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包含了丰富的美育教学内涵,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语言文字、教学情境中的美学内涵更加多元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其中的美育教学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小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悟语言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以及意境之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学;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獻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不仅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还要培养与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文章有其独特的结构,在这样的文章结构下包含着一种感染人心的境界,也可以说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情境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对营造良好教学情境的方法进行探究。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语言、教学课件等多种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用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参与到语文活动中,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首先,教师可以应用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以及教学课件来营造教学情境。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材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一般会配有比较生动的插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指导学生来通过欣赏插图,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小学生的内心情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语言、意境皆美的《古井》这篇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留出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自己了解课文大意,并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脑海中就能够逐渐产生一幅村东的古井旁边络绎不绝的挑水人组成了一个热闹的场面,这也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提升。
其次,应用课堂语言创设情境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来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思维。因此就需要教师对课文内容、班级学生情况有比较准确地把握,在领会了教材内容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用紧扣课文主题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课,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配合一些肢体语言,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最后,设置疑问教学情境。人类认知的过程是一个新知不断冲击已知的过程,学生在不断提出疑问与解答疑问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提升其审美情趣、道德观念与德育水平。例如教师在《司马光》这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司马光砸的缸是公园的,那他是不是破坏公物了呢?大多数学生听到问题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大笑,教师可以顺势向其他学生提问:你发现司马光砸缸真的是砸了公园的缸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还要给予提出问题的学生肯定的评价,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对未知的内容进行探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审美趣味,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恶。
二、用语言美来感染学生
小学语文中所包含的美的因素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语言美,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描述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无一不体现着语言之美。小学语文教材是多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之后选取的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这些语文教材内兼具了典范性、独特性。以古诗词为例,这样的语言形式,讲究韵律与朗朗上口,阅读、背诵时的韵律之美让人久久留恋;以抒情散文为例,则在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内涵。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语文教材内容,其包含了丰富的美。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各种形式的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美的教学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审美情趣。基于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解读,让学生体会到蕴含在文字中的美,体会到语言文字下所包含的深刻内容与美好情感。
三、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美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最要紧的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描述、多体会,一字一句不放过,引导学生揣摩语感,体味感情。”这在小学语文美育教学中同样适用,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来进行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抒情性作品不在少数,在很多作品中包含了或抒情,或悲壮,或激昂,或激愤的情感。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在进行教学之前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深入的理解与准确的把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技巧对阅读文本进行充分的解读,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到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可以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体悟其中包含的美好情感。例如在语文教材人教版四年级《观潮》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壮阔景象,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先收集大量与钱塘江大潮有关的课件、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朗读、背诵课文时向学生播放一些音频文件,这样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材料更好地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启发小学生对本地区的代表性、特色性景点、景观、景色等进行描述,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细节,了解生活中处处蕴含美的审美理念,也能够逐渐帮助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塑造美好的人物形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学习知识需要借助直观的事件、形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情境、言语等来助力美育教学,还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塑造饱满、美好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塑造的形象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勤苦学习,凿壁借光的匡衡以及纪昌学射等故事与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在教师“塑造”的人物形象中,能够更加立体全面地了解这些杰出的人物对自己工作的热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这对小学生的心灵也会产生较深的触动。这些人物形象本身的特点比较鲜明,在他们的言行举止等各个方面也蕴含着美好的品格和优秀的品质。基于此,教师就要通过多媒体等途径来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多方面资料进行收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入的分析与揣摩,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人物形象的言谈举止,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这样能够更好地感知人物形象中所蕴含的美好品德与思想,这样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受到启发与影响,从而体悟到美的意义所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蕴含的美育教学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并对小学语文美育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桂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巧妙渗透——以《雷雨》课堂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6).
[2]袁青.口读·眼观·身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大众文艺,2019(2).
[3]王国光,俞凌云.浅析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小学语文美育渗透[J].基础教育参考,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