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
[提 要]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西克服基础条件薄弱、公共财力有限等困难和局限,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力度,出台系列惠民举措,加大对公共图书馆及设备设施的投入,公共图书馆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不同程度地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成为政府推进文化事业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路径;模式
[作者简介]黄 俊(1969—),女,江西省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公共图书馆服务。(江西南昌 330046)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暨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手段和能力大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日益丰富,社会效益持续增强,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江西紧紧抓住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契机,立足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整体规划和均衡发展,进一步增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稳定、持续向前发展。
一、江西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
(一)政府投入进一步增加
“十二五”以来是全省公共图书馆经费增长最快的时期,主要体现在对购书经费、免费开放保障和重点文化工程的扶持上。截止到目前的数据表明,全省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总额达26095万元,相比2010年的9726万元将近翻了3翻;全省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3239万元,比2010年的1299万元增长了2.5倍;各市县馆得到中央和省财政及当地配套资金基本落实;全省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2178万册,比2010年的1520万册增长近1.5倍。11个设区市中有2家市级图书馆购书经费突破200万元,购书经费达50万元的县区级馆有3家,20万元以上的25家。各馆不同程度获得图书馆总分馆制(一卡通)、城市书房、视障阅览室、自助图书馆等项目的建设经费,九江市图书馆连续四年获得市政府“为民实事”项目,共计获得政府资金投入305万元。经费投入的增长,确保了公共图书馆的正常运行,较好地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作用的发挥。
(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为建立起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2008年起,江西省文化厅(现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财政厅联合启动全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两馆维修改造项目,每年投入3000万-4000万暨每个馆投入100多万,用于馆舍改造和增添设备,至今共计投入2.3亿元用于全省县级两馆改造,公共图书馆新建改扩建比例达80%以上。全省公共图书馆馆舍总建筑面积达36.95万平米,位列全国17位,阅览座席34806个,计算机总量6959台,总量比往年有大幅增加。2010年以来,全省有9家市级新馆开馆,宜春、吉安、抚州、新余等新建市馆设计外观新颖独特,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各县级政府也加大对图书馆的建设力度,乐平市、修水县图书馆等新馆面积都超过3千平米,设备设施大为改善,馆容馆貌焕然一新。目前,省图书馆9.6万平米的新馆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争取早建成、早开放。公共图书馆已经實现基于行政区划的全覆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三)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增强
近年来,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进一步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完善用人机制,健全激励机制,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构建以图书情报学、计算机、外语等为基础,集多学科于一体的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加大对优秀中青年人才特别是古籍保护、信息资源建设等重点领域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加强现有人员培训力度,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邀请行业专家赴赣授课,通过多种方式培训业务骨干。以江西省图书馆为例,经过多年人才队伍建设,现有研究生学历31人,本科学历88人,大学学历及以上人员占在编人数比例79.33%,专业技术人员136人,占职工人数比例90.67%;各基层图书馆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招聘、调配、吸引相关专业人员;省图学会每两年在全省图书馆界开展一次35岁以下青年人才的评选表彰工作,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1.地方资源建设独具特色
江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赣鄱文化传承千年,红色、绿色、古色文化享誉中外。各公共图书馆依托地域特色丰厚资源,立足本地特有的人文理念和优秀文化,全面收藏反映区域文化特点的文献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典藏资源,首批开展了26家主题图书馆建设,构建具有赣鄱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庐山图书馆经过多年的藏书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馆藏体系,现有藏书43万余册,包括众多的方志、诗文、宗教著述等,每年吸引全国各地和海外众多读者和游客万余人次;景德镇市图书馆为彰显瓷都特色,进一步提升图书馆为陶瓷产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涵盖古今中外陶瓷文献的陶瓷特色图书馆,力争成为影响最大的陶瓷文献信息中心,满足全市及全国陶瓷产业的文献信息需求;江西省图书馆建设了以《江西历史文化名人多媒体资源库》等为代表的一批地方特色数字文化资源,提供专门的地方文献服务。
2.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面对公共文化需求多元化的现实,按照文化惠民的原则要求,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树立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出符合时代精神、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品牌,打造属于江西特色的“文化基因库”,使这些文化品牌深入人心。从2011年开始,全省每年举办一届“读好书”活动,至今已举办9届,通过全省公共图书馆平台,广泛开展阅读推广、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多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每年结合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组织全省公共图书馆界开展服务,形成促进全民阅读的广泛声势。各馆都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品牌,很多品牌活动富有创意且坚持多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见表1)。
3.免费开放服务成效显著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公共文化免费开放的总体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坚持公益办馆,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和吸引力。2017年文化部全国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结果显示,全省112家公共图书馆有109家参评,参评率97%,其中一级馆36个,占参评馆的三分之一。全省范围内持证读者总量达到105万名,全年总流通人次达1374万,年外借册次1302万,书刊外借人次739万,较免费开放前有大幅提高,全面实现365天零门槛、无障碍服务,服务窗口每周开放时间达75小时以上。江西省图书馆在原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赣图大讲堂、新媒体悦读少儿体验等特色服务,推动图书馆优质资源延伸服务。
二、江西公共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后续经费投入缺乏必要保障
江西仍属贫困地区暨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公共财力不足,公共图书馆总体投入有限。全省对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为26095万元,低于全国平均45666万元的平均标准;江西各级公共馆的年度购书经费总额为3239万元,仅相当于南昌大学图书馆一年购书经费的2倍;人均购书经费0.705元,低于1.562元的全国平均水平;人均藏书量0.47册,低于0.65册的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偏少、总量偏低是江西公共图书馆目前的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相对滞后
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全省各地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依旧有限,有相当部分图书馆馆舍破旧,面积狭小,设施落后,虽然建了一些新馆,却无钱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一些馆迫于资金压力,馆舍被迫出租或挪作他用,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办公场所都不具备。数据表明,江西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80.5平米,低于全国103平米的平均水平,在全国31个省份的公共图书馆中,江西公共图书馆无论是建筑面积还是基础设施条件都相对落后,同时,全省无一家专门的少年儿童图书馆。
(三)图书馆人才队伍培养迫在眉睫
