1)1978年,福建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694.37 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75.1%,表明当时福建省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1978—1992年,福建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绝对数持续增加,到1992年达到837.82 万人,1992年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绝对数持续下降,2016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615.52 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省就业人员的比重逐年持续下降,2016年比重为22%,年均降幅为1.4%,表明了福建省农村劳动力缓慢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2)福建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绝对数自1978年起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124.23 万人到2012年的996.75 万人,年均增长25.66 万人,2012年后增速变缓,到2016年达到1,006.12 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省就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1978年仅为13.4%,到2016年已达到36.0%,最高为2013年的39.1%,近两年占比有所下降。与全国同期水平相比,2006年后,福建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高相差9 个百分点。

(3)福建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一直稳步上升,1978年为105.81 万人,2008年人数超过第一产业,达到692.24 万人,截至2016年年底,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已达1,175.39 万人,年平均增长28.15 万人,高于第二产业年平均增长人数。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省就业人员比重在1978—1985年迅速提高,此后一直平稳增加,1985—2016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74%,2016年占全省就业人数的42%,为三次产业之首。与全国同期水平相比,1996—2012年福建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一直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012年后略低于全国同期水平。

福建省与全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具体如表3所示。

2.从横向结构维度来看福建省三大产业就业结构演进过程

2006年以前,福建省就业人员占比始终以第一产业为主,表明2006年之前福建省大部分人主要依靠农业和农产品维持生计,此时,福建省可谓农业大省。2006—2014年,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超越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失去的劳动力由第二、第三产业接收。2014年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第一与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最主要渠道。具体如图4表示。

(三)福建省就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步性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就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基本是一致的,表4为1985—2016年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情况。

如图5所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985年福建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34%,到2016年已降至8.3%。与此同时,福建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也不断下降,从1985年的61.5%下降到2016年的22%,下降幅度达39.5%。

表3 福建省与全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1985—2016)

图4 福建省三大产业就业比重(1985—2016)

表4 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1985—2016)

图5 福建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协同变化趋势

1985—1990年福建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所下滑,1990—1994年快速上升,由33.4%提高到了43.8%,1994年后开始较为平稳地上升。1985年起,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始终保持平缓上升态势,从19.4%上升至2016年的36%,其中,最高值为2013年的39.1%。具体变化如图6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福建省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1985年—1990年期间,产值比重急速上升,1990年达到38.4%,随后,1990年—1994年稍有下滑,1995年起再次上升,保持稳步增长,到2016年已达43.2%。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人员的比重一路飙升,从1985年的19%到2016年的42%。比较发现,福建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于2008年超过第一产业,再于2014年超过第二产业。

图6 福建省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协同变化趋势

图7 福建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协同变化趋势

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实证分析

(一)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表示的是经济增长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就业率变动的百分点,可以用就业率变动的百分比除以经济增长率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当二者比值为零时,表示经济增长对就业无拉动作用;当二者比值为正时,比值越大,表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大;当二者比值为负时,经济增长对就业形成两种“海绵”效应:若经济为正增长,就业为负增长,则表示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挤出效应,反之则表示经济增长对就业有吸入效应[1]。

表5为福建省GDP 增长与就业人口增长情况。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看,福建省1986—1992年属于高经济增长与高就业增长阶段,平均就业弹性为0.172。1993—1999年属于高经济增长与低就业增长阶段,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仅有0.054。进入21世纪后,福建省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除个别年份外,就业系数保持在0.150 以上,表明福建省较高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各次产业自身的就业弹性系数等于各次产业就业变动的百分比除以自身增加值变动的百分比。表6和图8为福建省三次产业自身的就业弹性系数情况,可以看出,福建省第一产业自身就业弹性系数从1986年的0.335 下降到2016年的-0.03,1986—2016年30年间,第一产业自身就业弹性系数在大部分年份为负值,整体就业弹性系数表现为下降趋势。该阶段,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现代化农业逐渐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一产业不能吸收的大量劳动力必须向其他产业转移,此时经济增长对第一产业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表5 福建省GDP 增长与就业人口增长(1986—2016)

第二产业自身就业弹性系数从1986年的0.436 下降到2016年的-0.320,在1998—2006年表现为上升趋势,2006—2016年表现为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自身就业弹性系数几乎都是正值(个别年份出现负值是由于工业制度改革,部分企业试图通过裁员来提高企业效益,造成就业弹性为负),反映了经济发展对第二产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拉动作用,对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较大的容纳空间。而2006年后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表明这种拉动作用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第二产业的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但是挤出和分流劳动力的后工业化阶段尚未到达,发展第二产业解决就业问题仍然是关键环节。

第三产业自身就业弹性系数从1986年的0.313 上升到2016年的0.320,30年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始终为正值,第三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自身的就业弹性系数2014年以前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主要由于传统的第三产业为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其高水平的就业弹性相对应。第三产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吸纳能力。而近两年之所以有所回落,或因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劳动边际收益率相对下降,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第三产业更具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的特点,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于传统产业,从而导致其就业弹性系数有所下降。总体来看,福建省第三产业为新增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仍旧卓越,并且在后续就业供给方面也有出色表现。

(二)福建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系数测算

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三次产业调整的动力,而产业结构的变动为劳动力的就业与流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三次产业的结构分布同时也决定了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可见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推进就业结构优化的必要保障,而就业结构优化则是促进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必要前提。因此,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结构调整是否协调,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是否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可以用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来衡量,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是指某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的差异程度,结构偏差系数的公式为:

表6 福建省三次产业自身的就业弹性系数(1986-2016)

