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019-12-25 01:13洪磊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互联网大学生

摘 要:文章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社交状况调查与行为研究,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运用调查问卷与科学研究,分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探讨社交网络行为引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

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变革及网络社会行为兴起,带来了社会生活的转变和人的行为模式变化。社交网络也逐步成为人们开展社会交际及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它加快了信息交换的节奏,日益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与思维模式。通过对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开展研究分析,有助于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对学生建立更直观多元的评价体系,以实现对大学生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引导。

一、大学生社交网络应用状况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达到8.29亿,其中占比最高的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达到了26.8%[1],而正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群体,恰值思维体系建设阶段。包括社交网络在内的互联网应用对这些人群带来的心理健康影响是尤为深刻的。通过对1361名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文对大学生在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依赖程度这两个方面开展深入调研。

(一)社交网络使用状况

社交网络最初的功能仅是交聊天交友,在后续的功能迭代中,加入了个人分享、信息获取、娱乐等应用领域,而聊天依然是社交网络行为的主体。在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调查中,88%的同学表示其使用社交网络的主要活动是聊天,应用频率最高的也是QQ与微信两个聊天软件。而由此衍生的社交圈也逐步从线下扩散到线上:在社交网络中联系的好友超多15人的大学生,占调查问卷对象的48%,在现实生活中联系的好友超过15人的,仅为28%。

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给了人们广阔探索空间,社交网络的信息与内容平台也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交平台上方便人们进行快速的信息获取,具备时效性,利于快速传播,有70%的大学生喜欢在社交网站上阅读文章和新闻。而在社交网络发布内容的偏好上,喜欢新闻资讯与娱乐搞笑相关的内容的受访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61%和55%。

(二) 社交网络依赖情况

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移动终端的问世,让人们有机会随时随地进行网络社交活动,方便的渠道,也让喜爱感知新鲜事物、喜欢和朋友分享生活的大学生将较多的将精神与时间投入社交网络。70%的大学生每天花费1小时以上在社交网络,其中有三成的同学花费时间超过3小时,浏览社交网站等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常规活动。然而大学生群体存在缺乏自我约束力的问题,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学,可以做到在上课时间基本不用社交网络,甚至有超过10%的同学表示在上课时经常使用社交网络。

在对自己的社交网络依赖程度自评时,72%的同学都表示自己对社交网络的依赖达到中度及重度。他们也能意识到社交网络的过度依赖带来他们负面影响,包括占用学习时间、垃圾信息堆积、缺乏现实社交、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等。然而除了这些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之外,社交网络还在心理健康方面,对大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社交网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交网络向大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窗外的世界精彩却复杂。如果不能正确使用网络、过于沉迷网络或不能处理好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很容易陷入来自内心深处的质疑与自我否认。而这些问题,可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展开深入的探讨和问题分析。

(一)社交网络中的认知

社交网络中的认知主要可以分为对自我的认知与对外界的认知。他们共同影响着学生对事情的判断与三观的养成。

马斯洛需求原理中,提到人们对社交的需求,即对归属与爱的需要[2]。出于获取社交需求的目的,为了让自己更易获得认可和喜爱,在网络社交平台中,人会潜意识或有意识的塑造自己理想中的形象。如每天无所事事只晒吃喝玩乐的“网红”,标榜另类文化的“非主流”,还有拿着父母血汗钱阔绰花销的“富二代”……这些网络人格既是平常被压抑人格的宣泄,也在表达过程中夸大、编造和扭曲。因此社交网络中的自我人格与现实人格往往有较大出入,这会导致同学在自我认知上的“失衡”。大学生在这种具有偏差的自我认知下,轻易打上并不属于自己的标签。甚至可能在现实与网络的极大反差下,在生活中产生消极、自卑等情绪,进而危害心理健康。

大学生对外界的认知,源于其接触到的事件与事件传达出的信息。而社交网络平台接触到的信息,往往有一定导向性。如果能予以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同学们在了解世界的同时,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能力。当导向因为信息不够完整或者被“有心人”利用,指向偏激或完全错误的道路,则使青少年对外界产生错误的认知。热爱发表言论、容易产生同情心、同理心的大学生们,便被这样的极端观点和错误信息裹胁,成为“网络暴力”、“键盘侠”的一份子,进一步成为毒瘤文化传播的“帮凶”,自己也被引入思想的歧途。

(二) 社交网络成瘾

补偿心理的研究中指出,当人们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引起不安而失去心理平衡时,就会采取新的发展与表现自己,借以减轻或抵消不安,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内在要求[3]。而一部分人使用社交网络,是为了补偿自己在真实社交生活中受挫的补偿需求。如在现实生活中既有情感需求又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可以利用社交网络的匿名性、便利性,营造自己能够应对的社交环境[4]。

通过网络适度的补偿社交可以帮助同学们扩展社交圈,增长自信,调节心理平衡。过度补偿则很容易导致社交网络成瘾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会不断的加剧。即在现实生活中社交困难,就沉迷于网络社交,越沉迷于网络社交,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状况反差越大,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就越困难。如此恶性循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技能逐渐退化,与家人、朋友的代沟越来越大。于是对现实社交逐渐失去兴趣,难以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给同学带来生活中的孤独感和心灵上的情感缺失。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工作策略

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多是现实世界事件的传递及加工;社交网络上的人,都生活在现实之中。网络世界是是现实世界的映射,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都是学生心理问题在社交网络场景下的投射。因此社交网络中的心理健康疏导,既要解决他们在网络社交使用时遇到的问题,更要分析和处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网络与现实的关系,使之理解两个世界各自的不完美。

一方面要利用好社交网络本身,通过社交网络传递正向价值。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与思想,而在多种观点包围下的感知与取舍,则需要外界力量对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社交网络中的心理健康引导工作上,要注重对学生宣传的渠道与方法,找到大学生更易接受的观念传播方式。如开展有特色的网络文化活动,开放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信息資源等。同时要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鉴别的能力,及时遏制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和极端思想苗头,杜绝网络毒瘤在学生社群间的传播。

另一方面,这种引导不仅是网络社交平台的内容监管,更需要在平时生活中,通过宣传、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思想健康德育课程中,对网络道德及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网恋等问题予以针对性教育。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集体活动,如线下学习小组、成长分享会、游园会等。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与生活体验中,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感受真实世界,完善现实人格。只有在现实中建立完善人格,才能做到在社交网络的世界里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清晰的判断。

随着社交网络普及,网络社会不断发展,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将日益深远。其中涉及网络监管、品德教育、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问题,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对问题本身深入认识的基础上,与全社会共同构建全面、系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怀揣远大理想,努力奋斗,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第43次CNNIC中国互联网报告发布[J].中国广播,2019(04):48.

[2] Anderson A.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teractive.valdosta Ga Valdosta State University.retrieved, 2014, 67(2):172-178.

[3]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商务印书馆(美)墨菲(G.Murphy)(美)柯瓦奇(J.K.Kovach)著, 1980.

[4] 王振.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特点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项目编号:CJSFZ18-37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洪磊(1981.10- ),女,汉族,云南昆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互联网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