现代图书馆服务要求馆员既要了解读者需求,又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知识源,这对馆员在学科知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江西各基层公共馆普遍缺乏图书馆学专业人才、计算机人才以及古籍保护人才,人才配备门类和人员结构素质不足。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总量不足,多数公共图书馆编制仍沿用上世纪末标准,尤其是县级馆的编制大多在7至8人左右,少数馆只有3至4人,人员数量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共计1379人,人均服务人口35652人,与全国其他地区图书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三、江西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路径与模式
(一)完善服务体系和网络布局
按照国家有关图书馆设置标准和要求,要坚持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原则,进一步优化全省公共图书馆空间布局、结构布局,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图书馆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的市县要积极进行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切实解决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不衔接的问题,为推进全省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要抓住当前的宏观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快乡镇图书室和村、社区图书室建设,对已新建改造的乡村社区图书室,市县区图书馆要加大工作指导、资源建设共享力度,对设施和资源利用实施有效的监督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设施和资源的使用效益。切实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服务盲点问题,加大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合理布点,进一步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切实保障全民的公共文化权益。
(二)持续投入足额经费保障
建立常态化的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将足额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是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要建立健全落实政府主导责任的财政投入机制,尽快解决落实事业发展各项基本经费保障,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是公共文化服务,其建设必须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内,由政府主导,以公共财政来支撑,这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准则。近几年,江西公共图书馆事业投入较以前有大幅增长,但总量偏少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四大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全省各级财政除对古籍保护工作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外,其他各项工程配套经费均未落实到位。少数地方免费开放配套资金一直没有解决,全省公共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免费开放经费、重点工程建设经费需要适当增加。各级公共馆应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配合政府工作重点,积极地有所作为,争取把公共图书馆的投入问题解决得更好。
(三)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图书馆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完善人才公开聘任机制,造就一支数量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图书馆工作队伍,是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制定专业人才发展规划,分近、中、远期实施有计划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与技能,促进学习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促进知识更新,为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特别要加强图书馆学术研究,借鉴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培养业界领军人才,多出研究成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图书馆工作,提高基层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事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补充图书馆人员编制数量,积极创造机会,寻找好的解决方法。鼓励和支持各级图书馆通过培养基层志愿者服务队伍、落实后勤服务社会化、探索部分业务外包等方式,缓解人员不足带来的压力。
(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江西高度重視对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2012年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颁布实施后,积极组织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进行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同时,在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一直在进行尝试,2014年,在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江西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江西省县(市、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施意见(试行)》相关标准规范,提出了以“硬件建设标准化、内容建设标准化、技术服务标准化、服务评价标准化、建设保障标准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实施要求,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逐步实现向规范化、制度化、均等化方向发展。
(五)加快实施重点文化建设工程
近年来,国家支持在公共图书馆界推开多项重点文化工程,这些工程成为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多项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目前,江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完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主要解决了县级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问题,同时推开公共电子阅览室计划,主要解决乡镇和社区的设备配备问题,还推开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主要解决省市一级图书馆设备问题,通过国家财政支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硬件网络;二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民国文献保护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工作。江西公共图书馆要以此作为增强文献信息底蕴和资源品质的重要工作,积极推进重点保护项目建设,做好重点古籍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深化古籍和民国文献普查,有序推进全省古籍普查工作。
(六)推进管理机制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思路,理顺公共图书馆建设服务的政府和社会关系,积极探索和推进行业组织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化水平,这也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按照中央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为目标,强化公共图书馆公益属性,通过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建立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建成决策执行的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的实现。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微观干预,重点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的职能,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从微观向宏观的转变。在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创建工作中,大力推进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的创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示范区的示范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和平.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2]程春焱,王昭勇.江西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6).
[3]杨芳,吴剑平.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探析[J].北方经济,2009,(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5]程结晶.區域图书馆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贵州省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5).
[6]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天津调研报告[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黄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