图8 福建省三次产业自身的就业弹性系数

Si = Ii /Ei -1

其中:Si表示第i产业的结构偏离度;Ii表示第i产业增加值占全部GDP 的比重,Ei表示第i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偏离度指标越接近零,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越好;偏离度指标越远离零,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越差。当偏离度指标等于零时,表示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量上达到均衡,此时的资源配置最优;当偏离度指标大于零时,表示该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当偏离度指标小于零时,表示该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

表7为1985—2016年福建省产业结构偏离情况。可以看出,1985年福建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分别为-0.447、0.866、0.568;结构调整后,2016年的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分别为-0.623、0.347、0.029。说明福建省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情况并没有因为调整而改善;但第二产业经过结构调整,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逐步得到协调;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已经接近零,结构也逐渐趋于合理。

福建省产业结构偏离趋势如图9所示。首先,福建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始终为负,且偏离程度不断加深,就业结构调整大大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这实际反映了福建省第一产业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现象,同时因第一产业劳动人员自身的能力所限,无法顺利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因而结构调整并没有明显改善

福建省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情况。

表7 福建省产业结构偏离度(1985—2016)

图9 福建省产业结构偏离趋势(1985-2016)

其次,福建省第二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始终为正,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始终大于就业比重,即随着产值的增长,第二产业并没有吸纳对应增长比例的劳动力。1990—2001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不足,随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2001年后第二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增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逐渐均衡。

最后,福建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也始终为正,1990年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绝对值无限趋近于零,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随产值增加而提高,其中,主要是吸纳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由于其准入门槛低,对资本、技术、劳动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被吸收进第三产业。随着现代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新型第三产业兴起,对信息、金融、技术服务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激增,行业准入门槛也随之提高,势必会对第三产业整体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造成影响。

总体而言,福建省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表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结构偏离系数为负,同时绝对值越来越大,说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流出;第二产业系数缓慢下降,最终趋于平衡,说明仍存有吸纳劳动力的潜力;第三产业系数从1990年起平稳下降,产业与就业结构最为协调,在产值不断增加的同时,大力吸收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结构优化。

五、供给侧改革下促进福建省就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供给侧改革下基于产业升级的劳动力分布结构调整能够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有效扩张。根据福建省供给侧改革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效应分析,结合福建省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部分非市场因素的客观存在,需要围绕供给侧改革加快推出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措施,以通过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来促进劳动力就业规模扩张、缓解当前存在的就业压力。

(一)以创新发展战略指引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第一,必须深入挖掘第二产业的潜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此外,应注重对制造业技术路线的优化升级,加强人才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研发部门的经费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并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政策,提高高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产业内部科技水平,促进产业创新。此外,不断注重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能侧面改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能过剩、竞争力不足、劳动力低效配置的问题,激励劳动力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整体素质,保证有效就业,扩大就业效应。

第二,不断调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作为“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规划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息息相关。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消费方式从生存性、传统性、物质性向发展型、现代型和服务型的转变,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因此,必须适当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社会化、专业化、高端化,助推生活性服务业朝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前进。重点加快出行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健康养老、文化体育和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健全服务层次、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第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伴随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渐减少,我国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人民对日常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持续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故要更加注重现代农业发展,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提升农业产出效率,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迈进。通过规模生产,组织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现代新兴农业。此外,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都显著地增加了农民收入,进而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促进农村加大消费力度,刺激企业增加各类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二)消除劳动力行业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福建省当前劳动力的行业转移尚未到达理想状态,大量剩余劳动力只能选择涌向没有过多硬性需求的行业之中,从而造成产能过剩。究其原因,户籍管理等有关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福建省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同时阻碍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的完善。

一是营造遵循市场机制的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已逐渐降低,但仍留有痕迹。在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中,仍存在政府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单位经营管理等现象的存在。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背景下,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突破口在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而在推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以及社会管理四大经济职能的发挥,以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不过,经济体制对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影响只能通过一段漫长且深刻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消除。

二是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转移。虽然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宏观制度,是保障公民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依据,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却是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它阻碍了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进一步延缓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提高,致使人口年龄结构优势无法充分得到利用。此外,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于公民户口性质的区分,也会导致农业劳动者在就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区别待遇,加剧了贫富差距。因此,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刻不容缓。

三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和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更迫切地需要构建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形成与劳动力相配套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尽可能让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每一位劳动者和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探索并逐步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可能遇到的社会保障方面的阻碍,并建立健全的医疗、伤病、保险、子女教育等配套保障制度,同时适应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趋势,着重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参保制度,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实现跨城乡、跨地区、跨行业的就业转移。

(三)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对经济的服务能力

一是重视教育的发展,推动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改善。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也不尽相同。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过程中,不同产业结构模式自发形成升级,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较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更快,占比更高,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力更强。但劳动者个人素质和工作技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脱节,导致劳动力出现结构性失业,进而影响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运行。劳动力素质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也对劳动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现代化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应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服务,从而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同时与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是提升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能力。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高精尖产业的从业者,也提供服务社会基本生活的普通劳动者。教育通过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劳动力,实现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而这一职能的实现,取决于劳动力是否能满足经济活动单位的用人要求并为其创造经济利益。因此,为实施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应对现行教育办学体制进行改革与完善,更加注重劳动者职业技能的培养,从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岗位培训、社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建立个人学习账号,推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构建继续教育的立交桥,培养终身学习的生态圈;同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在当前的考核模式之上继续精进,考核应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难题能力,并增加对劳动者培养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要求,强化质量,创新模式,扩展规模,发展“人才强市”,建立起一个政府埋单、企业主办、劳动者参与的长效培训机制。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的中国就业结构转变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