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泳/山东省青岛西海新区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基础教育同样如此。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基于此,青岛西海岸新区把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去年,成立了10 个名校长工作室,以此为载体,在名校(园)长的引领下,加快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领军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成立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2018 年9 月10 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寄予了殷切希望,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出台了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国务院就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西海岸新区成立名校(园)长工作室,旨在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促”作用,加快人才培养;旨在打造名校长的摇篮基地、交流平台、辐射中心建设的引擎。
成立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是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西海岸新区承接着海洋强国和军民融合两大国家战略。区委区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政府常务会多次提出: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经济社会发展要优先考虑教育,社会事业要让路教育。新区教育要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政策优势,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优质均衡、多元开放、保障有力、特色鲜明”的教育格局,全面构建与新区综合实力相匹配、与率先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优质教育体系,全力打造教育强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培养一批具有教育家气质的名校长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新区教育的必然选择。
成立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是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选择。“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的不只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而是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当前,新区共有教师21000 名,但位于人才塔尖的名校长、名师少之又少;本土名师名校长建设薄弱,名师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校长年龄结构出现断层,比例不协调,个别校长带队能力不强、不担当、不作为,对教师的管理精细度不够,导致学校发展缺乏后劲,学校之间差距较大;新区成立以来,新教师补充速度加快,虽然创新了教师培训模式,但大量新教师的成长,更需要名校长、名师的引领带动;“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名校长的成长需遵循客观规律,需要时间和引领,成立名校(园)长就是要发挥名校长、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从而整体提高新区干部教师的整体素质。
主持人要勇挑重担,带好团队。工作室成立后,往往会进入“艰难的摸索缓行阶段”。这就需要主持人带领成员走出这个“缺氧地带”,表现出一种自觉、自信、自强、自创的精神。要事不避难、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勇破难题,“独行快,众行远”,要发挥团队的作用,抱团取暖、共同成长。要诊断成员发展需求,激发成员活力和创造力。工作室成员都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校级干部、中层干部、中青年教师,大家都带着强烈的专业发展需求参加工作室。因此,工作室的活动必须以满足成员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激发每个成员的活力和创造力。
名校长、名师要引领示范,辐射带动。引领是基础。名校长是一所普通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名校的催化剂,名师是学校师资提升的带头人。名校长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用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学校发展内涵提升成员的境界和品质,精心打造工作室团队。示范是关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名校长应当具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技能和厚重的底蕴,应是成员的表率、教育的专家、校长的楷模,要充分利用工作室这个平台,发挥名校长的“名人效应”,通过精准帮扶、联盟提升等形式,不断缩小成员之间的差距,整体提高成员水平。
工作室成员要抓住机遇,加强学习。陶行知先生曾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工作室成员应珍惜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使自己在思想上有新的提高,管理上有新的改进,知识上有新的积累。第一,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要以成长为教育家的目标要求自己,及时追踪和研究国内外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积极研究和探索专业领域的理论创新,潜心治学,高效工作,显著提升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提升教书育人的境界和层次,成为新区教育发展的引航者。第二,要仁爱为本,养成高尚的教育情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真谛是爱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到:“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具备仁爱之心,热爱教育事业是中国教育者必有的情怀。第三,要见贤思齐,有求知之心。相对于建设教育强区的重任,未知的领域还太多,必须潜下心来,深入读书、反思、实践和提高,学无止境,切不可浅尝辄止。第四,要严于律己,模范遵守工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找准自身与工作室发展相结合的结合点、切入点和创新点,成为一名优秀的学习者。
加强过程管理。要制定完善工作室管理办法,加强对工作室指导管理,指导工作室积极开展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开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各相关单位、学校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工作室工作,为主持人及成员的学习、研究、培训、考察等创造条件,积极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在时间统筹、资源利用、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强化考评考核。区局将对工作室各成员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考核。利用三年的培养周期,建设一支教育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突出的学者型、专家型“双名”队伍,成为新区教育的名片。同时,注重考查名校长所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考核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优先提拔重用。考评考核要做到过程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个人自评与成员互评相结合、领导能力与教育教研相结合,切实指出成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弱点,并及时补齐短板,克服缺点,切实发现成员的优点、闪光点,并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建立进退机制。要尽快完善工作室主持人、成员“能者上、庸者退”的进退机制。把在管理、教学岗位上有突出成绩的校长、教师吸纳到工作室中,给优秀的人才创造舞台、提供机会。要求那些带队能力不强、教育教学研究意识淡薄的主持人和成员主动退出工作室,给优秀的人才留出机会。要给工作室主持人压担子、派任务,切实加强主持人在人才培养上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用最短的时间,让工作室成为优质教师、优秀校长、优质学校的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